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手工业发展概况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手工业发展概况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产品加工作坊遍及各乡镇,主要是榨油业和粮食加工业。小麦、玉米、糜、谷的加工由农户各自进行。手工棉纺织是全省农户和乡镇居民的主要副业之一。鞣制毛皮、制作成衣等皮革加工的作坊在城镇也较普遍,以平凉、武威、临潭、兰州、民勤、天水等城镇较多。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手工业发展概况

三、手工业

这个时期的手工业,最普遍的是为人民的生产(又主要是农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工具及生产工具所需要的原料、产品加工以及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器物、用品。冶铁业和铁器业的较大作坊主要分布于陇南的徽、成二县,年产锅、铧600余担,其余产于两当、西和、临潭、天水兰州等地。制造和修理简单农具的铁匠铺,则分布于全省各县镇。但本省出产的生铁和较大的铁制工具(如犁、铧等)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要从山西、陕西输入,其中从陕南输入较多。煤的开采较铁普遍,产量较多的是皋兰阿干煤矿(1924年日产280吨,有工人1390人)、永登窑街煤矿(年产4万吨~5万吨)。此外,华亭、永昌、民勤等地有小规模开采。金矿点全省分布较多,主要在祁连山北麓,已开采的在敦煌、安西、酒泉、永登以及甘南、陇南一带。估计1927年产1.7万两,1931年产1.5万两,约占全国的1/12。农产品加工作坊遍及各乡镇,主要是榨油业和粮食加工业。油菜子、胡麻产区的临夏、岷县、平凉、静宁、皋兰、靖远临洮、天水、武威山丹张掖等地城乡都分布着油房。小麦玉米、糜、谷的加工由农户各自进行。人口较集中的城镇则有使用畜力的磨坊。有水力资源的地方也有水力磨坊。兰州是拥有水力磨坊最多的地方。陇南、甘南(如临潭)的水磨也较多。

人民衣着以棉制品为主。手工棉纺织是全省农户和乡镇居民的主要副业之一。土布生产以自给为主,以成县、张掖生产最多,除了供本地使用,还有部分输往邻县。天水、秦安、武都等县生产的土布,也有少量供应邻县。全省年生产土布约100万匹。以羊毛为主要原料的毛纺编织,也是甘肃农村的重要副业。用羊毛制毡,捻毛为线,用它进一步加工成马鞍用毡、毡靴、毡帽、毛衣、毛裤、毛袜、毛褐、毛袋等生活用品。毛褐又称土制毛呢,在农村可制作外衣,以秦安出产最多,质地也较好。通渭、渭源、山丹产褐也较多。全省毛褐年产量约为1万匹。栽绒褥毯,原为宁夏特产,兰州、临洮、临夏、平凉、天水、河西各地仿制者日多。毛纺织品的原料羊毛,各县大都利用本地所产。但陇南一些县则多购进夏河等地羊毛,加工为成品后,再向外地销售。鞣制毛皮、制作成衣等皮革加工的作坊在城镇也较普遍,以平凉、武威、临潭、兰州、民勤、天水等城镇较多。

木制纺车

造纸作坊以天水和陇南的康县、成县、徽县较多,原料多为枸皮、谷物秆、竹瓤、烂麻绳等。其中康县产量较多,质量也较好。河西各县造纸多用芨芨草、马莲草、烂棉花等为原料。全省所造纸都为土纸,不能供印刷用,康县一小部分改连纸,可供写字。全省印刷用纸,全部来自省外。

天水雕漆此时已成为本省特产,质量可同上海、福建所产媲美。(www.xing528.com)

水烟是农产品中商品率最高的一种。烟叶产地集中于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如榆中、皋兰、永登、靖远、临洮、永靖等县,1923—1928年是鼎盛时期。兰州有作坊130余家,其中一林丰、协和成等厂,资金在100万两银子以上。兰州年产水烟约4万多担,其中销售青烟3万担(每担合220公斤)、棉烟1万多担(每担合360公斤)。[5]

秦州(今天水)一家货栈屋顶上清理烟叶的工人

甘肃制造局牌匾

甘肃织呢局全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