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元文化遗址探秘及蒙古后裔解读

蒙元文化遗址探秘及蒙古后裔解读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原县元代遗址及蒙古后裔述解马英一、海原县基本情况海原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六盘山西北麓[1],甘肃省兰州市东部,陕西省西安市西部,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重镇;北距银川市285公里,西距兰州265公里。

蒙元文化遗址探秘及蒙古后裔解读

海原县元代遗址及蒙古后裔述解

马英

一、海原县基本情况

海原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六盘山西北麓[1],甘肃省兰州东部,陕西省西安市西部,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重镇;北距银川市285公里,西距兰州265公里。

海原县2004年由固原市划中卫市管辖。全县总面积6463平方公里。全县有回、汉、东乡、蒙古、藏、满等14个民族,总人口43.76万人,其中回族29.66万人,占总人口的67.8%,其他少数民族1000多人。

二、海原元代文化遗址

(一)海喇都城遗址

海喇都城遗址,就是现在的海原县城,地处哈喇川,原来遗址周长是四里三分,现在仅留有北城墙。

“海喇都城”,西夏称“东牟会”,宋称“天都寨”,元称“海喇都。”[2]明设“海喇都营”,对老城进行重修,称“海喇都城”,简称“海城”。清代设“海城县”,[3]民国初改为海原县[4]

“海喇都”,是蒙古语[5],其释义历史上没有记载。

(二)西安州古城遗址

西安州古城遗址,在海原县城西面约20公里处。西夏名“南牟会”[6],宋建西安州。城周9.6里,占地面积约2000亩。西安州古城遗址保存比较完好,其中南城墙保存最好,高有7米左右,仅北城倾塌比较严重,城四周可见当年的护城壕痕迹。现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西安州古城,古人形容“背靠天都山,前临锁黄川。是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7],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十分重要。丝绸之路由长安至泾州(甘肃泾川),西北进入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市),再西北便进入今宁夏固原市,沿清水河谷至黑城(今海原县三河镇)经苋麻河谷,过海原县城、西安州、甘盐池至会州治所(今甘肃靖远县),过黄河乌兰渡通至河西地区[8],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为西夏、宋(金)等三国经常争夺的地方。元代,豫王建国西安州。[9]

明代,西安州古城成为明朝“九边镇”“固原镇”的防御重地。[10]固原卫在西安州城内增筑隔墙一道,分为南北二城,同时修筑南城,并在城的四面建有角楼,成为明朝西安州守御千户所驻军的地方,也是边关防御重镇。

(三)蒙古堡及蒙古堡庙遗址

蒙古堡[11],为蒙古守御所[12],位于海原县城东20公里处,城堡已毁,现称城门湾村,属贾塘乡马营行政村。

蒙古堡庙遗址,位于蒙古堡东面的东岳山上。寺庙遗址依山势由低至高形成三层阶梯状,占据整个山头。古堡的建筑物、塑像等,在明代、“破四旧”时期及地震中遭到破坏,已难以看到当年的盛况。遗址中随处可见到屋脊兽、琉璃瓦当、条石青砖、柱顶石、破碎的石碑、碑座等建筑遗留物。从雕刻美的石碑和石狮等物件不难看出非一般建筑的寺庙遗址。

(四)脱烈堡

位于海原县城镇东36公里,南华山东麓,属海原县曹洼乡。在村边有“花坛寺”、“骆驼台”等。

(五)乱堆子

距今海原县城19公里,在南华山东北麓,属于曹洼乡冶套村距脱烈村17公里。此地因有很多用土乱堆起来的土堆子而得名。

(六)天都山

天都山,是宋、夏时期的称呼,现在称“南华山”,为六盘山西北麓,位于海原县城南7.5公里处。

天都山,名震边塞;因山形似莲花,又名莲花山;又因山高气寒,春秋落雨成雪而称“雪山。”[13]年平均气温为5.3℃,西夏王李元昊的避暑行宫曾建在这里,现仅存遗址。

以天都山为中心的交通干线有五条[14]:第一条是天都山向西经西安州、甘盐池、甘肃靖远县,可直达兰州;第二条是天都山向东,经萧关(今海原县石峡口),进入今宁夏中宁、吴忠;第三条是经萧关向东北,至同心县韦州、环县;第四条是天都山向西南,经西吉、静宁,可达天水市;第五条是东南固原市。

(七)锁黄川

“锁黄川”,就是现在海原县西安州所处的园河,源头在今海原县南华山南麓树台乡锁黄川村,距海原县城35公里。

(八)秋苇川

秋苇川在南华山的东北麓,即今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河谷。上游有乱堆子遗址,中游有宋夏时期的临羌寨遗址,以及蒙古堡、蒙古堡庙遗址等。

三、海原县元代蒙古人后裔情况

元代蒙古人的后裔,海原县现在还有很多,主要是脱雷和察哈台及其蒙古军队的后裔,目前多数已成为回族,姓氏有李、黑、铁、脱等。

(一)阿剌忒纳失里(www.xing528.com)

居住在海喇都城、西安州周围的蒙古人,主要是脱雷的后裔,即忽必烈的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及后裔。最著名的有“阿剌忒纳失里”。

“阿剌忒纳失里”,在元天历元年(1328)十二月由西安王封为豫王;到元至正十八年(1358)十月,受诏命徙居白海。[15]

(二)李姓

海原县的李姓蒙古人后裔,主要居住在今海原县李旺镇。其先世为蒙古人,信仰萨满教,崇拜猫头鹰,本地人戏称他们为“李猫儿头”,或“兹雀子李”[16]。明初,朝廷曾一度下令禁止胡姓,即少数民族姓氏,由此原因,居住在李旺堡的蒙古人,被朝廷赐“李”姓,[17]并沿用至今。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在西安州及李旺(镇戎)成立两个千户所,20个百户点,百户又辖总旗、小旗、墩、堡、台等,以兵建制,组织屯牧戌防兼备的村落。许多回族人随带家室,被固定于这些村落点上,使边防屯牧两不误。其户首领李旺,被明廷命为兰州卫左所副千户长,并筑堡戍守。海原县李旺堡的名称也因其姓名而得名。

还有豫王后裔满俊的族人李俊的后裔,也居住在今海原县李俊乡等地。

(三)黑姓

海原县的黑姓,主要居住在李旺镇黑岭村。其祖先为蒙古人,黑姓为明朝皇帝朱元璋所赐。因回族读“朱”音避讳,遂改为“黑”[18]

(四)铁姓

数量不多,主要居住在今李旺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涉足海原县,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这对海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为此,海原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课题小组,拨专款研究,文史工作人员搜集资料,进行考察、论证,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并对外进行了公布,先后在《中国文物报》、《宁夏日报》、《宁夏史志》、《东方收藏》、《中卫日报》等报刊、杂志上专版进行了刊登和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还组织人员撰写出版了海原文化旅游丛书《奇遗之乡——海原》,单设《海喇都之秘》章节,用近2万字的篇幅进行了介绍。到海原的专家,在考证之后,先后也撰写了考证文章,并在一些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重视。

(本文作者系原中共海原县县委常委,现中卫市妇联主席)

【注释】

[1]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原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页。

[2](清)杨金庚总纂,刘华点校:《光绪海城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0页。

[3](清)朱亨衍总纂,刘华点校:《乾隆盐茶厅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5页。

[4]李有成主编,刘华点校:《明清民国海原史料汇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85页。

[5]海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原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7页。

[6](清)吴广成撰,龚世俊等校证《西夏书事校证》,甘肃文化出版社,1955年5月第1版,第288页。

[7](清)杨金庚总纂,刘华点校:《光绪海城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9页。

[8]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古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18页。

[9](清)杨金庚总纂,刘华点校:《光绪海城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9页。

[10]佘贵孝:《明代的三边重镇》,《固原地区史志资料》,第二辑,1978年1月,第97页。

[11](清)朱亨衍总纂,刘华点校:《乾隆盐茶厅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5页。

[12]张思源文:《十三世纪以来固原地区的八次中强地震》,《固原地区史志资料》,第二辑,1978年1月,第155页。

[13](清)杨金庚总纂,刘华点校:《光绪海城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31页。

[14]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古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88页。

[15]郭晓航:《元豫旺阿剌忒纳失里考述》,《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6]政协海原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都烟云》,第13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7]海原县志编委会主编:《海原县志》,第99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0版。

[18]杨惠云主编:《中国回族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92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