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台湾历史:血缘宗族的形成

晚清台湾历史:血缘宗族的形成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群体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既是一个以血缘为主的亲属群体,又是“聚族而居”的地缘单位。宗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二)阄分字宗族阄分字宗族即血缘宗族,其与移民在台定居后,其后代阄分祖先的财产有关。这种在台湾土生土长、以开台祖为祭祀对象的血缘性宗族形成的时间较迟,大多数是在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的。

晚清台湾历史:血缘宗族的形成

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群体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既是一个以血缘为主的亲属群体,又是“聚族而居”的地缘单位。在台湾移民的祖籍地闽、粤两省,同姓数百家乃至数千家集居一村,是十分常见之事。宗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清代前期,由于政府禁止携眷政策的限制,渡海来台者多为单身男子,很少有举家举族迁居的现象。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府有限度的开放移民搬眷入台,世代繁衍,人口增多;开发进程的发展使得部分人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宗族形成的条件基本具备,宗族组织开始在台湾汉人移民社会中孕育、形成。根据组成方式的不同,清代台湾汉人宗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合约字宗族”,又称“大宗族”;另一种是“阄分字宗族”,即血缘宗族,亦称“小宗族”。

(一)合约字宗族

合约字宗族形成的时间较早,大多在移民社会时期。它是由来自同一祖籍地的移民志愿地以契约认股的方式共同集资购置田产、设立祭祀公业所组成的,其派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也就采“照股份”的形式,而非传统宗族的“照房份”的形式。合约字宗族所奉祀的往往是世代较远的在大陆的祖先,故又称为“唐山祖”宗族。这类宗族按其成员血缘关系的差别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由派生于大陆同一宗族的移民或其后裔联合起来组成,其成员之间有着相当明确完整的系谱关系,其名称与祭拜对象甚至也与大陆原有宗族完全相同。它们是因为移民的原因从大陆原有宗族组织“分割”“移殖”过来的,“类似细胞的分裂作用,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相似的个体一样”,[43]故人们又称之为“移殖性宗族”,这种宗族只能在同族移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出现,彰化社头和田中的萧氏宗族、新竹六家林姓聚落的会份尝宗族即属此类。[44]另一种合约字宗族,其成员之间并没有血亲关系和共同的系谱结构,他们仅仅是基于同姓的基础,透过祭祀远古的共同祖先团结起来的,如竹山镇社寮的庄招富、庄招贵堂,后埔子曾氏祠堂、东埔蚋的刘氏家庙、林圯埔崇本堂、陈五八祠堂以及宜兰地区的林氏追远堂和李氏敦本堂等即属于此一类型。[45]

从表面上看,合约字宗族是以祭祀共同的祖先为目的,实际上则是一种共同利益团体,具有浓厚的经济价值取向。其成员之间透过宗亲的关系聚集劳力和资本,从事土地垦辟,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达到守望相助、合力攻防的目的。合约字宗族的普遍发展是与清代前期台湾移民社会的性质和历史背景相适应的,在清代台湾开发的进程中,合约字宗族曾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阄分字宗族

阄分字宗族即血缘宗族,其与移民在台定居后,其后代阄分祖先的财产有关。在阄分财产时,往往会抽出一部分充作祭祀公业,这就是阄分字宗族形成的基础。与合约字宗族不同,阄分字宗族祭祀的是世代较近的开台祖,所以这种宗族又称为“开台祖宗族”,族人一般俱为这位开台祖之后代,相互之间具有明确的血缘关系。派下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乃以系谱为根据,采取“照房份”的方法。这种在台湾土生土长、以开台祖为祭祀对象的血缘性宗族形成的时间较迟,大多数是在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的。例如南投县以竹山为中心的林圯埔,有六个大宗族(指合约字宗族),其成立年代都在1825年以前;另外六个小宗族(指阄分字宗族),其创立的时间则均在1854年以后。[46]阄分字宗族形成的时间之所以要比合约字宗族晚的原因,一是自然方面的,即这种台湾土生土长的宗族要等到早期的移民在台已繁衍了三四代后才有可能;[47]另一是社会方面的,19世纪50年代以后,边疆社会的开发渐次完成,经济也逐渐繁盛,若干在开垦事业上有成就或获得科举功名者,为了光宗耀祖,遂置族产,或建祠堂家庙,阄分字宗族因而纷纷出现。[48]以下为若干阄分字宗族形成的过程。

1.社寮张创宗族

社寮张创宗族的渡台始祖张创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乾隆中期与其兄长渡台,乾隆三十九年(1774)兄长去世后,张创定居社寮谋生,勤奋耕作,稍有积蓄。生子三人,长子早卒,次子天球,继承父业,入垦水沙连,家道渐兴。嘉庆十九年(1814),天球与陈佛照等四人合资开浚隆恩圳。嘉庆末年,天球又开拓浊水溪以北的八杞仙地区(今中寮乡),其长子焕文留居社寮,其余三子移居新的土地,导致后来张创宗族分成社寮、中寮两大支派。张创宗族分为三房,有公共的祭祀公业,由三房轮流耕种,并负责祭祖费用。道光十三年(1833)兴建公厅,咸丰四年(1854),二房的张文焕选为恩贡生。台澎提督学政裕铎为之立匾,曰“贡元”,奠定张创宗族在社寮的基础。[49]

2.叶初宗族

渡台始祖叶初,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人,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排行第四,与其五位兄长一起渡台,后入垦林圯埔一带田园。乾隆五年(1740),在林圯埔东南十五六里处兴筑獇雅寮陂,灌田八十余甲,为林圯埔地方凿圳之滥觞。叶初生子建,建又生六子,分为六房。叶初所留下的土地财产及獇雅寮陂水权,由六房轮流管理经营。同治元年(1862),五房的国显发起兴建福兴堂,俗称叶氏祠堂,供奉叶氏历代祖先之神位。福兴堂设管理人一名。每年岁俗时节,各派下人均前往祭拜。[50](www.xing528.com)

3.陈高宗族

渡台始祖陈高,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人,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何时渡台不详。第四代孙陈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嘉之际迁抵林圯埔。陈意之孙莲池,咸丰四年(1854)四月授修职郎,因此组成陈高祭祀公业。莲池之子上达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光绪三年(1877)进泮县学,曾协力建造云林县竹城,后授奋武郎。陈上达于光绪三年迁居猪头棕,建尊德堂,为陈高宗族祠堂。[51]

4.陈凤逑宗族

渡台始祖陈凤逑祖籍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之黄龙岗,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赴台,定居于中港蟠桃庄,为艋舺参将官庄佃户,种田纳租为生。终其一生,除了生养辉生、云生和水生三子外,家业无法振兴。三兄弟继承父业,仍为人佃耕度日,经济虽有所改善,但无突破性进展。第三代陈春龙乃云生长子,生于道光十四年(1834),过房给伯父辉生为嗣子。少年时一面由伯父指导识字,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一面学田稼犁耙技艺。长大后身体魁梧,天赋体力过于常人,且生性勤劳,耕稼之余,即自习日课堪舆之学。陈家在春龙的领导之下,家业日兴,尤以垦辟私地窝一带土地,获利甚丰。除了农业收入之外,陈春龙还开设福安堂择日馆。光绪九年(1883),又与陈钦传之广源号开设糖廍于滥坑,经营蔗糖的制造与买卖,此两项均有优渥之收入。随着经济的改善,陈家日渐增置田产,社会经济地位也随之提升。于同治十年(1871)捐银一百零八两,取得监生资格,成为地方士绅的一分子,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光绪十八年(1892),陈家三房分家,陈春龙设立协和祭祀公业,纪念其渡台始祖。[52]

5.高培啓宗族

清代台北地区高姓的祖籍为福建泉州安溪县大平,传及三十世时,大平高姓各房开始有人迁往台湾,时间约在乾隆初年,并进入台北地区垦殖。经过三四代的繁衍,三十三世的人数已达到三百三十一人,累积人数达五百七十二人。由于人数渐多,来台高姓十房中的上派三房、上派四房、下派长房、下派三房、下派四房乃分别于嘉道之际成立神明会,祭祀同房的始祖,这种神明会的组织虽然是自愿性的,但成员的资格仅限于同房的族人。组织的维持主要靠祀租与祭祀仪式。祀租由参加的人按股或由同族人计丁醵资,祭祀后族人常有聚餐,祭祀费用由祀租支出。其实这还是一种祭祀大陆“唐山祖”的合约字宗族。

同治初年淡水开港后,随着茶叶的出口,台北地区的经济逐渐兴盛,高姓的有些房派还修建了小宗祠,并出现了以“开台祖”为祭祀对象的血缘宗族。其中上派四房的高培啓于乾隆十八年(1752)来台,开垦今木栅的内湖以及景美的万盛、兴福一带,连陌数十里。培啓生七子,除长子外,其余六子及其后裔在地方上均有些名气,第三代已达二十人,第四代有五十二人,占上派四房在台总人数的一半。光绪三年(1877),建立了以“开台祖”高培啓为祭祀始祖的“六合祖祠”。[53]

由上所述可知,台湾汉人社会宗族组织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由志愿性的唐山祖宗族向以开台祖为祭祀对象的血缘性宗族演变的过程。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台湾以祖籍地缘为中心的分类械斗逐渐减少,而在华南地区常见的不同族群之间的异姓械斗开始出现,如同治年间台南苏、黄二姓械斗,嘉义柳仔林等庄吴、黄二姓械斗,麻豆社谢、方、王、李等姓互斗,[54]彰化西螺等地廖姓对李、钟二姓械斗,噶玛兰罗东林姓与陈、李二姓互斗,光绪年间台南中洲陈姓与头港吴姓械斗,凤山林姓同族械斗,鹿港桥头陈、施二姓械斗,云林四湖羊稠厝吴姓与内湖吴姓械斗,学甲黄姓与谢姓械斗等。[55]异姓械斗的频繁出现是血缘宗族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它表明台湾汉人社会已由原来的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