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海水盐的产生和利用过程:从海草荡到大晒盐和蓬盐

了解海水盐的产生和利用过程:从海草荡到大晒盐和蓬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将草木灰撒在海滩上,水将盐分溶解,被草木灰吸收而变浓。能发泡,用以絮聚卤水中杂质,促进食盐结晶。在江苏淮扬一带,人们靠日光把海水晒干,这种经过日晒而自然凝结的盐霜好像马牙的,就叫作大晒盐。此外,顺风从海水中漂来的海草,人们捞起来煎炼而制出的盐叫作蓬盐。盐遇水即溶解,见风即流盐卤,见火则越发坚硬。

了解海水盐的产生和利用过程:从海草荡到大晒盐和蓬盐

原 文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同一海卤传神,而取法则异。

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没者,地可种盐。种户各有区画经界,不相侵越。度诘朝无雨,则今日广布稻、麦稿灰及芦茅灰寸许于地上,压使平匀。明晨露气冲腾,则其下盐茅勃发。日中晴霁,灰、盐一并扫起淋煎。

一法:潮波浅被地,不用灰压,俟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

一法:逼海潮深地,先掘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又铺沙于苇席之上。候潮灭顶冲过,卤气由沙渗下坑中。撤去沙苇,以灯烛之,卤气冲灯即灭,取卤水煎炼。总之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又淮场地面,有日晒自然生霜如马牙者,谓之大晒盐。不由煎炼,扫起即食。海水顺风飘来断草,勾取煎炼,名蓬盐。

凡淋煎法,掘坑二个,一浅一深。浅者尺许,以竹木架芦席于上,将帚来盐料不论有灰无灰,淋法皆同,铺于席上。四围隆起作一堤垱形,中以海水灌淋,渗下浅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浅坑所淋之汁,然后入锅煎炼。

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亦有两种制度。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拴合,其底平如盂,其四周高尺二寸。其合缝处一经卤汁结塞,永无隙漏。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南海有编竹为者,将竹编成阔丈深尺,糊以蜃灰,附于釜背。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亦名盐盆,然不若铁叶镶成之便也。凡煎卤未即凝结,将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卤沸之时投入其中搅和,盐即顷刻结成。盖皂角结盐,犹石膏之结腐也。

凡盐淮扬场者,质重而黑,其他质轻而白。以量较之。淮场者一升重十两,则广、浙、长芦者只重六七两。凡蓬草盐不可常期,或数年一至,或一月数至。凡盐见水即化,见风即卤,见火愈坚。凡收藏不必用仓廪。盐性畏风不畏湿,地下叠稿三寸,任从卑湿无伤。周遭以土砖泥隙,上盖茅草尺许,百年如故也。

注 释

①度:推测。诘朝:第二天。

②芦茅:禾本科芦苇。将草木灰撒在海滩上,水将盐分溶解,被草木灰吸收而变浓。日晒后食盐在灰层中析出。

③盐茅:盐像茅草一样丛生。

④卤水:含盐分的水。主要成分是食盐(氯化钠),也有少量硫酸钙氯化镁等杂质,味苦。

⑤牢盆:《本草纲目》卷十一食盐条云:“其煮盐之器,汉谓之牢盆。今或鼓铁为之,南海人编竹为之。”

⑥蜃灰:蛤蜊壳烧成的灰。(www.xing528.com)

⑦皂角:豆科皂角树的荚果,又名皂荚。能发泡,用以絮聚卤水中杂质,促进食盐结晶。

⑧长芦:长芦盐场,我国四大盐场之一,在今渤海沿岸。

译 文

海水本身就含盐质。海滨地势高的地方叫作潮墩,地势低的地方叫作草荡,这些地方都产盐。虽然同样的盐出于海中,但制盐的方法却各不相同。

一种方法是:在海潮不能浸漫的堤岸高地上种盐。种盐户各有划定的区域和界限,互不侵越。预计次日无雨,则今日将一寸多厚的稻、麦秆灰及芦茅灰遍地撒上,压紧并使其均匀。次日早晨雾气冲腾之时,盐分便像茅草一样在灰层中长出。白天晴朗时,将灰和盐一起扫起来,并淋洗、煎炼。

布灰种盐

海卤煎炼

另一种方法是:在潮水较浅的地方,不用草木灰压。只等潮水过后,至次日天晴,半天就能晒出盐霜,然后赶快扫起来,加以煎炼。

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海潮引至深处,预先挖掘一个深坑,上面横架竹或木,上铺苇席,苇席上铺沙。当海潮淹没坑顶而冲过之后,卤气便经过沙子渗入坑内。将沙子和苇席撤去,用灯放在坑内照着。当卤气能把灯冲灭的时候,就可以取卤水出来煎炼了。总之,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天晴,如果阴雨连绵十日,盐被迫停产,则称为盐荒。在江苏淮扬一带,人们靠日光把海水晒干,这种经过日晒而自然凝结的盐霜好像马牙的,就叫作大晒盐。不需要煎炼,扫起来就可以食用。此外,顺风从海水中漂来的海草,人们捞起来煎炼而制出的盐叫作蓬盐。

盐的淋洗和煎炼的方法是挖一浅一深两个坑。用竹或木将芦席架在坑上,将扫起来的盐料不论有灰的还是无灰的,淋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铺在席上。席的四周堆得高些,做成堤坝形,中间用海水灌淋,盐卤水便可渗入浅坑中。深的坑约七八尺深,接收浅坑淋灌下的卤水,然后倒入锅里煎炼。

煎盐的锅古时叫作“牢盆”,也有两种形制。牢盆周围数丈,直径也有一丈多。如用铁制成,则将铁打成叶片,再用铁钉铆合,其底平如盂,边高一尺二寸。接缝处一经卤水内盐分结晶后堵塞,就永远不会泄漏。牢盆下面砌灶烧柴,灶眼多的有十二三个,少的也有七八个,共同烧煮。南方沿海地区有用竹制成的,将竹编成阔一丈、深一尺的盆,糊上蜃灰,附于锅背。锅下烧火,卤水滚沸便逐渐成盐。这种盆也叫作盐盆,但不如铁片镶成的牢盆便利。煎炼盐卤汁时,如果没有即时凝结,可将皂角捣碎,搀和粟米糠,卤水沸腾时投入其中搅和,食盐便顷刻结成。加入皂角而使盐凝结,就好像做豆腐时使用石膏一样。

量较收藏

江苏淮扬一带盐场出产的盐,质重而黑,其他地方出产的盐轻且白。如以重量来对比,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只有六七两重。不能总期待有蓬草盐,或数年来一次,或一月来数次。盐遇水即溶解,见风即流盐卤,见火则越发坚硬。储藏盐不必用仓库。盐的特性是怕风不怕湿,只要在地上铺三寸厚的稻草秆,任凭地势低湿亦无妨。如果周围再用砖砌上,缝隙用泥封堵上,上面盖上一尺多厚的茅草,则放置一百年也不会变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