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恐惧症:反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选择恐惧症:反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是更好选择恐惧症带来的那些麻烦只出现在童话故事中就好了。看着收件箱里的最后通牒,亚历克斯意识到,他被自己的更好选择恐惧症击败了。你患上了更好选择恐惧症——对存在更好选择的恐惧。更好选择恐惧症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一个领英应用程序,它也是零工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选择恐惧症:反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只要你不做出选择,一切仍有可能。

——《无姓之人》

如果小时候父母会给你讲童话故事,你一定听过一个金发姑娘无所顾忌地闯入别人家中的故事。这个经典的故事名叫《金发姑娘和三只熊》。如果你成长在一个没有“金发姑娘”的家庭,我就给你讲讲吧。

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的金发姑娘偶然发现了森林里的一间小屋。虽然没人给她开门,但她还是决定闯进去,随便走走看看。

金发姑娘一进屋,就发现桌子上有三碗粥。第一碗粥太热了,第二碗粥太冷了,第三碗粥不冷也不热,于是她就喝了第三碗粥。接着她又先后坐在三把椅子上,她觉得第一把椅子太硬了,第二把椅子又太软了,而第三把椅子不软也不硬。挑来挑去,折腾了一会儿,更好选择恐惧症让她感觉累极了。于是,她就躺在三张床中最舒服的一张上睡着了。在这个漫长的下午,金发姑娘在小屋里留下了很多自己的印记。她吃光了粥,弄坏了一把椅子,把卧室弄得一团糟。可以理解,当三只熊回家后,它们生气极了,赶走了金发姑娘。从此,金发姑娘再也没有出现过。

作为一个成年人,重读这个故事,我看到了两个要点。首先,金发姑娘确实会玩。其次,自恋、过多的选择和不满足的心态滋生了更好选择恐惧症,让金发姑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罪人”。她在小屋里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将自己的短期愿望和目标凌驾于无辜的小熊一家之上,她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生活。她太功利了,她的行为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做对她最有利的事情,虽然当时让她感觉好极了——显然也使她筋疲力尽,但最终还是让她付出了代价。

要是更好选择恐惧症带来的那些麻烦只出现在童话故事中就好了。如果你想在现实世界中看到它的踪迹,只需下载应用软件Tinder就行了。这个软件似乎就是为了探索人们对选项值的渴望而设计的。如果你从未使用过Tinder,那么我来解释一下:它会根据你所在的地理位置,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潜在约会对象。每当一个新的头像出现在屏幕上,你如果想和这个人聊几句,就可以向右滑动屏幕;你如果没找到感觉,就可以向左滑动屏幕。整个过程只需要两秒钟,所以,如果你的手指足够灵活,每隔几分钟你就能滚动翻阅数十个潜在约会对象的资料。

既然你的口袋里装着一个便捷版的“单身酒吧”,你就完全可以花几个小时拒绝潜在的约会对象,直到找到一个你认为值得让你向右滑动屏幕的人。你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甚至不需要和任何人说话,你只需要坐在家里滑动手机屏幕就可以了。这不是很浪漫吗?现在,试着把这种约会方式应用到你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以对待Tinder上的人的方式对待与你共事的人——无论对方是你的同事、供应商还是客户,那么一定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长期损害。

再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我就叫他亚历克斯吧。亚历克斯讨厌他现在的工作,迫切地想在同一行业中找到另一份工作。他也非常渴望从纽约迁徙到欧洲的某个城市。他的首选城市是巴黎,因为他的家人住在那里,他也愿意去欧洲其他城市。他只想辞掉现在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面试,他终于得到了伦敦一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他喜欢这份工作。事实上,这份工作几乎符合他所有的标准,除了不在巴黎这一点。他问自己:“我应该接受还是放弃?”

那天晚上,亚历克斯想在做出决定前再努力一把。他想利用他收到的这份录用通知,换一份他更心仪的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工作。睡觉前,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巴黎的一个朋友,向他咨询如何用自己手头的录用通知换巴黎某家公司的录用通知。直到第二天早上他醒来打开邮箱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他吓得立刻坐起来。原来,他没有把邮件发给朋友,而是发给了前一天给他发录用通知的伦敦那家公司的人——他未来的老板。他收到的答复很简短,而且毫不客气:“你有24个小时接受这份工作,否则这份录用通知就撤回了。”

亚历克斯被逮个正着,但他很幸运,因为很多雇主会当场撤回录用通知。为什么一家公司要成为别人的备胎呢?看着收件箱里的最后通牒,亚历克斯意识到,他被自己的更好选择恐惧症击败了。在他刚开始找工作时,他会欣然接受这份工作。现在的他,竟然拿一份近乎理想的工作来冒险,真的太鲁莽了。亚历克斯接受了这份在伦敦的工作,却不敢要求老板加薪。而在正常情况下,他肯定会和老板谈薪资的。当他开始做这份新工作时,他很担心自己鲁莽的行为是否会让他在新公司里付出代价——还没开始工作,他就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可他永远无法知道答案。

当然,这种备胎心理并不限于求职这样的场合,它会渐渐渗透到你的职业规划过程中,最后成为你职业生涯的决定性特征。在2018年的一项调查中,领英报道,68%的员工在做职业决定时感觉自己有错失恐惧心理,而17%的人则表示,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坚持不懈地去争取梦想中的工作。在公布上述报道的博客文章中,领英描述了错失恐惧症在工作环境中的表现。

想象一下:你刚刚得到了一个新职位,或者一份新工作。一开始,你为这个机会深感兴奋,随后你就会想到那些潜在的更好选择。这份工作适合我吗?如果我能找到一个薪水更高、头衔更高、工作更灵活、可以选择在家工作的职位呢?于是你苦苦挣扎着,不知如何做出决定。你患上了更好选择恐惧症——对存在更好选择的恐惧。[10]

从表面上看,领英像是一个社交网络,事实上它创建了一种诱使人们在职业领域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的经营模式。这是因为,领英是一个大型求职平台,近80%的招聘人员使用该网站来填补职位空缺。[11]每次登录领英,你都会受到工作列表信息、猎头信息和状态更新内容的狂轰滥炸,其中,状态更新内容会让你看到社交网络中所有人的事业发展和晋升情况。虽然其中的一些功能明显是为了引发你的错失恐惧症而设计的,但它们也像是为你的更好选择恐惧症准备的猫薄荷。领英正在成为求职界的Tinder,你如果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或者打算换一份工作,就可以花几个小时在上面搜寻更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它也会引发你的焦虑,这对你找到梦寐以求的工作毫无帮助。

更好选择恐惧症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一个领英应用程序,它也是零工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零工经济的上扬趋势,让自由职业成为一条职业道路。零工经济催生了整整一代数字游民,他们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办公,从一个项目奔赴另一个项目,而不是循着规划好的职业道路前进。这种转变对美国劳动力的影响是惊人的。据预测,到2020年,超过40%的美国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12]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全职的自由职业者,所以,这个数字需要做进一步的拆分。有的人会通过打零工的方式补充全职工作以外的收入,或者在失业期间给自己增加收入。尽管如此,仍有数百万的人会选择自己创业。“组合型职业”应运而生:一个人打好几份不同的零工,这些零工共同构成了这个人的工作。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可以去联合办公(WeWork,一种为创业人士提供服务的共享空间)或咖啡馆这样的共享工作空间看看,问问那里的人,他们整天都在忙些什么。

自由职业这一变革是三大趋势的产物。首先,它是由互联网驱动的,互联网使所有这些灵活的工作安排成为可能。其次,这是终身雇佣制不复存在的直接后果。比如,法律金融等行业曾经一度享有盛誉且前景极佳,但如今这些优势已不复存在。这迫使许多专业人士离开固定的公司,转战咨询行业。最后,许多大公司正在转向兼职用工模式,以此补充团队中缺乏的成员,提高生产力。他们无须提供标准的福利待遇,就能找到愿意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

虽然组合型职业能给个人带来一些明显的好处,比如灵活自主、薪水可观,但这样做可能给狼披上了羊皮,给更好选择恐惧症添了一把火。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你无须死守着一个项目,拥有尽可能多的选项值;你是自由的,不必像那些公司小职员一样忍受沉重的束缚。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由职业者,但这种自由是有代价的。而且,从本质上说,你工作的灵活性是不可预测的。你如果希望自己未来的收入具有可预测性,就必须不断地寻找并敲定下一个项目。你也不太可能分享到你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也许你能设计出令人惊叹的徽标,写出一些史诗级的代码,或者想出一些绝妙的营销策略,但回报仅仅止于你的薪水。你不会得到任何升职、加薪、持股的机会,也无缘享受企业给员工提供的长期薪酬及其他福利。选项值是好东西,但它不会为你的公寓支付首付款,也不会为你的汽车加满汽油

更好选择恐惧症和职业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更好选择恐惧症会影响你的工作方式,你的工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会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你的更好选择恐惧症会有多严重。如果你的事业成功了,那么工作给你带来的种种经验和回报,以及它们带来的选项丰富的环境,最终会让你沦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靠更好选择恐惧症助力的行为,在许多行业中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并且被视作一种非常有效的谈判策略。如果你知道如何把它当作一种武器,就可以利用它提高你的地位,让赚到的钱塞满你的口袋。但危险同时存在。如果你工作时老是让更好选择恐惧症支配你,那么这种症状就会在你的人生中疯狂肆虐,同时还让你觉得心安理得。你会觉得,那些曾经让你觉得自己很自私、不友善甚至愚蠢的行为,好像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越严重,在工作时就越变本加厉,而这种工作状态反过来会影响你的生活状态,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歇。

当一切进展顺利,当你拥有自己的筹码时,这一切似乎都是可持续的。但如果你的很多选择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比如,你失去了那份高大上的工作,或者你的公司被吞并或倒闭了,那么你将发现整个世界变样了,更好选择恐惧症给你带来了无穷的麻烦。当你的地位一落千丈时,当别人都在对你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时,你就很难再继续自恋下去了。到那时,简单的真理变得清晰起来:无论你的人生多么顺利,你总有需要仰仗别人、接受别人的善意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赢得这种善意,或者你随便浪费了它,就不要期望它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当更好选择恐惧症不再只是一种谈判策略,而变成一种人生策略时,它就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并给你带来一些严重的长期影响。当你迟迟不肯做出决定并期待这个世界能继续容忍你的时候,你就引起了别人的怀疑。也许一开始不会。开始,你的朋友和同事可能会容忍你的行为。他们会认为“他是个超级大忙人”,或者“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会姑且相信你,让你占便宜。他们给了你一张免费的通行证,一张你不应该得到的通行证。但是,他们记着这事呢。同样的事一次又一次发生后,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他们最终会看穿你的所作所为。

由此可见,更好选择恐惧症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骗局。在某一段时间,你可以自行其是,但到了某个节点,你周围的人就会明白你在做什么。最终,那些一直容忍你的更好选择恐惧症的人就会发现你很自私,并明白你的自私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除非他们没有一点儿自尊或没有任何权力,否则他们便不会再允许你这样对待他们了。这会让一个忠诚的员工跳槽到你的竞争对手的公司,让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与你分道扬镳,或者让一个守信用的供应商或客户与你断绝生意往来。破坏人际关系只是更好选择恐惧症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中的一个,它的实际影响远远超出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甚至会影响各种规模的企业做出的战略决策

更好选择恐惧症会影响你的性格,改变你的行为,也会直接消极地影响你管理公司日常事务的能力,无论其规模大小,是初创企业,还是一般公司。它是生产力的终极杀手,令你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它实际上是一种反策略,因为它就站在优秀策略应取得的一切成效的反面。它会通过让你陷入优柔寡断的泥潭、以优化代替创新和以惰性代替领导力来摧毁你的动力,降低你的效率。它还与错失恐惧症狼狈为奸,让犹豫不决、停滞不前的状况变得更加严重。

做出决定——哪怕是一些例行的、公事公办的决定——并不容易。你必须相信你之前做的功课,并接受你无法预测未来的事实。如果你不愿意面对失望、遗憾、不可避免的妥协甚至失败,干脆就避免做出决定吧。在你处心积虑地想办法消除未知因素或增加其他选项时,你就会陷入优柔寡断的泥潭。当更好选择恐惧症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时,就会形成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等待下一份报告出来、下一个大事件发生或下一次董事会会议召开后,再采取行动。

有时更好选择恐惧症和优柔寡断会冒充成明智的行为来蒙混过关。谁会因为在规划前进的道路前做了大量的功课、考虑了大量的方案、生成了尽可能多的选项而责备你呢?只有等到错过了机会或落后掉队时,你才会发现,要怪就怪自己行动得太慢了。

以世界一流的、销售额超过650亿欧元奥迪公司为例。[13]奥迪公司的年度研发预算超过45亿欧元,对于一家品牌口号为“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企业而言[14],这完全合情合理。然而,尽管其工艺精湛、财力雄厚、忠实的客户遍布天下,但在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的竞争中,奥迪公司难以跟上同行的脚步,在苦苦挣扎。一位车评人注意到了这场慢性“车祸”的严重性:

其他汽车公司(最著名的是日本尼桑)在三四年前就下定决心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现在销售的电动汽车已有成千上万辆,奥迪还处于问题研究阶段。在11月27日结束的洛杉矶车展上,奥迪正在展示其全电动的A3 e-tron车型。奥迪称这是一项“技术研究”。[15]

对奥迪公司的高管团队来说,“很不幸”的评价已经很温和了。上面一段评论引自2011年的评论文章。是的,你没看错。尽管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汽车展上,奥迪公司就推出了他们的第一代电动概念车,但该公司的高管们一直没有确定具体的设计、生产计划和营销计划。如今,近10年过去了,在为汽车行业的未来而战的竞争中,已经找不到这家公司的身影了。优柔寡断造成的结果不断累积,奥迪公司因此放弃的利润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突破科技,启迪未来”更是无从谈起。

奥迪公司的不幸遭遇是一个典型的更好选择恐惧症案例。奥迪公司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资源,试图准确地判断出如何设计和推出一款产品。于是,他们研究市场,生产概念车,然后连续多年按兵不动、原地踏步,任凭美国的特斯拉这样的后起之秀和美国的通用、日本的尼桑等老牌汽车制造商分走他们的杯中羹。当奥迪公司最终将其技术商业化(如果他们还会这样做的话)时,他们将面临指数级的风险。

随着大数据的出现,优柔寡断变得尤其危险。由于存储信息的成本逐渐下降,以及数据科学的日益复杂化,大数据的市场价值现已超过了2000亿美元。[16]事实上,过去两年中产生的数据,比在此之前整个人类历史中产生的数据还要多。[17]这为决策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但他们的工作因此变得更加复杂:一个干草堆越大,想要在里面找到一根针就越困难。随着这一趋势愈演愈烈,企业将受到诱惑,去收集更多的数据,这种状况是可以预见的。他们会投入更多资源,在采取行动前对所有潜在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考虑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你有一台时间机器),他们可能会无限期地推迟决定,或者根本不采取任何行动。

对创业型企业来说,这尤其麻烦。当你在做一件新的事情时,你无法判断哪个选择是正确的。你必须逐一研究拥有的各个选项,选择其中一条道路,然后勇往直前,勇于承担后果,并在必要时愿意改变既定的路线。你如果淹没在数据中——从理论上说这些数据可以给你想要的答案,就可能会无休止地研究这些数据,而不是继续往前走。问题是,当你在尝试做一件新的事情时,你无论有多少数据可供使用,都无法预测未来。如果你是一个时间和资源有限的企业家,那么事实证明,陷入优柔寡断的陷阱,可能是你犯下的最糟糕的错误,也是你能犯下的最后的错误。

没有人能让自己尽善尽美,但在提高效率、削减成本或改组重构方面,你可以进行完善优化。在职场或商业环境中,这一切早晚都用得上。不过,在做决定前保留选项值和无休止地校正你的分析,并不会让你做好改变世界或开辟道路的准备。它只会让你做好保持现状的准备,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有所改善。领导者必须阐明愿景,这样他们的追随者和团队才能加入他们,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分享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一篇很有人气的《纽约时报》评论文章中,美国一家知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恳请员工为自己的命运负责,花时间学习一些在线课程。这些课程通常被安排在晚上和周末,目的是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并在工作场合保持竞争力。[18]该文作者警告他们说,如果你们不跟上别人,你们的未来和公司的命运都将是一个未知数。

这话不是马克·扎克伯格、罗睿兰或埃隆·马斯克说的,而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首席执行官兰德尔·斯蒂芬森说的。这家看似古板的《财富》500强公司,拥有近30万名员工。如果所有人都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得过且过,那么一切就可以到此为止了。一家美国大企业希望员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在线课程、提高自身的技能,这足以说明,一场巨变正在发生。斯蒂芬森在试图动员公司员工改造AT&T公司,这是可以理解的。这家电信先驱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并与亚马逊、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在这场宏大的战役中较量,说到底,这是一场人力资本的较量。

聪明的公司明白,如果不大力创新,就要冒被吞并或消失的风险。尽管不少大型企业尽最大努力激励他们的员工像企业家一样奋进,最终却失败了:由于科技的进步,随着一系列行业先后消失、重组、重构,在2000年上榜的《财富》500强公司中,已经有52%的公司破产、被收购或停止运营了。[19]在未来的10年里,变化的步伐只会加快,预计目前《财富》500强的上榜公司中有40%将会消失。[20](www.xing528.com)

患有更好选择恐惧症的员工、领导或他们所在的组织,会将选项值置于一切之上。这意味着他们天生就没有创新能力。当你把世界看作一个一成不变的馅儿饼,而你的唯一目标是优化每个决定,以确保自己得到最大、最好的一块馅儿饼时,你就无法进行创新。为了创造新事物、打破产业格局、挑战现状,各公司及其领导者必须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承担风险、尝试新事物甚至面对失败。当一个公司的文化淹没在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和过度优化(这一切都将带来停滞不前)中时,这个公司就不可能做到这些,并像往常一样推动业务。更好选择恐惧症是创业思维的对手。

正是因为更好选择恐惧症的存在,许多初创企业才能够战胜困难,战胜大公司。这就是奈飞战胜百视达、亚马逊取代美国许多传统零售商的原因。当大企业、大公司在进行没完没了的研究、组织无数次会议并制订无数可能会执行的增长重组计划时,初创企业已经后来居上,从他们那里分到了一杯羹。初创企业采取行动的速度更快,信心更足。他们用数据说话,能承担可预估的合理风险,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去证明反复开会、商议、思考的做法多么正确。初创企业必须快速做出反应,并且他们资源有限,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采取别的运作方式。他们必须果断地采取行动,否则他们就没戏了。

无论是在政府、军队还是商业环境中,领导者都必须评估他们面前的挑战,判断他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制定出前进路线。他们必须果断,即使他们面临的是各种不确定性、各种风险,即使他们可能会错过或放弃一个好机会。这是身为领袖人物的标志。如果他们缺乏这些品质,工作就无法取得任何进展。

更好选择恐惧症本身会极大地阻碍决策的制定,当它与错失恐惧症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害怕做任何事恐惧症”(Fear of Doing Anything),简称FODA,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当什么事都想尝试一把的欲望(错失恐惧症)与想要保留所有选项的需求(更好选择恐惧症)彼此碰撞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你患上这种恐惧症时,你会被同时拖向两个相反的方向。你渴望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奔跑,去追求你认为比现在拥有的东西更好、更有价值的事物。与此同时,你无法做出任何选择。你不知道该往哪里跑,而且你讨厌无奈地接受其中一种选择的感觉。结果,你只能在原地打转,毫无进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筋疲力尽。这是领导力、专注力和承诺的失败,它会惩罚你,让你做出让自己受罪的决定。

有趣的是,从我开始将FODA纳入我的词汇表的那一刻起,我就了解到它可以在几种不同的语言中自如切换。你如果在巴西大喊FODA,最好注意一下上下文。这个词在当地的意思有些不雅,这是个巧合。我最近还发现,这个词在中东的翻译更贴切。在中东地区,当你说FODA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以为你说的是Fauda(《高墙边的混乱》),或阿拉伯词 ,翻译过来就是“混乱”的意思。如果说这种恐惧症给它的受害者带来了什么的话,那一定是混乱。

在过去的几年里,英国脱欧这一国际事件,就是错失恐惧症和更好选择恐惧症的联合效应在国际舞台上的演绎。在全民公投中,占微弱多数的英国民众表达了脱离欧盟的意愿。公投之后,英国首相和议会陷入了一场痛苦而超现实的斗争,目的是将英国民众的意愿转化为行动。鉴于当时局面的复杂性、其长期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当时的政治情况,英国的那些国会议员和广大英国民众一样,内心受到了各种恐惧症的折磨。

当英国选民投票支持英国退出欧盟时,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是基于错失恐惧症而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由于受到认知的驱使,并被信息不对称效应推动,他们认为脱离欧盟将会给英国带来明确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脱欧”积极分子利用人们的认知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利用错误的信息和情感发起了一场运动,动员人们支持他们,并在投票中获胜。英国脱欧的日期定在2019年3月,英国用两年时间就脱欧问题进行谈判。不幸的是,脱欧的政治现实与他们向公众兜售的那一套东西截然不同。然而,议员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把这些由错失恐惧症助燃的选择变成切实可行的政策——尽管造成这种选择的认知带有欺骗性。虽然许多方案和相关立法已经浮出水面,但都需要权衡利弊。这在政治上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面对这些艰难而必要的选择,英国领导人选择了更好选择恐惧症,而不是立刻采取行动。

2019年3月这个最后期限即将到来,要么同意一系列脱欧的协议,要么不达成协议就匆匆脱离欧盟。面对这样的局面,经选举产生的民众代表投票,反对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他们选择等待比他们现有的选择更好的选择。当错失恐惧症与更好选择恐惧症发生冲突,当3月这一最后期限到来时,他们唯一确定的措施是要求延长最后期限,仿佛通过推迟不可避免的事情,就会出现什么奇迹似的。最后,在经历三次普选、三次延长最后期限、先后两任首相之后,英国议会在2020年年初终于通过了《脱欧协议法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国议会却放弃了寻找解决英国脱欧带来的问题的最佳方案。他们没有什么优势了,也没有时间了,只好把重点转移到损害控制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审议机构之一,英国议会没有能力对这样重要的问题做出决策,而这个问题在它使这个国家蒙羞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超过80%的英国民众认为英国在脱欧问题方面处理得很糟糕[21],这并不奇怪。时间会告诉我们这个不幸的泥潭将如何终结,它给英国政治体系带来的创伤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英国脱欧风波所展现出来的那样,没有人会因为一位领导人优柔寡断而赞颂他,尤其是在该事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情况下。患有更好选择恐惧症的领导人,从本质上是自私的,而不是无私的。他们关心的是自我保护、降低风险,先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再为别人担忧,尽可能满足短期目标。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做法有可能成功,但从长远来看,其效力非常值得怀疑。错失恐惧症让你根据自己的情绪做出决定,同时逃避冷酷无情的现实情况。更好选择恐惧症塑造了一种规避风险和停滞不前的文化,最终导致“领导真空”。当一个自私的领导人离场——不管这是不是他自己的选择——时,他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

怎么会有人——尤其是那些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愿意追随一个患有更好选择恐惧症的领导人呢?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eresa May)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终于明白这一点。随着第二个最后期限的到来,随着她对自己的领导能力失去信心,她被迫辞职了。基于英国目前面临的棘手局面,她可能不是英国最后一位由于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而失去官位的首相。

【注释】

[1] Jennifer Pak, “FOMO in China is a $7 billion industry” Marketplace, September13, 2018, https://www.marketplace.org/2018/09/13/world/fomo-china-7-billionindustry.

[2] Jennifer Pak, “FOMO in China is a $7 billion industry” Marketplace, September13, 2018, https://www.marketplace.org/2018/09/13/world/fomo-china-7-billion-industry.

[3] Li Xiaolai, “From now on, Li Xiaolai will not do any project investment (whether it is a blockchain or not)” trans.by Google Translate, Weibo, September 30, 2018, https://www.weibo.com/1576218000/GBF5rzI2o?filter=hot&root_comment_ id=0&type=comment.

[4] “Market Capitalization:The Total USD Value of Bitcoin Supply in Circulation, as Calculated by the Daily Average Market Price Across Major Exchanges”Blockchain.com, accessed July 12, 2019, https://www.blockchain.com/en/charts/ market-cap?timespan=all.

[5] Alisa Wolfson, “How to Turn Your Pet into a Five-Figure Instagram Influencer” New York Post, July 10, 2018, https://nypost.com/2018/07/10/how-to-turn-yourpet-into-a-five-figure-instagram-influencer/.

[6] Matthew Herper, “From $4.5 Billion to Nothing: Forbes Revises Estimated Net Worth of Theranos Founder Elizabeth Holmes” Forbes, June 21, 2016, https://www.forbes.com/sites/matthewherper/2016/06/01/from-4–5-billionto-nothing-forbes-revises-estimated-net-worth-of-theranos-founder-elizabethholmes/#83526a536331.

[7] A ndrew Bary, “What’s Wrong, Warren?” Barron’s, December 27, 1999, https:// www.barrons.com/articles/SB945992010127068546.

[8]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Google” The Anti-Portfolio, accessed May 20, 2019, https://www.bvp.com/anti-portfolio/.

[9]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Facebook” The Anti-Portfolio, accessed May 20, 2019, https://www.bvp.com/anti-portfolio/.

[10] Blair Decembrele, “Your Guide to Winning @Work: FOBO——The Fear of Better Options” LinkedIn (blog), October 5, 2018, https://blog.linkedin.com/2018/ october/5/your-guide-to-winning-work-fobo-the-fear-of-better-options.

[11] Matt Singer, “2018 Recruiter Nation Survey: The Tipping Point and the Next Chapter in Recruiting” Jobvite, November 8, 2018, https://www.jobvite.com/ jobvite-news-and-reports/2018-recruiter-nation-report-tipping-point-and-the-nextchapter-in-recruiting/.

[12] Patrick Gillespie, “Intuit: Gig Economy Is 34% of US Workforce” CNN.com, May 24, 2017, https://money.cnn.com/2017/05/24/news/economy/gig-economyintuit/index.html.

[13] Audi AG, Annual Reports: 2018, March 14, 2019, p.84, https://www.audi.com/ en/company/investor-relations/reports-and-key-figures/annual-reports.html.

[14] Audi AG, Annual Reports: 2018, p.106.

[15] Brad Berman, “Analysis Paralysis: Audi Offers Yet Another Electric Car Study”plugincars.com, November 22, 2011, https://www.plugincars.com/audi-allelectric-a3-e-tron-110332.html.

[16] Gil Press, “6 Predictions for the $203 Billion Big Data Analytics Market”Forbes, January 20, 2017, https://www.forbes.com/sites/gilpress/2017/01/20/6-predictions-for-the-203-billion-big-data-analytics-market/#321bfa372083.

[17] Bernard Marr, “Big Data: 20 Mind-Boggling Facts Everyone Must Read” Forbes, September 30, 2015, https://www.forbes.com/sites/bernardmarr/2015/09/30/bigdata-20-mind-boggling-facts-everyone-must-read/#6b5c806717b1.

[18] Quentin Hardy, “Gearing Up for the Cloud, AT&T Tells Its Workers: Adapt, or Else”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3, 2016, https://www.nytimes. com/2016/02/14/technology/gearing-up-for-the-cloud-att-tells-its-workers-adaptor-else.html.

[19] Capgemini Invent (@CapgeminiInvent), “Since 2000, 52% of companies in the Fortune 500 have either gone bankrupt, been acquired, or ceased to exist”Twitter, May 10, 2015, 6:25 p.m., https://twitter.com/capgeminiconsul/status/59 7573139057537025?lang=en.

[20] Lori Ioannou, “A Decade to Mass Extinction Event in S&P 500” CNBC.com, June 5, 2014, https://www.cnbc.com/2014/06/04/15-years-to-extinction-sp-500-companies.html.

[21] Ellen Barry and Benjamin Mueller, “‘We’re in the Last Hour’: Democracy Itself Is on Trial in Brexit, Britons Say”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30, 2019, https:// www.nytimes.com/2019/03/30/world/europe/uk-brexit-democracy-may.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