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2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盛大开幕!

第2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盛大开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月5日,以“新起点·新机遇·新农业”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开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宣布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开幕,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了开幕式并在随后的高端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第2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盛大开幕!

11月5日,以“新起点·新机遇·新农业”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开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宣布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开幕,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了开幕式并在随后的高端论坛上作主旨演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省政协主席马中平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娄勤俭致辞。博览会由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主持。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闫仲秋等国家部委和省(市、区)领导,厄立特里亚农业部部长阿法尼·贝尔赫,斐济农业部部长贾瓦奇·乔威利等国外嘉宾,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副省长张道宏等陕西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国家民委、农业部、商务部等单位有关司局负责人;河北、山西等1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人、企业代表;哈萨克斯坦、美国、荷兰等38个国家的政府、高校、企业代表,以及英国、印度等国驻华使节,以及全国省(市、区)代表团团长,部分高等院校负责人,陕西省各设区市、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等1000多人出席开幕式。

娄勤检在致辞中说,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共建部委大力支持下,杨凌的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和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展示杨凌发展成果、促进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农高会创办20年来,展示内容不断丰富,展览层次不断提升,外界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5A级和国际知名的农业展会。本届农高会围绕落实习近平主席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以及按照陕西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要求,以“新起点·新机遇·新农业”为主题,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必将全面展示立足陕西、辐射西部、服务全国、走向全球的独特魅力,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村改革、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随后举行的2014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坛上,罗富和作了题为《携手打造现代农业“丝绸之路”》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世界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要解决这一全球性挑战,必须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世界各国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成为贯穿亚欧的大道、沟通东西方文化友谊之路,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向西开放的先河。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国家时,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陕西也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发展战略,在杨凌示范区建设面向中亚的旱作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开展节水农业、良种繁育等领域的合作。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必将开创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交流合作的新局面。(www.xing528.com)

罗富和强调,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选择中亚五国作为农业“走出去”的合作伙伴,对推动与中亚国家双边和多边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着眼于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着眼于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着眼于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合作;着眼于扩大人才智力开放合作,大力加强农业人才交流;着眼于打造农产品贸易黄金通道,大力促进双边贸易较快增长;着眼于互利共赢,着力构建长期稳固的农业合作新机制。政府将鼓励国内的农业大学、科研院所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交流与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友好往来,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合作水平。

论坛由祝列克主持,主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共赢”。张来武在演讲中说,应大力发展“新三农”,在现代农业中实现一、二、三产相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模式、加强现代农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贫困和温饱问题,使杨凌品牌惠及全球。扎米尔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如何合作发展农业新技术,解决世界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诠释;古洛夫·萨伊塔利在介绍塔吉克斯坦农业发展情况后,就进一步与各国在粮食安全等农业领域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进行了阐述;菲达拉维奇介绍了中俄两国在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密切合作,希望借助杨凌农高会,不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阿法尼·贝尔赫、吉乐斯·尚登、巴达维·阿齐兹也分别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等专题发表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