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及其对黄宾虹艺术的影响

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及其对黄宾虹艺术的影响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归依于仁,仁者爱人。[9]黄宾虹之追求,取法乎上,师诸圣贤之用心,所以能艺精如此,使自己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这种出于古人而不泥于古人,推陈出新,习古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修行道路,为金石入画理论提供了经典的实例。[8] 潘天寿:《黄宾虹画集序言》,《黄宾虹画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1985年版。

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及其对黄宾虹艺术的影响

三、师诸心

黄宾虹总结前人,继往开来,身体力行,终能“解衣盘礴”。评者常谓黄宾虹是宋元以来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潘天寿评曰:

孟轲云“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吾于先生之画学有焉。[8]

评价之高,无出其右。黄宾虹从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高度对前人的成就作了总结,他努力追求圣贤之道,其《画谈》绪论曰:

子曰:“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归依于仁,仁者爱人。一艺之微,极于高深,可近乎道,皆足济世。[9]

黄宾虹之追求,取法乎上,师诸圣贤之用心,所以能艺精如此,使自己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这种出于古人而不泥于古人,推陈出新,习古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修行道路,为金石入画理论提供了经典的实例。

黄宾虹通过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总结和实践,建立了新时代美术理论体系,为我们奠定了新的实践基础和样式,让我们看到了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兴起中的艺术价值观的启示作用,以及新艺术观念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再发展的可能,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把新的衡量尺度。在这样的艺术理念下,金石入画所带来的艺术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观,都为当代的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注释】

[1] 潘天寿:《黄宾虹画集序言》,《黄宾虹画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1985年版。(www.xing528.com)

[2] 黄宾虹:《画学之大旨》(1939年稿),赵志均编《黄宾虹美术文集》第5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3] 黄宾虹:《画谈》,赵志均编《黄宾虹美术文集》第6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4] 黄宾虹:《黄宾虹画语集萃》,赵志均编《黄宾虹美术文集》第10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5] 同上。

[6] 黄宾虹:《画论辑要——画学南北宗之辨似》,《黄宾虹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

[7] 黄宾虹:《题富春江图》,赵志均编《黄宾虹美术文集》第8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8] 潘天寿:《黄宾虹画集序言》,《黄宾虹画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1985年版。

[9] 黄宾虹:《画谈》,赵志均编《黄宾虹美术文集》第60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