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党衰落,工党崛起!

自由党衰落,工党崛起!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合-乔治的做法给自由党造成重大伤害,1918年5月该党正式分裂,以阿斯奎斯为首的98名自由党议员反对政府,也反对劳合-乔治与保守党合作的政策。这次大选是自由党衰落的一块墓碑,自此以后自由党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它迅速萎缩成一个小小的党。保守党和自由党怀疑工党企图与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勾结,于是就联起手来,把工党政府推翻了。

自由党衰落,工党崛起!

战争时期,英国各党组成联合政府,起初由阿斯奎斯任首相,自由党占主导地位。1916年劳合-乔治接过领导权,保守党开始占主导地位。劳合-乔治还成立一个内阁中的内阁即“战争指导委员会”,这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保守党有3人,工党有1人,自由党只有劳合-乔治自己。劳合-乔治的做法给自由党造成重大伤害,1918年5月该党正式分裂,以阿斯奎斯为首的98名自由党议员反对政府,也反对劳合-乔治与保守党合作的政策。战争刚刚结束,英国就举行大选,大选中自由党输得很惨,阿斯奎斯派只得到28席,阿斯奎斯自己也未能当选。劳合-乔治派得到133席,保守党则得到335席。这次大选是自由党衰落的一块墓碑,自此以后自由党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它迅速萎缩成一个小小的党。

自由党为什么突然衰落?原因固然很多。直接的原因是劳合-乔治分裂了党,造成党的一蹶不振。但有两个深层的原因更为重要,一是自由主义的理念正经受全面的危机,其国家不干预的传统受到重大打击。出于战争需要,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不仅指导战争,而且直接管理经济生活,调节物资分配,调度全国的人力。这些措施与自由党的意识形态是背道而驰的,很容易造成党的思想基础不稳。但仅此一宗仍不足以造成自由党的解体,前面已经说过,从19世纪末开始,自由主义已出现理论转向,自由党也竭力采取新政策,以争取工人阶级选民。但作为有产者的政党,自由党不可能代表工人群众的经济利益,因此当工党以工人党的面目出现时,工人选民就会大量涌向工党。自由党的悲剧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失去了党存在的社会基础——保守党接过自由主义的旗帜而成为有产者的旗手,工党则把工人群众团结在它周围,自由党夹在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无法找到立足的基础。工党则在这种背景下急速发展,1918年大选它得到约60个席位;1922年再次大选,工党以142席位居第二。这时,它离掌权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

劳合-乔治在1918年大选后领导一个由保守党人占多数的联合政府,继续当了4年首相。到1922年,多数保守党议员不愿再接受这位自由党首相的领导,于是把他赶下台,组织清一色的保守党政府,由博纳·劳出任首相。这一年大选中,劳合-乔治派自由党只得到57个席位,阿斯奎斯派得到60个。1923年,博纳·劳去世,由斯坦利·鲍德温继任首相。在随后举行的新的大选中,保守党得到259席,工党得到191席,自由党两派加起来是158席。保守党和自由党不愿联合组成政府,于是只好由工党出面组阁了,由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出任首相。这个以“工人党”面目出现的“社会主义”党,在成立24年后,居然能够以和平的手段出掌政权!

不过工党政府并没有为它的工人选民做什么事,它唯一的作为就是制定一项“住房法”,对工人阶级的住房发放建筑补贴。工党领袖来自下层,有些还是工人出身,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掌权局面,党领袖们多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操作英国政府这台复杂的政治机器。因此10个月的掌权实际上是一次见习期,让工党熟悉一下政治运作的程序。工党政府在外交上承认了苏联,并且想和苏联签订一项双边条约。保守党和自由党怀疑工党企图与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勾结,于是就联起手来,把工党政府推翻了。

10月底举行新的大选,选举前发生了所谓的“季诺维也夫信件”事件。《泰晤士报》发表一封信件,据称是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发给英国共产党的信。信中要求英国共产党动员工人群众,促成工党政府与苏联正在进行的谈判。信件隐含的意思十分清楚,即假如工党获胜,它将成为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工具。信件发表对工党造成很大的损害,在随之而来的大选中,工党失去40个席位,只获得151席;保守党则大胜,得到419席。自由党两派加起来才得到40席,自此后自由党就再也不是个重要的党了。后来人们意识到季诺维也夫信件是假造的,但其负面影响已经造成了。

鲍德温于是第二次组阁,在此期间发生了1926年全国总罢工。罢工是由煤矿业的劳资冲突引起的,英国煤矿技术落后,工人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同时又富于斗争传统,矿工工会是英国最强大的工会之一。20年代,煤矿业的劳资冲突频频发生,多次出现全国性的行业对抗。1925年矿工要求增加工资,政府有惮于工会的实力,便在劳资冲突中居间调停,宣布政府对煤矿业的经济补贴延长9个月,使矿工的要求部分得到满足。然而明显的是:9个月后冲突会再起,到那时候怎么办?政府决定准备对抗。

1926年3月,政府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其中说政府对煤矿的补贴应该停止,为弥补停止补贴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工人要么降低工资,要么增加工作时间。这个报告立刻引起工人的反弹,工会表示不接受,劳资双方谈判破裂,政府则表示决不延长煤矿补贴。于是,摊牌就不可避免了。矿工方面得到工会代表大会的支持,早在1913年,煤矿工会、铁路工会和运输工会就结成“三角同盟”,答应在劳资冲突时相互支持。现在矿业冲突已如箭在弦,4月30日政府补贴届满,雇主已宣布同盟歇业。5月1日,工会代表大会便不得不决定进行全国总罢工,声援矿工的斗争。5月3日子夜,大罢工开始了。

加入罢工的有300万工人,工会代表大会领导罢工,全国许多行业参加进来。工会代表大会的策略是分批投入罢工,第一批若干行业先罢工,第二批再投入若干行业,一批批投入,以增加声势。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总罢工,英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后来也没有再出现)如此多的行业、在如此大的地域范围内、由一个统一的领导指挥的全国性罢工。但罢工还是失败了,政府为对付这次罢工做了9个月的准备,储备了大量物资,动员了许多中等阶级的人来顶替由于罢工而停顿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如市内交通、食品分发等。5月12日,工会代表大会宣布停止罢工,但矿工一直坚持到11月,最后一批罢工工人才终于复工。总罢工是彻底失败的,罢工中没有一项要求得到满足。1927年政府还制定了《劳资冲突法》,禁止再发动总罢工,也不许进行声援性罢工,工会的力量因此而大受削弱,但工会却无力进行反抗。这以后,工会领导权转到比较温和的一派人手中,他们更愿意和当局合作而不是对抗。

但保守党还是得到了报应,1929年大选中工人把选票投向工党,报复大罢工的失败和1927年《劳资冲突法》。工党第一次成为议会中的最大政党,尽管它的席位仍未过半数,但比其他各政党都要多。工党于是第二次组织政府,麦克唐纳仍然出任首相。这一届工党政府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但就在它上台还不到半年的时候,纽约股市狂跌,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英国在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它的生产下降,投资减少,出口下跌了三分之一,到1931年9月,黄金储备已基本枯竭,失业人数接近300万,占投保工人总数的23%。政府用大量资金实行救济,在1930年,预支的失业保险费已达到1亿英镑。英国财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若不削减政府开支,有可能出现财政崩溃。面对这种压力,麦克唐纳等人提出削减失业工人的救济金,这对工党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剂难以下咽的药:作为“工人政府”,它不可以这样做;但作为英国政府,它又不得不这样做。(www.xing528.com)

1926年英国工人大罢工

1931年8月24日内阁就此问题进行表决,支持麦克唐纳的11票,反对他的9票,麦克唐纳于是说他不能再干下去了,于是就驱车去王宫觐见国王,说是要辞职。但等他从王宫出来时,人们却惊讶地得知:国王没有按常规指定保守党领袖鲍德温组织新政府,而是让麦克唐纳继续留任,组织一个超党派的“国民政府”!工党政府垮台了,麦克唐纳却留在首相的位置上,而且没有和他的工党同事商量就采取了行动,在英国政党政治中,这显然是违章操作。于是工党群起而攻之,指责麦克唐纳叛党,并且在9月28日将他及留在他政府中的其他工党成员开除出党。但麦克唐纳还是依靠保守党组织了新政府,并随即对英国经济实行抢救。9月21日,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也同时贬值30%。次年2月,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正式放弃了被视为国策自由贸易原则,而改行关税保护主义。约30年前张伯伦为此奔走游说而一无所获,现在,在严酷的经济危机打击下它却不得不改弦更张,把最基本的国策也丢掉了。但英国历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此:它愿意随形势之变而变,决不把“原则”视作是束缚自己的锁链。

1931年大选,“国民政府”大胜,工党只得到52席。国民政府领导英国慢慢走出了经济危机,1935年左右总算开始复苏。在“饥饿的三十年代”,人民生活很苦,物资匮乏,失业人数很多,但国民政府仍能得到多数英国人的支持,1933年初,失业人口已从300万下降到不足200万,国民生产总值也比1929年增长了10%。英国在世界各工业国中第一个走出危机,也第一个出现复苏的迹象。英国的恢复是在保守党领导下取得的,1935年5月,鲍德温正式取代麦克唐纳出任“国民政府”首脑,在随后的大选中,保守党获432席,取得绝对优势。麦克唐纳派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但工党却恢复过来,它在新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领导下取得154个席位,一代新工党正在形成。新工党和老工党有许多不同,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明显地体现出来。

30年代有一个重大话题就是安全与军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和平主义思潮严重,许多人对战争造成的巨大苦难刻骨铭心,希望和平永久保留,反对一切战争。但纳粹党德国掌权后,战争的阴云正在聚集,英国是否要重整军备,防范侵略?这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大多数政治家此时都持和平主义立场,他们虽然反对纳粹的黩武政策,却希望用绥靖手段来安抚希特勒,因此反对重整军备。两党在这个问题上立场相当接近,工党甚至比保守党更加对和平主义抱有幻想。知名政治家中其实只有丘吉尔一个人看到了战争的危险,他喋喋不休地警告国人,要他们做好战争的准备,在战争中与纳粹德国决一死战。但英国人把他当作战争贩子来看待,他仿佛是一个口出恶言的女巫,不断地诅咒世界的毁灭。鉴于时局的恶化,保守党从1935年起开始进行有限度的重整军备,军费开支从1935年的1亿多英镑增加到1939年的7亿英镑,而且军备的重点在发展空军。尽管保守党重整军备是半心半意的,其政策核心是绥靖主义,但这些半心半意的军备措施仍然发挥了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帮助英国渡过了难关。

1936年,英国发生王位危机,这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这种危机。这年1月乔治五世去世,爱德华八世继位,新国王要求和一个叫沃利丝·辛普森的美国女人结婚,但这个女人已经结过两次婚,英国舆论普遍反对这门婚事,于是首相鲍德温就强迫爱德华八世做出选择:要么放弃王位,要么放弃辛普森夫人。国王选择了前者,演绎了一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感伤剧。不过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20世纪英国国王的地位究竟如何,爱德华八世在1936年12月退位,接受了温莎公爵的封号,带着他新婚的妻子离开英国,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1937年5月,爱德华的弟弟乔治六世加冕为王,他在位15年,忠实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鲍德温认为他的从政生涯已经很光辉了,可以回去安度晚年,于是在新国王加冕后他就辞去首相一职,由约瑟夫·张伯伦的次子尼维尔·张伯伦继任首相。在尼维尔·张伯伦领导下,英国把绥靖政策推行到顶点,结果不仅没有阻止战争,反而助长了战争的爆发,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1937年爱德华八世退位后带着辛普森夫人在法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