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分体学史.散文卷:宋人书序的特点与书画记相似

中国分体学史.散文卷:宋人书序的特点与书画记相似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后逐渐演出文集序、赠送序、燕集序、字序、杂序等。书序发达同样是因为宋人著述的丰富。序的正体表现重点是书,而宋人书序的特点与书画记相似,表现重点转向“人”。他如陆游《师伯浑文集序》、陈亮《中兴遗传序》、叶适《龙川集序》(陈亮)以及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都是体现“知人论世”优良传统的具有传记性质的书序。以“人”为主体的书序,因其抒情性与描写性而文学色彩鲜明。

中国分体学史.散文卷:宋人书序的特点与书画记相似

二、书序与赠序

书序一体,在宋代大盛。序作为一种文体,滥觞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唐而变化于宋。“序所以为作者之意”(孔安国尚书序》),是序的原始功能。《毛诗序》、《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扬雄《法言序》等,无不如是。其后逐渐演出文集序、赠送序、燕集序、字序(解释人的名字)、杂序(事、物序)等。

书序发达同样是因为宋人著述的丰富。序的正体表现重点是书,而宋人书序的特点与书画记相似,表现重点转向“人”。曾巩《先大夫集后序》五分之四的篇幅是讲叙著者事迹;黄庭坚小山集序》似为晏几道的一篇传神小传;魏仲恭《朱淑真诗集序》则成为记录一位不幸才女的身世的重要资料。他如陆游《师伯浑文集序》、陈亮《中兴遗传序》(主写龙伯康与赵次张)、叶适《龙川集序》(陈亮)以及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都是体现“知人论世”优良传统的具有传记性质的书序。

以“人”为主体的书序,因其抒情性与描写性而文学色彩鲜明。欧阳修归田录序》、秦观《精骑集序》、晏几道《小山词序》、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孟元老《梦华录序》、陆游《吕居仁集序》等,均描写生动,情感真挚,文采斐然,堪称此类书序中的佳作。欧、晏、李序,为人习见,此仅以孟元老序为例,看他怎样描绘北宋汴京的繁华:(www.xing528.com)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雕车竞驻于天衢,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街,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在散体文中用浅易的骈语来描绘太平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宋人书序常有重理性、爱思索、好议论的特点。欧阳修《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议论何其精彩;《梅圣俞诗集序》提出的“诗穷而后工”成为经典性命题。曾巩整理校勘《战国策》,写有《战国策目录序》,他批评战国游士违背儒道:“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为一切之计而已。”认为游士之言是“邪说”,“为世之大祸”,但又认为禁止邪说的最好办法是“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而不必销毁这部书。通篇皆是议论。赵眘《苏轼文集序》,重点讨论的是“节”、“气”与“道”、“文”的关系,最后才论及其人其文。朱熹《诗集传序》成为《诗经》研究的重要论文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序》则是典型的作家“创作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