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体制与方法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体制与方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中国画教学体制中国画教学体制以班级授课为主,兼以“工作室”的方式作为补充。中国画教育整体上看属于后者的成分多,为此我们在利用班级授课这一体制时应特别谨慎。

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体制与方法

四、中国画教育体制与方法

我们虽然选定了中国画教学的具体内容,但实施这些内容的教学并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还依赖于中国画教育体制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因为本课题属于对中国画教育现代型制的一种构想,所以我们只能侧重于理论而予以阐述。

1.中国画教学体制

中国画教学体制以班级授课为主,兼以“工作室”的方式作为补充。我们所构想的体制也大约类似,只是在具体操作中有不同的方法,教学效果自然也迥然有别。

首先,谈谈班级授课。

中国各类教育教学体制均仿照西方教育引入了班级授课,这是现代教育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有效利用资源,也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当然这种一对多的教学体制肯定不如一对一的教学效果好,为此,许多教育家都在设法通过教学法来改进因班级授课的机械性偏失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诸如“启发诱导”、“学生参与”、“激发兴趣”等等。客观地看,这种班级授课对于“科学”科目的教学以及人文学科的知识点、技能中侧重于技术性因素的教学是可取的,但对于需要发挥学生个性特性,或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个“活”的对象的知识,就显出弊病了。中国画教育整体上看属于后者的成分多,为此我们在利用班级授课这一体制时应特别谨慎。

就目前我们教育现状而言,高等美术教育以“班级授课”为主导的原则不会改变,否则在受教育者人数不断递增的今天,废除这一教学体制显然极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因为增大的教育成本无法获取回报。那么,中国画教育在利用班级授课形式时就存在一个如何激活的问题。我们在讨论中国画学科性质时已明确它是个文理兼备的学科,它有理科性质的技术性要求,这是适合于班级授课的。只不过我们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设定,尤其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乎群体授课的编排,理性化分解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程序化、逻辑化是运用好班级授课的基本前提。以“构图”教学为例,潘天寿先生就从技术性层面对中国画构图的规律进行了量化处理,很好地适应了班级教学,这是极好的一个案例。也有学者就中国画“技术”性训练内容,运用语言学方法,将之分解为“单词”、“语法”与“句型”使之量化并注意教学中处理其循环出发、因果相扣的“关系”;将中国画造型内容提炼为“符号”,再运用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的、逻辑的方法、过程、程序,让班级授课的内容有章可循[5]。这些都是基于科学的教育方式来完成人文学科偏重理科性质内容教学的积极建议。只有进入规范化的程序逻辑中的教学内容,才是班级授课适应的内容,中国画教学概莫能外。

其次,说说流动工作室。

这种“分解”与“逻辑”处理教学内容的方式,使充满人文气息的中国画适应了理性的班级授课方式,虽然,它的教学效果确实事半功倍,但学科全貌终究会因这单一的重技术的方式而难以凸显出来。作为班级授课的有效补充,许多美术院校纷纷设立画室制或称工作室制,这一带有小班与研究生教育性质的教学体制,也来自于西方美术学院,在前面章节中已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这种工作室制放在中国画教育领域,会使我们不自觉地联想到中国传统的师徒制,其实,它不是中国传统的师徒关系。客观地看,这种工作室制确实调动了师生互动,使得老师更多地关心每一个受教育者个性特征,易于因势利导,对于中国画学科教育本身显示出较大的积极意义。但工作室毕竟受到规模的限制,受教育人数实在有限。从精英教育的角度讲,工作室确有推广的必要,但从我国目前高等美术院校学生在校规模来看,高年级全部进入工作室实在难以承受。为此,我构想了一种称之为流动工作室的教学体制。按照传统中国画分科设三个工作室,另外再设一个现代观念实验工作室和一个史论批评工作室,将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分流进入五大工作室。进入大工作室之后,创作类同学接受不同风格教师流动教学,一个个替换,分阶段面对同一批学生。在这类似于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设法通过改进方法以区别于前期的班级授课,因为虽然在人数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教学性质上不再是技术性的内容了。教师风格是教学中的主线,没有必要为了避免这种趋同的风格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在一年风格锁定的教学流程中,学生呈现的不同风格的特点一目了然,这为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固定工作室提供了选择的依据。史论批评工作室则按课程内容分教师流动教学,形式与创作类相似。(www.xing528.com)

再次,聊聊固定工作室。

最后一年,学生重新进入固定工作室,固定工作室对于创作类的教学是按风格来划分的,风格相近的同学,不再分题材进入同一工作室,进行最后的创作阶段的学习。而史论批评类则有不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及相关策展活动。

2.中国画教学方法

班级授课教学方法的重点既在备课又在教学过程。备课是程序化、逻辑化教学内容的有效准备,教学过程必须针对内容环环相扣,力求使得“分解”后的内容抓住“关系”并最终“结合”起来。

教师教学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教学效果反映在学生基本功掌握的程度上。对于技法内容,临摹是这一教学形式的主体,穿插少量与临摹相关内容的写生作为辅助;对于理论内容,掌握知识点及脉络是主体,穿插积极主动的思考。

流动工作室,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流动,更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写生教学间的流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本人特长风格的作品与对应创作过程进行教学,“言传”与“动手”相结合。也就是说,教师示范与写生应占有大部分教学内容。注重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与掌握基本的创作过程与方法。流动工作室不仅是技法技能教育,其中应将人文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理论工作室教学亦如此。

固定工作室,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创作类同学进行独立创作、参加展览,让理论类同学参与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这一阶段教师的“身传”与“诱导”特别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