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交通史话:元始二年长安漕运,超额需求使漕渠成为关键

中国交通史话:元始二年长安漕运,超额需求使漕渠成为关键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始二年(2年),长安人口增加到19.57万余户68万余人〔835〕;加上左冯翔23.5万余户91.78万余人〔836〕;右扶风21.6万余户83.6万余人〔837〕,共计达到64.67万余户243.6万余人,其粮食需求量超出关中平原的生产能力,需要从关东各地征调大批粮食,经过黄河、渭河水道运入长安,史称“漕运”。东汉建都洛阳之后,漕运锐减,但漕渠仍然保持通航。

中国交通史话:元始二年长安漕运,超额需求使漕渠成为关键

西汉建都长安之后,政府机构迅速膨胀,到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官吏队伍竟然达到12万余人〔830〕。按照汉代规定的俸禄标准〔831〕,位列“三公”的“万石”级官员,月俸谷350斛(约10 500公斤〔832〕);“中二千石”级官员,月俸谷180斛(约5 400公斤);“二千石”级官员,月俸谷120斛(约3 600公斤);“比二千石”级官员,月俸谷100斛(约3 000公斤);“千石”级官员,月俸谷90斛(约2 700公斤);“比千石”级官员,月俸谷80斛(约2 400公斤);“六百石”级官员(县令),月俸谷70斛(约2 100公斤);“比六百石”级官员,月俸谷60斛(约1 800公斤);“四百石”级官员,月俸谷50斛(约1 500公斤);“比四百石”级官员,月俸谷45斛(约1 350公斤);“三百石”级官员(县长),月俸谷40斛(约1 200公斤);“比三百石”级官员,月俸谷37斛(约1 110公斤);“二百石”级官员,月俸谷30斛(约900公斤);“比二百石”级官员,月俸谷27斛(约810公斤);“一百石”级官员,月俸谷16斛(约480公斤);“斗食”级官吏,月俸谷11斛(约330公斤);“佐吏”级办事员,月俸谷8斛(约240公斤)。仅仅提供俸禄,每年就需要数十万吨谷物。此外,西汉王朝为稳定山东各地的统治,“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833〕,使“三辅”〔834〕各县人口猛增。据《汉书》记载,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长安人口达到8.08万户24.6万余人。元始二年(2年),长安人口增加到19.57万余户68万余人〔835〕;加上左冯翔23.5万余户91.78万余人〔836〕;右扶风21.6万余户83.6万余人〔837〕,共计达到64.67万余户243.6万余人,其粮食需求量超出关中平原的生产能力,需要从关东各地征调大批粮食,经过黄河、渭河水道运入长安,史称“漕运”。但是渭河水浅沙深、河道曲折,不利于大船航行,漕运十分困难。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大司农郑当时建议说:“异时关东漕粮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838〕天子汉武帝)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勘测设计),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839〕就是说,汉武帝刘彻采纳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令水利专家徐伯勘测线路,调兵数万人开凿运河,历经3年的努力,终于开通“漕渠”。此后不仅漕运畅通无阻,而且使大量农田也获得灌溉。

漕渠以灞水为源,从长安(西安市未央区)东向,沿南山(秦岭)北麓,经过新丰县(西安市临潼区)、下邽县(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郑县(陕西渭南市华县),直到华阴县(陕西渭南市华阴市),然后从三河口注入渭河,行程约150公里。相比于潼关到长安的渭河水道,漕渠航程缩短将近一半,运费大为降低,每年的漕运量达到400万石(约12万吨),最多时曾达到600万石(约18万吨)。

东汉建都洛阳之后,漕运锐减,但漕渠仍然保持通航。北魏时期,漕渠逐渐干涸。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改引渭水为源,重新实现通航,更名为“广通渠”。唐代初年,由于泥沙淤积再次导致断航。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韦坚出任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随即主持疏浚“广通渠”,同时在长安城外建成一处规模宏大的水码头。《新唐书》记载:“汉有运渠,起关门,西抵长安,引山东租赋,汔(qì)(水涸)隋常治之。(韦)坚为使,乃占咸阳,壅渭为偃,绝灞(水)、浐(水)而东,注永丰仓下,复与渭(河)合。初,浐水衔苑左,有望春楼,(韦)坚于下凿为潭以通漕,二年而成。”〔840〕举行竣工典礼之时,“(韦)坚豫取洛、汴、宋山东小斛舟三百艘贮之潭,篙工柁师皆大笠、侈袖、芒屦(jù),为吴、楚服。每舟署某郡,以所产暴陈其上……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841〕。就是说,举行竣工典礼时,韦坚安排洛河、汴河及商丘等地的小船300艘集中于水港,让船工们穿上江南服装,头戴斗笠,脚蹬草鞋,每艘小船都标示郡名、装载特产,然后依次开出港湾,船只首尾衔接,延绵数十里,数百名船工齐声高唱《得体纥那歌》、《得宝歌》。船只经过望春楼主席台时,韦坚一一登船跪取各地特产送到唐玄宗面前,让唐玄宗赏赐给贵戚近臣。唐玄宗十分高兴,立即将码头赐名为“广运潭”,将韦坚提升为左散骑常侍,并兼任江淮南租庸使、转运使、处置使,以及御史中丞等职务,封爵韦城县男。由此可见,唐玄宗对当时疏通广通渠,以及修建广运潭码头的工程项目十分重视。可惜好景不长,仅仅12年之后,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广通渠成为叛军的补给线。150年后的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夹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广通渠从此荒废,广运潭码头的辉煌随即被尘封于史册

2005年元月,西安市重建“灞上明珠”的“广运潭建设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418公顷(含水域面积188公顷),总体结构为“两环、两轴、三大特色服务区、四大标志性建筑、五大组团、五大主题园艺景点”。“两环”中的“主环”是核心展区,主要有室外展园和园艺景点;“次环”是扩展区,布置有世园村、管理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两轴”是指园区内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三大特色服务区”分别是灞上人家、椰风水岸、欧陆风情。“四大标志性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广运门;“五大组团”分别是长安园、创意园、五洲园、科技园、体验园。“五大主题园艺景点”分别是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灞上彩虹。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西安市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举办盛大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国内外100多个城市相约参展。

【注释】

〔830〕见班固《汉书》第19卷上第140页《百官公卿表上》。

〔831〕见孔令纪《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2章第4节第86页《秩、禄》。

〔832〕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西汉1斛(石)粮食约120斤,1斤约250克。

〔833〕见班固《汉书》第28卷下第1642页《地理志下》。(www.xing528.com)

〔834〕三辅:原指首都长安的3名行政主管官员: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翔。后泛指其管辖的范围。西汉的京兆尹管辖有12县,右扶风管辖有21县,左冯翔管辖有24县。

〔835〕见班固《汉书》第28卷上第1543页《地理志上》。

〔836〕见班固《汉书》第28卷上第1545页《地理志上》。

〔837〕见班固《汉书》第28卷上第1546页《地理志上》。

〔838〕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85页《河渠书》。

〔839〕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85页《河渠书》。

〔840〕见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卷第4560页《韦坚传》。

〔841〕见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卷第4560页《韦坚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