首页 理论教育 宝宝吃肉需注意,有利也有弊

宝宝吃肉需注意,有利也有弊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吃肉可预防宝宝贫血,也能有效解决蛋白质营养不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但对于正处在快速发育当中的宝宝来说,经常适量吃点肉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饮食内容。虽然宝宝需要吃肉,可是很多父母都听说,肉类带来的麻烦可不少呢。因而,只要多吃畜肉,必然就会增加膳食当中雌激素的摄入量,使宝宝倾向于早熟。消化不良和脾胃比较虚弱的宝宝和父母要注意,一定不能吃冷羊肉,要趁热吃。如果宝宝已经有点胖,应当适当控制猪肉的食用量。

宝宝吃肉需注意,有利也有弊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也就是说,主食还是要吃饭,但是加些肉食有益身体。

肉类的好处,是给宝宝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B,还有最容易吸收的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吃肉可预防宝宝贫血,也能有效解决蛋白质营养不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植物食品中也含有很多铁,甚至比肉里面的含量更高。然而,植物性的铁吸收率比较低,通常是不溶态的,需要大量胃酸来溶解,还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来还原它,才能比较顺利地被身体吸收。如果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草酸植酸等成分,就会妨碍植物性铁的吸收。同样,植物性食品中的锌、铜、锰等元素吸收率也不高。所以,很少吃肉的宝宝必须很细心地搭配食物,才能避免缺铁、缺锌等问题对宝宝发育的不良影响。

当然,植物性食品当中也含有充足的蛋白质。所有的豆子和豆制品都是植物性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各种坚果也是不错的蛋白质食品。不过,它们仍然比不上肉类蛋白质的“质量”和美味,特别是对于贫血的宝宝来说,豆类在供应铁元素方面比不上肉类。

对成年人来说,是否吃肉并不十分要紧,因为他们不容易缺铁,蛋白质营养吸收能力也很强。但对于正处在快速发育当中的宝宝来说,经常适量吃点肉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饮食内容。

■为什么不能放任宝宝吃肉?虽然宝宝需要吃肉,可是很多父母都听说,肉类带来的麻烦可不少呢。他们一则担心肉类脂肪多,容易让宝宝发胖;二则担心肉类里面有激素,会让宝宝早熟;还担心肉类胆固醇高,对身体不利。

的确,就猪肉来说,即便是瘦肉,也含有相当高的脂肪,可达25%左右,肥肉则达到90%左右。显然,吃太多的肉不利于宝宝的健康,特别是已经有点胖的宝宝。对成年人来说,每天只需要吃50~100克肉即可保证需要;宝宝年幼,每天有50克无骨鱼或者瘦肉,就足以满足一天的营养需要。况且,吃肉太多,吃其他东西的胃口就会小,会影响整体的营养平衡。

从“激素”角度来说,事情比父母们想象中的更复杂一些。目前只要采用正确的饲养方式,各种育肥动物不需要添加激素就可以快速出栏。然而,一些饲养水平较差的企业或个人也可能违禁添加激素,其中牛肉比鸡肉的情况更令人担心。再说,人们食用的主要是一些育肥的动物,而动物越肥,其体内雌激素就会越高,人也是一样的。因而,只要多吃畜肉,必然就会增加膳食当中雌激素的摄入量,使宝宝倾向于早熟。西方国家的研究证明,肉类摄入增多之后,宝宝的发育年龄会提前2~3年。

所以,肉类只是平衡膳食当中的一个部分,绝对不能因为宝宝爱吃肉就毫无控制,超量供应。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应当做的事情。

宝宝

营养锦囊

鉴于肉类在宝宝健康发育上的重要作用,吃肉已经成了宝宝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那么,父母怎么给宝宝选择肉食呢?

1.牛肉。

食用季节: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适用人群:牛肉性微温,各种体质的宝宝都可以吃。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强筋骨,对身体瘦弱、贫血的宝宝和父母更为适宜。

营养特点:蛋白质含量高达20%,颜色深红,证明富含血红素铁,是补血的好食品。同时,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B含量也比较高。

脂肪含量:普通牛肉脂肪含量平均低于6%,但是“肥牛肉”的脂肪含量可达30%以上。牛油的饱和程度比猪油高,但低于羊油。如果宝宝已经有点胖,不要经常带他去涮肥牛。

推荐部位:里脊部位最嫩,适合短时间烹调的菜肴,如炒肉丝、肉片、煮咖喱饭卤等。肩肉也比较嫩,适合一般烧炖。牛腩适合煲汤,腱子肉则适合长时间煨或者做成酱肉。

食用方法:如果宝宝较胖,要限制脂肪和热量,则最好选择酱牛肉,其次是清炖牛肉。如果宝宝不胖,那么可以选择红烧、炒等方法,但夏天不宜吃涮肥牛。

2.羊肉

食用季节:最好在冬季食用。但是如果宝宝或父母怕冷而瘦弱,夏天也可以常吃。经常“上火”怕热的人春夏应当少吃羊肉。

适用人群:羊肉性温热,中医认为它益气补虚,适合虚寒体质的宝宝和父母。身体瘦弱、怕冷、吃凉东西后容易胃痛腹泻的人最适合吃羊肉。如果身体怕热、吃凉东西感觉舒服、经常大便燥结,则要少吃羊肉。

营养特点: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与牛肉接近,颜色较红,富含血红素铁,也是补血的好食品。

脂肪含量:普通羊肉脂肪含量稍高于牛肉,平均可达14%,用来作为涮羊肉的“肥羊片”脂肪含量可超过30%。如果宝宝体瘦怕冷,在冬天带他涮羊肉是个好主意。在所有的肉类当中,羊肉脂肪的饱和度是最高的。(www.xing528.com)

推荐部位:羊肉整体质地细嫩,里脊、通脊、肩肉、后臀都适合短时间烹调的菜肴。羊排骨适合煲汤,腿肉则适合长时间煨炖。

食用方法:加萝卜蔬菜配料烹成的清炖羊肉几乎适合所有的人;烤羊肉和孜然羊肉适合不容易上火的人;红烧、爆炒等烹调方法需要加一些油,适合体重正常者。消化不良和脾胃比较虚弱的宝宝和父母要注意,一定不能吃冷羊肉,要趁热吃。

3.猪肉。

食用季节: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适用人群:猪肉性平,各种体质的宝宝都可以吃,相对更适合消瘦的宝宝,较胖的宝宝要适当控制。

营养特点: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肉类,平均为15%左右。颜色粉红,血红素铁含量不及牛羊肉,但比鸡鸭肉多。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维生素B含量在各种肉当中最高,也含有磷脂,对大脑思维有益。

脂肪含量:猪肉在各种肉类当中脂肪含量最高,瘦肉也可达20%以上,但是各部位差异较大。里脊部位的脂肪含量仅有8%,蛋白质含量则高达20%;排骨的脂肪含量可达近40%,蛋白质含量则相对较低。如果宝宝已经有点胖,应当适当控制猪肉的食用量。

推荐部位:里脊部位适合炒肉丝,后臀可用来炒一般菜肴。肩肉适合制作肉馅,也可以做炖肉,敲开的棒骨和脊骨适合加点醋煲汤。

食用方法:猪肉本身油脂较高,所以最好不用煎炸一类烹调方法。如果能选择清炖、烤、煮等方法最好,炒食时应控制放油数量。肉馅和灌肠通常要加入较多肥肉糜以保持细嫩口感,所以应当适当控制加了肉馅的食品。

4.鸡肉。

食用季节: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冬春更为适合。

适用人群:鸡肉性微温,各种体质的宝宝都可以吃。中医认为它补中益气,对身体较弱、食欲不好的宝宝更为适宜。

营养特点:蛋白质含量达20%,颜色较浅,含铁量低于牛羊肉。微量元素较为丰富。在各种维生素B中,尼克酸的含量最高。乌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普通鸡更高。

脂肪含量:去皮土鸡肉的脂肪含量仅有5%左右,而乌鸡更低,通常为3%。但是,育肥鸡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达10~20%。

推荐部位:在各部位当中,鸡翅尖和鸡爪的脂肪含量最高,但肉质也最为细嫩。胸肉脂肪含量低,但肉质较粗而且微量元素含量较低。鸡脖部位颜色红,不仅肉质细腻,而且含铁、锌、锰等最多,营养价值很高。鸡胗和鸡心都是补铁的佳品,蛋白质也十分丰富。

食用方法:鸡肉各部位肉质均十分柔嫩,适合各种烹调方式。为了保持鸡肉低脂肪的优点,不妨选择较为清爽的烹调方式,如白斩鸡、清炖鸡、气锅鸡等;如果希望促进食欲,也可以选择咖喱鸡烤鸡烧鸡、小炒鸡、口水鸡等。但是,香酥鸡、辣子鸡、炸鸡一类烹调方式需要经过油炸,不仅损失营养成分,而且热量过高,不利健康。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鸡汤内所含的营养成分远低于鸡肉,父母不能因为宝宝喝了鸡汤便感觉营养足够。

5.鸭肉。

食用季节:最适合夏秋季节食用。中医认为它有滋阴补血的效果。

适用人群:鸭肉性质偏凉,容易上火、燥热、咽干口渴的宝宝和父母可以用鸭肉代替鸡肉,起到清补作用。

营养特点:鸭肉的蛋白质含量略低于鸡肉,在16%左右。铁含量低于牛羊肉,略高于鸡肉。其他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B含量与鸡肉类似。

脂肪含量:普通鸭的脂肪含量略高于鸡肉,约为7~10%,但低于猪肉。北京烤鸭经过填饲育肥,脂肪含量可达38%。如果宝宝已经有点胖,不要经常带他去吃烤鸭。水鸭的脂肪当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鸡油更高,故而营养价值也较高。

推荐部位:鸭胸肉脂肪含量最低,肉质也相对细腻。鸭心的维生素B含量相当高,铁也比较丰富。鸭肝和鸭血中铁的含量极高,最适合用来补血。鸭掌蛋白质含量高达26%,但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低。如果用来炖食,以可溶性物质较多的老鸭较好。

食用方法:如果宝宝经常上火,可以选择清炖鸭,或者盐水鸭等烹调方法。酱鸭和烧鸭的脂肪含量也不很高,适合各类人食用。油炸的馋嘴鸭,和含油脂过高的烤鸭则要适当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