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启迪当代文化选择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启迪当代文化选择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古代,人文倾向是其主流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如果一味排斥他者,那么中国文化只能是一种未经反思的智慧。为此,中国画教育现代转型所依赖的文化特征必然表现为人文与科学共生平衡。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启迪当代文化选择

一、中国画教育对当代文化选择的路径

“多元”是今天我们对文化特征描述最为流行的口头禅。谁也不会再去为我是主流文化、你是从属文化而喋喋不休地争论了。其实,哪个时代的文化不是多元的呢?但任何时代的文化即便是多元的,也还是有着主次之分。在中国古代,人文倾向是其主流文化的特征。进入20世纪,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文化曾为科学主义所笼罩,文化的主流特征又呈现出科学的倾向。慢慢地,在人文与科学的文化观交替影响下,主流文化的选择此消彼长,最终科学与人文实现了共生平衡。

科学与人文的共生平衡不是简单的叠加。平衡的前提既续接着世界文化的大背景,同时又保持着中国固有文化的民族性。中国文化如果一味排斥他者,那么中国文化只能是一种未经反思的智慧。美国学者黄仁宇曾说过,从秦汉第一帝国到唐宋第二帝国再到明清第三帝国,我们确可以分析出它内生的具体的各种文化,但更多则明显是一种十分紧密的内在连续性和异常稳定的内在结构性[3]。19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大变局,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那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格局被碾得粉碎,那种皇帝换个姓、亡国不等于亡天下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有了变局,也就有了新的参照,中国文化单一线型的演进从此发生了质的改变。人文与科学的矛盾与冲突白热化起来,由此也派生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冲突,20世纪中国文化的选择因为这些矛盾的左右,总是表现为舍此取彼的现象。(www.xing528.com)

随着矛盾冲突的深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文与科学之间不仅只有冲突,同时也存在着融合与共生的一面。当然这种融合与共生绝非简单的“折中中西”,它是异域文化的一种有效的“交融”,同样的传统与现代也并非是哲学上本质主义的二元对立,现代性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经过反思的传统。

为此,中国画教育现代转型所依赖的文化特征必然表现为人文与科学共生平衡。这种文化特征是一种整体的描述,它是包容多种倾向文化的综合,其中既有呈现中国民族特征的人文倾向的文化,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后为我们所接受的科学倾向的文化。不过它们不再是冲突,也不再是对峙,而是一种交融与共处。我们的中国画教育新型制,在这样一种文化特征之中,就有可能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中的有益养分,真正定位于学科本身,定位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情境之中,拓展中国画发展的新空间,使得这一中国独有的艺术品类,在世界艺术文化中放出异彩之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