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石入画: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成果

金石入画: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二章金石入画与“求诸心”的学养追求金石入画固然与笔墨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作为金石书法、绘画所需要的学养来说,要继承和学习的内容是相当庞杂的,特别是有许多学问必须一家家去研究体会,一字字去考证,才可能获得古人所谓的“古意”,才能厚积薄发,在作品中体现出人格化的精神。有人戏称国画是老年人的艺术,若没有纯厚的学养基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作品终难得高古深厚。

金石入画: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成果

第十二章 金石入画与“求诸心”的学养追求

金石入画固然与笔墨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作为金石书法、绘画所需要的学养来说,要继承和学习的内容是相当庞杂的,特别是有许多学问必须一家家去研究体会,一字字去考证,才可能获得古人所谓的“古意”,才能厚积薄发,在作品中体现出人格化的精神。有人戏称国画是老年人的艺术,若没有纯厚的学养基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作品终难得高古深厚。

潘天寿黄宾虹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过程是:

先从法则,次求意境,三求神韵。习法则,须从严处入、密处入、实处入,道古循今,极力锻炼,入而能出,然后求脱。求意境,须从高处入、大处入、深处入、厚处入,要窥见古人之深心,使意与法会,景随情生,而得圆融无碍之妙谛。求神韵,要从读万卷书入,行万里路入,养吾浩然之气入。在元气混茫间,纯任一片天机,冥心玄化,自然神情气韵都来腕底。然画事除接受传统技法外,尚须以自己之心性体貌,融会贯通于手中,深入自然,会心自然,并以手中技法,写我游观中所得之自然,诚如张文通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者也。[1]

实在是言简中的,黄宾虹的艺术追求道路的确如此。黄宾虹从事考证品评几乎六十余年,对古人路数全然把握。他近90岁写的《画学日课》中仍然安排了每日繁杂的读书考证任务,读来令人感叹。他也曾经写道:

画之为学,包含广大,圣经贤传,诸子百家,九流杂技,无不相通;日月经天,江河流地,以及立身处世,一事一物之微,莫不有画。非广闻博洽,无以周知,非寂静通玄,无由感悟。而况乾坤流易,理贯天人,书画同源,探本金石,取法乎上。立道之中,循平实若虚灵,遵准绳以臻超轶,学古而不泥古,神似而非形似,以其积之有素,处处裕如也。[2](www.xing528.com)

在黄宾虹看来,万法相通,故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宾虹又言:

古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国言成德,欧人言成功。阐明德性者,东方之艺事;矜归功利者,西方之艺事。意旨不同,而持论异参。[3]

黄宾虹从古今中外各个角度来看从事艺术的目的,西方艺术重于理念,而中国艺术重在品格。虽然万艺面貌相殊,而内美相近,用一“品”字概括了全部的修为。而“书画同源”,“诗画一理”又是中国艺术的独特之处。

因此,黄宾虹治画学有三个特点,治学步骤虽有先后,但最终共同发展而成为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