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自然简况:历史与现状及中华民族的一员

台湾自然简况:历史与现状及中华民族的一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澎湖列岛处于台湾本岛的西南,由64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台湾海峡使两岸隔海相望。这一分析可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得到印证。此外,台湾与大陆闽、浙沿岸的地质情况也是一致的。从大量考古资料显示,台湾自远古时代其经济、文化就与大陆属于同一范畴。更为重要的是,台湾人民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一切,充分说明台海两岸人民是骨肉同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台湾自然简况:历史与现状及中华民族的一员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它包括台湾省和金马地区,两地区隔台湾海峡相望。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绿岛、兰屿以及钓鱼岛岛屿,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金马地区包括金门列岛和马祖列岛,面积约182平方千米。

台湾本岛位于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1°45′25″至25°56′30″之间。她东临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千米;南面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距约300千米;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最窄处仅130千米。台湾本岛纵长394千米,东西最大宽处144千米。中央山脉纵列于岛的中央偏东方向,丘陵、台地及平原则主要分布于西部。东部山势陡立,濒临太平洋。西部较为平缓,拥有高雄、基隆等良港。岛上森林茂密,河川密布,水流湍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岛内矿产品种多,但储量不大;农业发达,盛产水稻甘蔗、樟脑及香蕉柑橘,菠萝、龙眼、荔枝、芒果、莲雾等热带水果茶叶特别是冻顶乌龙尤为出名。台湾岛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空气湿润,景色宜人。著名的阿里山日月潭等风景名胜点缀其中,更为宝岛增添几分秀色。她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镶嵌在祖国东南蔚蓝色的海洋之中。

澎湖列岛处于台湾本岛的西南,由64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面积达126.84平方千米,是古代大陆进出台湾的重要门户,也是台湾重要的渔业产区。岛上渔港常常是帆樯云集。入夜之后,海上渔火参差,水光波影,极富诗情画意。此外,岛上名胜古迹颇多,天后宫(妈祖庙)、同梁古榕等为其代表。

金门和马祖是台湾地区临大陆最近的两个岛屿,也曾是蒋介石统治集团作为反攻大陆的桥头堡。金门岛西距厦门仅18海里(1海里=1852米),周边有大担、二担等岛屿;马祖西距福州约16海里,周边有其附属的众多岛礁组成。金门岛上曾经军事设施密布,坑道纵横,而今岛上经济、贸易在逐步发展,生产的“金门高粱酒”早已名扬两岸,现在已是两岸实现“三通”的重要中转点。

台湾海峡使两岸隔海相望。台湾海峡北起福建省闽江口和台湾岛富贵角;南至福建省宫口港和台湾岛鹅鸾鼻,呈由东北向西南的狭长走向。海峡长380千米,东西平均宽约200千米,最窄处的福建平潭岛与台湾的新竹市,相距只有130千米左右。整条海峡一半以上的水域深度在50米左右,最深处也不过100米。它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海上要道,素有“海上走廊”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具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天然捕鱼场所;更是连接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海上“银河”。

台湾地区如此美丽富饶的环境以及与大陆近在咫尺的天然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呢?(www.xing528.com)

地质学家分析,远古时期台湾岛本与大陆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约在更新世时期,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底(也有专家分析认为是地球气温变暖,海水上升),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这一分析可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得到印证。海峡的海底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水系。因此有专家判断,这种河谷地形是台湾海峡还是陆地的时候,由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林朝棨:《从地质学说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载《中原文化与台湾》,台北市文献会,1971年版,第199—222页)。海峡水域的水深仅为50~100米左右,从海底河谷及海峡水深可见,台湾与大陆原本连为一体。台湾就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此外,台湾与大陆闽、浙沿岸的地质情况也是一致的。这一地区的大多矿物质,同源于酸性火成岩体,属同一地质构造,是大陆地形自然延伸的部分。依据国际法院1969年欧洲北海大陆架划界案例,“大陆架的主权界限之划定,应符合沿海国家领土自然延伸的原则”,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大陆架上,自然与中国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理联系。

从大量考古资料显示,台湾自远古时代其经济、文化就与大陆属于同一范畴。据田珏在《台湾今昔》中介绍,台湾“光复”后,在史前文化上的最大发现,是旧石器时代后期的“长滨文化”和新石器时代的“大坌坑文化”。在台湾台东县长滨乡樟原村附近海岸,有一系列背靠山脉、面向太平洋的岩洞。当地居民称为“八仙洞”。考古工作者从1968—1971年,在该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发现旧石器6000多件,骨角器100多件,时间最早的约在1.5万年前,其类型和制作术与大陆南部许多地区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类似。石器都是用砾石打制,有一面或两面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制法与北京周口店遗址同时代的旧石器近似。

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植物园文化、凤鼻头文化以及东海岸的原始文化等。其中“大坌口文化”从1万多年前到公元前2500年,代表性遗址有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坑下层,台北市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等。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及西部海岸沿线,发现的器物主要是黑陶、彩陶及绳纹陶。有关专家对发现的遗物和陶器与大陆江西、浙江等地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比较,认为“大岔坑文化”可以说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其他一些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与大陆古文化息息相关。

更为重要的是,台湾人民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到目前为止,在台湾居民2300多万人口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8%;阿美、泰雅、排弯、布农、雅美等9个少数民族仅占2%,约38万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至今仍保持着大陆的优良传统,他们使用汉字,讲汉语,尊重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服饰、风俗习惯与大陆人民大体相同。汉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长期以来广泛交流、通婚,共同营造两岸的经济和文明。这一切,充分说明台海两岸人民是骨肉同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