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音乐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创新人才培养与钢琴教育

美国音乐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创新人才培养与钢琴教育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识教育观下美国大学音乐教育目标,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预见,跨文化将成为美国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

美国音乐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创新人才培养与钢琴教育

二、美国综合大学音乐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1.美国综合大学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

在当今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形成两大趋势:第一,越来越重视经典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第二,越来越强调各种文化的价值,重视非西方非主流文明。通识教育观下美国大学音乐教育目标,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次,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美国综合大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经验如下:

1)通识教育观下美国大学音乐教育,坚持教育实践的人文理念,注重文科与理科结合,且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导。反对狭隘专业理念,倡导跨学科教育,综合音乐感成为教育哲学,成为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潮。这种“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主要是以强调整合化的并能够展现音乐某一方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的一种音乐教育。因此,对于音乐学习而言,综合音乐感音乐,总被视为一种整体性的学习,是通过共同结构要素进行音乐学习的一种共融与整合的教学法”。[1]

正是为了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华盛顿大学音乐学院重点建设了一批交叉学科课程:

《音乐人类学》人类学方面的分析,认为在民族音乐学有影响。批判性评价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和解释模式。

《音乐心理学》在各种有关音乐的认知领域,严格审视的问题和以往的研究结论。内容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表演、音乐发展、音乐的影响、音乐的偏好、社会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音乐,文学艺术》联系其他艺术研究音乐题材和形式。如联系歌剧和芭蕾舞音乐流派、文学、视觉艺术作品和相关的哲学著作对音乐进行研究。包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比较不同艺术的一个特定问题的调查工作。

《音乐,儿童和家庭》:童年音乐,作为家庭和社区内的孩子的社会化、文化的一部分的研究。给家长提供的歌曲和音乐聆听经验,以有关婴儿培育、孩子童年中期音乐的社会化和智力发展为重点。

《性别和音乐》:调查性别问题是如何影响了音乐创作和观念,介绍女作曲家和他们的音乐。主题包括写女性的传记,创作的音乐表现,在歌剧中的性别问题,相互交织的种族、阶级、性别,还有蓝调乐和流行音乐

《音乐思想》:除了指定音乐史上主要读物的文本研究之外,从西方传统的音乐(从10世纪到20世纪)在相关期间和产生其知识产权的国家背景下,对音乐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相关联的思想文本进行研究。

《在欧洲社会中的音乐:远古至1700年》:音乐和欧洲的文化、社会哲学、政治、社会及视觉艺术(从古代到1700年)方面的关系。

在华盛顿大学这所综合大学的架构中,音乐学院的交叉学科音乐学位课程考虑到音乐的双重性质。首先,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的艺术,作曲家、演员和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创新。其次,它是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要对音乐理论的概念及其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解读。

2)通识教育观下美国大学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艺术与技术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

海岸线社区学院(西雅图)为例,音乐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利益,从各种选修课中选择电视制作、数码录音、MIDI音乐制作等涉及音乐技术的课程。例如理查德(Richard S.Karpen)教授开设《高级数码音乐声音合成和加工》主要内容是先进的数字声音加工处理和合成技术。包括分析合成技术,线性预测编码,相位声码器,频域的声音转换。引入新的概念和技术后,学生将使用这些技术来创作原创艺术作品(电脑音乐,声波艺术等)。(www.xing528.com)

海岸社区学院在音乐技术专业框架下设置音乐表演专业方向,其学生职业的核心能力,不仅有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还有音乐技术方面的拓展能力。最重要的是,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是一个掌握了音乐技术的职业的技术人,而且还是一个合格的音乐文化人。音乐技术是一个不断在扩展的领域,对于受过良好培训、具有创造性的年轻人来说,充满了机会。

3)通识教育观下美国大学音乐教育,由“西方文明中心”逐步转向“杂多文化主义”。“世界音乐文化”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可以预见,跨文化将成为美国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

为了推行跨文化音乐教育,斯坦福大学音乐系的音乐课程从西方文化拓展到非西方文化,例如:

在《甘美兰歌舞伎:亚洲远东地区的音乐传统》课程中,主要讲述亚洲远东地区的音乐传统。强调印度尼西亚、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地区的突出案例的研究,探索民族、社会、文化和全球的观点。调查甘美兰在广泛的表演活动中乐器的组合和合奏,在神圣仪式中应用,在世俗的舞蹈和戏剧中的伴奏情形,以及这种传统音乐对当代作曲家的影响。授课方式有讲座,聆听现场录制的音乐,出席音乐会,放映录像。

开设《世界音乐文化》课程,主要概述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的音乐文化。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多样化的人类音乐表达方式,去发现音乐是用来创造社会互动和意义的系统。人们接触任何一种音乐时,如何积极主动去倾听,可以使用那些方法来获得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概念。授课方式式:讲座、讨论、聆听、嘉宾表演、参与音乐表演和对演唱会的分析。

还有《世界音乐和全球化文化》课程,内容涉及音乐家、观众、乐器和其他音乐技术,歌曲、录音和音乐流派的通变。音乐从农村向城市流传,乃至跨越国界传播时,由于新媒介和新技术的介入,会发生什么情况?重点是对最近音乐传播动态及发展状况的分析。主题包括:阿拉伯、中国和印度的古典音乐;有全球影响力的美洲狂欢节音乐、好莱坞电影音乐,伊斯兰教及国家音乐,有关建立泛亚洲流行音乐的尝试;吉他和铜管乐队的传播;提供铃声、移动音乐原链接网站。

在跨文化传统时代,斯坦福大学跨文化音乐教育模式,推行“杂多文化主义”,有利于打破西方文化圈与非西方文化圈之间的界限,促使全球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理解,乃至于融合。

2.美国综合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启示

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战略定位

首先,要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我们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能力不仅指某项或几项具体的“技能”,而是融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一体的综合能力。音乐教学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核心的音乐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音乐教学体系,全面提高音乐创新教学水平。通识教育观下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应该突出自身特性,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音乐人才为目标,探索一种具有人文学科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师的创新教学与学生的创新学习和艺术实践,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和谐、平衡的发展。

其次,整合能力观对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等音乐教育应该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舞台演艺于一体。

最后,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基本思路是:以全面提高高等音乐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创新教学模式为核心,以多学科整合为手段、以艺术院校和演艺院团的合作为平台,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舞台演艺相结合,积极探索一条有自身特色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注释】

[1][加]洛伊丝·乔克希等.许洪帅译.21世纪的音乐教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9.第118~1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