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宏观和重微观的差异

重宏观和重微观的差异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价值观也比较看重整体观念和集体本位。这种重宏观和重微观的差异,影响到了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创作风格和西方观众对中国纪录片的理解。中国纪录片尤其是专题片,多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某一主题进行整体叙事,这样的表现方法不易被注重个体、细节的西方观众接受。所以,调整固有的价值观,注重整体和个体、宏观和局部的平衡,甚至是倾向于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中国纪录片才能在海外传播中提高影响力和被认可程度。

重宏观和重微观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喜欢从宏观、从整体、从大局出发,这种思维方式影响到了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也比较看重整体观念和集体本位。从局部和微观出发的思维被我们认为是片面狭隘的。这种长期形成的整体观念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喜欢从整体大局出发,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兼顾全局的各个方面,并始终以国家和集体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儒家尤其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意义,并以这种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一整套伦理体系,个人的价值通过在对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服从中得到体现。在文艺创作如绘画、诗歌的创作中,也是注重整体和全局,多采用“见其大意”式的表述方式,对客观对象进行宏观的描述,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性和艺术性。例如,中国画多采用散点透视法,还采用多种视觉角度的结合,因而,画家的视点可以全方位移动。人也是画面一个小小的点缀,是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的衬托。中国诗歌多从全景开始描述,将自然景物整体呈现给读者。人都是被放到大的社会背景当中,个人的喜怒哀乐应建立在群体、社会、国家的命运上,甚至天下的忧患就是个人的忧患。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喜欢从微观、从局部出发,这种思维方式也影响到了西方人的价值观。西方人注重细节,强调“个体本位”和“独立意识”。他们认为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是第一位的,他人和集体是第二位的;从小到大、从细节到整体、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和提出质疑,不喜欢随波逐流。在文艺创作如绘画、诗歌的创作中,也注重细节和局部,多采用“由小及大”式的表述方式,对客观对象进行局部描述和逻辑分析,体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特点。例如,油画多采用焦点透视法,对一个人物和局部景物进行细致描绘。人物画中,个体人物是画面的焦点,自然景物是衬托。文学多从个体感受出发,通过个体的命运描述时代的风貌。(www.xing528.com)

这种重宏观和重微观的差异,影响到了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创作风格和西方观众对中国纪录片的理解。中国纪录片尤其是专题片,多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某一主题进行整体叙事,这样的表现方法不易被注重个体、细节的西方观众接受。这种重宏观、重集体的价值观,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纪录片对“人”的把握,它“有意识地让个体承载着群体的意识,这很难说是一种意识的负载,因为任何一个典型的形象,任何一个个体,他更多地被定位为大写的‘人’的一个缩影”[22]。所以在很多中国纪录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集体,却难以看到个人。在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话说长江》中,人是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并未被着重表现。观众只能“见山、见水、不见人”。片中的人物是以群体的面貌出现,未得到独立的表现。纪录影片《铁西区》、《二十四城记》也都是依托群体表现个体的作品。在东北或南方的老工业区、厂房中,多个家庭的命运被同时展示出来,形成类似的“散点透视”的效果。一系列主人公把每个人几十年来的生活浮光掠影地说出来,展现社会的变迁对个人生活的冲击。当过度重视整体和宏观的纪录片在海外传播时,会和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产生冲突。西方观众注重个体,喜欢从独立的个体入手欣赏整部作品。当他们看到纪录片中一个主题出现众多主人公时,或者只是叙述一种观念,而没有完整记录个体的生活、言论时,就可能感觉困惑、无法理解,甚至是排斥。所以,调整固有的价值观,注重整体和个体、宏观和局部的平衡,甚至是倾向于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中国纪录片才能在海外传播中提高影响力和被认可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