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汉官府藏书的收集与整理详解

东汉官府藏书的收集与整理详解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官府藏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光武帝至章帝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以搜集图书为主;自和帝至灵帝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以整理图书为主;自少帝至董卓乱政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东汉官府藏书由停滞发展直至惨遭破坏的阶段,此后,东汉所藏的图书秘籍,以焚毁殆尽而告终。以上是东汉整理官藏图书的基本情况。[37]东汉末期,官府藏书事业陷于停滞状态,尤其在董卓乱政以后,东汉王朝长期储藏的大量书籍毁失严重。

东汉官府藏书的收集与整理详解

东汉官府藏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光武帝至章帝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以搜集图书为主;自和帝至灵帝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以整理图书为主;自少帝至董卓乱政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东汉官府藏书由停滞发展直至惨遭破坏的阶段,此后,东汉所藏的图书秘籍,以焚毁殆尽而告终。

东汉官府藏书的来源有两个:第一个渠道是“光武中兴,爱好经术……采求阙文,补缀漏逸”;第二个渠道是网罗封建文人“抱负坟策,云会京师[27],即网罗各地儒生,让其将各自收藏的图书通过补缀传抄来充实库藏之书,从而为东汉官府藏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东汉明帝、章帝“尤重经术。四方鸿生巨儒,负袤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石室、兰台弥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28]。遂使官府藏书自此以后,数倍于前。明帝为了增加库藏,还遣郎中蔡愔及秦景出使天竺求访,卒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经缄于兰台、石室”[29]。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遣使出国访求搜集佛经。由于官府图书不断增加,自章、和两帝以后,图籍遂盛于东观湛至“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填委,更倍于前”[30]。东汉殇帝以后的官府聚书情况,史无明文记载。(www.xing528.com)

早在光武帝时,就曾对库藏图书进行过局部的“补缀漏逸”的整理。然而,有组织有系统地大规模校理藏书,则是从明帝执政时期开始的。当时朝廷命傅毅为兰台令史,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到章帝时,深感“《五经》章句烦多,议欲减省”[31],于是“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32]。永元十三年(101)春正月,“帝幸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博选术艺之士以充其官”[33]。安帝永初三年(109)秋,邓太后“夜则诵读,而患其谬误”,于次年命刘珍、马融等“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34]。顺帝永和元年(136),朝廷诏令伏无忌、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35]。冲、质、桓三代帝王执政时期,未见校理藏书事迹。灵帝建宁三年(170),史载蔡邕“校书东观”[36]。以上是东汉整理官藏图书的基本情况。

清代目录学家姚振宗《后汉艺文志》一书考证,东汉官府图书加上释道等图籍,其总数约有一千一百余种,二千九百余卷又二千二百余篇,其称章称首者,尚未计算在内。[37]东汉末期,官府藏书事业陷于停滞状态,尤其在董卓乱政以后,东汉王朝长期储藏的大量书籍毁失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