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文公勤王在《左传》选评中成名

晋文公勤王在《左传》选评中成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幸,冬去春来,秦穆公和晋文公都迅速作出了反应。“晋侯辞秦师而下”,一个“辞”字,清楚表明晋文公谢绝了还在黄河彼岸的秦军联合行动,纯以晋国本土军队急速抵达阳樊,在那里兵分两路同时解决了诛叛和纳王两个任务。晋文公只因领先了一步,在求霸之路上便大大超越了秦穆公,取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周王的宴请,南阳五邑的赐与,使晋文公名、实两得。

晋文公勤王在《左传》选评中成名

十八、“勤王”争得先机实至名归——晋文公勤王

本篇选自《僖公二十五年》(前635)。

晋文公得以即位,即位以后,得以迅速扑灭反对派瑕甥、郤芮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政局,全靠他的姐夫兼岳父秦穆公从中出力。晋文公自己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后来对秦穆公有“非夫(fú,这个)人之力不及此”的评语。可是,一当自己站稳了脚跟,他就坚决走自己的路了。

晋文公即位头一年(鲁僖公二十四年),周王室出了乱子。先是郑国为控制同为姬姓的小国滑(今河南偃师西南),借口它倒向卫国而加以征伐。因为地近东周王畿,周襄王就出面调解。谁知郑文公一点面子也不给。周襄王有点下不了台了,一时冲动,想出个馊主意请来了隗姓赤狄的武装,与王师一起象征性地讨伐一下郑国,目的无非是要回一点面子。与狄人套上了近乎,周襄王便想用联姻来巩固与狄人的同盟,正好王后的位子空缺,他便不顾富辰的一再谏劝,娶回了狄女隗后。不想这隗后的德行与晋文公所娶的季隗可有着天壤之别,居然不多久就和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勾搭上了。周襄王颜面扫地,气愤难当,后悔不迭,当即把隗后废了。结果,形势急转直下,早就觊觎王位的王子带利用狄师大败周师,周襄王被迫逃离王城,出居于郑国的邑(今河南襄城南)。小地方来了个落魄的周王也是件特大新闻,这地方后来就因此而改名为襄城了。王子带公然与隗氏同居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窥测事态发展走向,等待一旦时机成熟,他好把王位夺过来。周襄王夏天还喜气洋洋娶王后,始料不及冬天就遭乱蒙尘。他怎么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此时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派使者到各国告难。他最寄以厚望的就是晋国秦国了,所以派往这两国的特使都是大夫级的。要知道此时周王的公卿大臣大多已做了狄人的俘虏,身边已经没有几个大夫了。所幸,冬去春来,秦穆公和晋文公都迅速作出了反应。

二十五年春……秦伯师于河上(1),将纳王(2)

狐偃言于晋侯曰(3):“求诸侯(4),莫如勤王(5)。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6),而信宣于诸侯(7),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8),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9)。”公曰:“吾不堪也(10)。”对曰:“周礼未改(11),今之王,古之帝也。”……

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12),次于阳樊(13)。右师围温(14),左师逆王(15)。夏四月丁巳(16),王入于王城(17)。取大叔于温(18),杀之于隰城(19)

戊午(20),晋侯朝王(21)。王享醴(22),命之宥(23)。请隧(24),弗许,曰:“王章也(25)。未有代德而有二王(26),亦叔父之所恶也(27)。”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28)。晋于是始启南阳(29)

阳樊不服,围之(30)。苍葛呼曰(31):“德以柔中国(32),刑以威四夷(33),宜吾不敢服也(34)。此谁非王之亲姻(35)?其俘之也(36)!”乃出其民。……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37)。原不降,命去之(38)。谍出(39),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40)。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41)。”退一舍而原降(42)。迁原伯贯于冀(43),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44)。……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45),对曰:“昔赵衰以壶飧从(46),径(47),馁而弗食(48)。”故使处原。

秦穆公接到周襄王特派使者左鄢父的告难之后,他的政治敏感告诉他:机会来了,于是立即调兵遣将,把军队集结在黄河边上,打算勤王。要知道,秦国是尝过勤王甜头的。想当初,秦的先祖直到西周末年,还只是守在西垂的一个大夫。若不是犬戎作乱伐周,穆公的5世祖襄公怕还没有出兵立功的机会,也不会有护送平王东徙洛阳的美差,这诸侯就封不到,秦国也建不成了。周平王告别了留给他太多黑色记忆的宗周镐京,说得难听一点实在是逃离。他格外慷慨地向新封诸侯襄公承诺:只要赶走西戎,西到岐山以西,东到丰邑以东,都可以是秦国的地域。从那时到秦穆公即位的111年间,主要经过他的高祖文公和他的伯父武公的经略,到他接过君位时,秦国已初具大国规模。穆公是个有抱负的国君,自幼亲闻齐桓公桩桩件件霸业,何尝不心向往之。他即位的第17年上齐桓公的逝世,岂止曾激起过宋襄公楚成王的美梦,他何尝没有大展宏图的想法。他不顾纳夷吾入晋为君后果不佳,再次帮助重耳即位,并非只看在夫人穆姬份上,而是一种仿效齐桓公的举措,透露出他内心世界东向求霸的意图。这次周襄王又落难了,派来专使告急求助,他秦穆公能不抓住这机遇吗?

但是,晋文公一旦登上了国君宝座,精神面貌顿时改观,早已一扫当年在齐国赖在安乐窝里不思进取的那份惰性,也着实是想有一番作为。加以他身边的一批智囊,包括狐偃、赵衰等,都是富于政治经验和有胆有识又忠心耿耿的人。他们深知,勤王的好处,他们晋国的先君晋文侯也曾获取过;这一次的风险,还远比上一次犬戎之祸以后在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的复杂局面下杀携王而定平王为小,周襄王在位已18年,王子带通隗后借狄师叛乱明显不得民心,勤王这等好事岂能让秦穆公占了先机。晋国勤王,地理条件上绝对有利:发兵温邑诛王子带只须陆路行军,不像秦师必须先渡黄河;到郑国邑迎送襄王虽要渡河,但路线要比秦国前去近了好多。《史记·秦本纪》说,秦穆公率军“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不知太史公又是采用了何方异闻。若从《左传》看,晋国的军队完全是单独行动,为了抢在秦穆公之先。“晋侯辞秦师而下”,一个“辞”字,清楚表明晋文公谢绝了还在黄河彼岸的秦军联合行动,纯以晋国本土军队急速抵达阳樊,在那里兵分两路同时解决了诛叛和纳王两个任务。要说包围温邑捉拿个把王子带,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到氾邑打个来回迎襄王回王城,更有如探囊取物般顺利。晋文公只因领先了一步,在求霸之路上便大大超越了秦穆公,取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周王的宴请,南阳五邑的赐与,使晋文公名、实两得。

在出兵之前的例行占卜中,晋文公的心态就有点儿过了劲儿了。你看卜偃一卜之下,得了个大吉大利的“黄帝战于阪泉之兆”,晋文公立刻怦然心动,竟把自己放在黄帝的位置上来理解卜兆了,嘴上虽然表现得谦虚有加:“把我比做黄帝,我怕是够不上格吧?”心里却是轻飘飘、美滋滋的。谁知卜偃的话使他很是扫兴:“古之帝,就是今之王。这个卜兆,是象征当今天子一定能逢凶化吉,把想夺位的王子带给解决了。所以君主此行,必能上沾周天子之光,大获全胜。”晋文公有点尴尬,好在他19年流亡岁月历练磨难,很快就把内心深处在不经意间几乎显露出来的隐秘掩饰过去了。但勤王的最终胜利,使他想与周王平起平坐的野心再次暴露,竟在宴席上趁着酒兴向襄王提出了隧葬的请求,被襄王一口拒绝了,只把王畿之内的几个邑赐给了他。隧葬在周代是天子独有的葬法,周襄王不可能不敏感到晋文公有些非分之想了。所以他所赐的几个邑,颇有几个是难啃的骨头。这里要说一说晋文公为什么在酒席上不提别的要求而提隧葬。原来古代天子诸侯都在生前早早地就为死后继续作威作福于地下预作准备了。例如著名的秦始皇陵,《史记》有明确记载是始皇即位之初就开始经营建造的。想必晋文公也是一样,一即位就考虑死后归宿的事了。

最后再对周王称呼晋文公为“叔父”讲一点看法。周王和同姓诸侯都有亲疏不同的血亲关系,与大多数异姓诸侯则都有远近不同的姻亲关系。所以当时的习惯,周王自谦,对同姓诸侯称呼为伯父或叔父,对异姓诸侯称呼为伯舅或叔舅。但什么时候称伯父、伯舅,什么时候称叔父、叔舅,古代经书却没有统一的说法。如《仪礼·觐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而《礼记·曲礼下》却说“五官之长(郑玄注:谓为三公者)……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九州之长……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两部儒家关于礼的经典著作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口径严重不一。更成问题的是,这两种规定与春秋时期实际用例都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本篇中的晋国,无疑称得上是个大国,和“汉阳诸姬”那种小邦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照《觐礼》的说法,周襄王不是应该称晋文公为“伯父”吗?为什么称“叔父”呢?又如《诗经》中的《鲁颂·閟宫》是春秋时期的作品,其中追叙西周初年的故事,有“王曰叔父”之句。“王”指的是周成王,所称的“叔父”是周公旦。周公在成王时初行摄政,还政后位居三公,是当然的“百官之长”,照《曲礼下》的说法,周成王不是应该称周公为“伯父”吗?为什么称“叔父”呢?可见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都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与实际生活不是一回事。迷信这些教条,就读不通古史。

周成王称周公为“叔父”,是因为生活中周公本来就是他的叔父。同理,我们可以推测,生活中的晋文公,应该是在年龄上使周襄王觉得只有叫他叔父才合适,所以才叫他叔父。这也可旁证《国语·晋语四》和《左传·昭公十三年》对晋文公年龄的记述是正确的。晋文公朝见周襄王时,应是三十七八的光景吧,你想,在位已18年的周襄王想叫他伯父也叫不出口啊。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选文十五”中周襄王即位刚第2年时,年龄还不太大,他对年已“耋老”的齐桓公就呼之为伯舅,而不是叔舅。就是现代,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称呼也是一样,小孩对非亲属无辈份可排的大人,不也是得看他的年龄叫叔叔或是伯伯吗?若是《史记》所记晋文公的年龄属实,周襄王面对六十三四岁的晋文公不叫伯父而叫叔父,他的智商可能就有点问题了。当然也会有情况颇为特殊和复杂的时候。例如鲁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周敬王派出大夫富辛、石张前去晋国,传达敬王的话,就称当时年龄不大的晋定公为“伯父”。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周敬王能坐上王位,全靠晋国六卿平王室之乱,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扶上去的;二是因为此时敬王有求于晋,要请晋出面召诸侯帮助修成周的城;三是最重要的,当时晋定公不仅年少,而且纯粹是个挂名的国君,大权全在韩、赵、魏、范、中行及智氏6卿手中。接见富辛、石张听取王室要求并给他们答复的,也不是晋定公本人,而是魏献子、范献子、韩简子这些卿。富、石两个在官场混了多年的老官僚,自然要见机行事,马屁拍足。这一声“伯父”,叫出口的其实并不是周敬王,而是富辛、石张;被叫的其实也不是晋定公,而是魏、范、韩等掌实权的卿。读历史若能活读,才能品出更多的味儿来。

【注释】

(1) 秦伯:秦穆公。师:军队,用作动词,驻扎。

(2) 将:打算。纳王:护送周襄王重入王城。

(3) 晋侯:晋文公。

(4) 求诸侯:寻求诸侯的拥护。

(5) 勤王:起兵救援王室。

(6) 文:指晋文侯(?—前746),名仇,在位35年。晋文侯即位之第10年,西周灭,次年,周室东迁。他保卫和护送平王入成周王城有功,平王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以嘉奖(见《尚书》)。

(7) 宣:显示。信宣于诸侯,在诸侯中显示诚信。

(8) 卜偃:晋国的掌卜大夫郭偃。姬姓,以郭为氏,名偃。

(9) 黄帝:古代传说中华夏族的共同祖先。据说,他曾在阪泉与炎帝战,胜之;又曾与蚩尤战于涿鹿,胜之。阪泉与涿鹿为同一地之两名。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兆:古代烧灼龟甲兽骨以卜吉凶,甲骨上出现的裂痕叫兆,卜人对各种不同的兆有不同的解释。

(10) 不堪:不敢当。

(11) 周礼:这里用来代表周代的天命、周代的王位。

(12) 三月甲辰:据《春秋长历》,甲辰为三月十九日。

(13) 次:停留。阳樊:东周王畿内邑名,在今河南济源西南。

(14) 右师:当时晋国建有二师,分为左、右。春秋时晋国以左为尊,故文公在左师,迎王。右师的任务是包围温邑捉拿王子带。

(15) 逆:迎。

(16) 丁巳:四月三日。(www.xing528.com)

(17) 王城:西周成王时周公所筑东都,在今河南洛阳。平王东迁后定都于此。

(18) 大叔:周襄王之长弟王子带。

(19) 隰城:在今河南武陟西南。

(20) 戊午:四月四日。

(21) 朝:这里指诸侯拜见天子。也可用于臣见国君、子女见父母。

(22) 享:同飨,用酒食款待人。醴:甜酒

(23) 宥:同侑,陪侍饮食

(24) 隧:古代天子的葬礼。掘地为隧,棺椁由隧道进入墓穴。诸侯则悬棺而下于墓。

(25) 章:章程,制度。王章,天子之制。

(26) 代德:改朝换代,以新王朝之德代旧王朝之德。

(27) 叔父:周王对同姓诸侯或称叔父,或称伯父。这是周襄王称呼晋文公,表示亲近。恶(wù):厌恶。

(28) 原:东周王畿内之姬姓小国,在今河南济源西北。欑茅:东周王畿内邑,在今河南修武北。

(29) 启:开辟(疆土)。南阳:古地区名,相当于今河南济源市至获嘉一带,因在太行山南、黄河以北而名。

(30) 围之:省略主语晋师。

(31) 苍葛:阳樊人。

(32) 柔:安抚。中国:指当时华夏族地区。

(33) 威:威慑。四夷:指华夏族四周的少数民族。

(34) 宜:应当,该。

(35) 亲姻:亲,指有血缘关系的;姻,指有亲缘关系的。

(36) 其:岂,难道。

(37) 命三日之粮:指以3日为期限(军队只带3日粮草)。

(38) 去:离开,指撤军。

(39) 谍:刺探消息的人。

(40) 庇:原指遮蔽,这里引申为赖以得到保护。

(41) 亡:损失。滋:愈加。

(42) 一舍:古时行军以30里为一舍。

(43) 原伯贯:原国的国君,伯爵,名贯。冀:在今山西稷山北。

(44) 狐溱:狐偃兄狐毛之子。

(45) 守(shòu):春秋时秦国、晋国、楚国等均已置县,晋之县大于郡,县之长官称守,由上大夫任之。寺人:宫廷内的近侍。勃鞮(dī):宦者名。

(46) 昔:指重耳流亡之时。飧(sūn):熟食。

(47) 径:小路,指独自穿行小路。

(48) 馁:饥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