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宗教盛行分析:儒佛道的融合

宋代宗教盛行分析:儒佛道的融合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道两教流传到唐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其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了儒家学识,这就引起了唐中后期一些士大夫的担优。为了维护儒家学识的正统地位,以韩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尊儒排佛运动。

宋代宗教盛行分析:儒佛道的融合

佛道两教流传到唐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其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了儒家学识,这就引起了唐中后期一些士大夫的担优。为了维护儒家学识的正统地位,以韩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尊儒排佛运动。至北宋前期,一些文人学者,如石介、欧阳修等,继续韩愈等人的排佛老斗争,正所谓“自唐以来,天下士大夫争以排释老为言”[30]。但就宋代最高统治者来说,对佛老都采取十分宽容、提倡的态度,有的甚至把佛道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北宋建国之初,建隆元年(960),宋太祖即下诏对后周世宗时所废而未毁、或已毁寺院内的佛像加以保存。太宗时又在五台山、峨嵋山、天台山大建佛寺。真宗在位时,更是大力提倡佛教,他本人亲撰《崇释论》,宣称“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而道同“[31]。至天禧末,全国僧尼达到四十六万人,寺院近四万所。在此以后,宋王朝虽对僧尼人数加以限制,但僧尼人数一般仍有数十万,寺庙几万所。

赵宋王朝对道教也大力提倡。宋太宗曾专门召见华山道士陈抟(?〜989),赐号“希夷先生”,并在开封、苏州等地建立道观。真宗、徽宗对道教的推崇、提倡更是不遗余力。大中祥符二年(1009)十月甲午,真宗下诏:“诸路、州、府、军、监、关、县择官地建道观。并以‘天庆'为额。民有愿舍地备材创盖者,亦听。“[32]明年,真宗又“遣官葺舒州灵仙观、常州宜兴洞灵观”[33]。真宗在位后期,为粉饰太平,伪造天书降临,虚构一赵姓祖先赵玄朗为道教的天神,尊为“太上混元皇帝”,再次在都城开封和各地广建宫观。其中在开封所建玉消昭应宫、会灵观以宰相领使;各地所建宫观,以“提举某某宫”的形式安置退职大臣,并成为一项制度。宋徽宗赵佶则自称是神霄帝君临凡,甚至指使道录院册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此外,他还对道士封官授禄,置道阶,设道官,等级有差,不一而足。(www.xing528.com)

在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宋代佛道两教不但得到极大发展,也使宋代前期那些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排斥佛道的士大夫们感到单纯地排佛去道已不可能,于是,他们从钻研佛道之学着手,以佛道思想引援人儒。在这过程中,一些人的思想也受到了佛道的影响,不但对佛道经典烂熟于胸,而且也转而遵佛奉道。佛道两教为了争夺思想阵地,其僧徒道土也奔走于士大夫之门,谈禅说理,崇老扬道,同时注意吸收儒家思想,揉儒人佛、揉儒人道。于是,经过氏时期的互相排斥、互相揉援、互相吸收,终于使儒、佛、道三者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这不但使孔孟的儒家学说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即理学,也使佛道两教在土大夫的思想上成为合法化,并使佛道经典的传播更加普遍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