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镁的生产方法详解

镁的生产方法详解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取出“镁冠”和其他反应物,重新装入新的反应物,开始新一轮生产。图1-4 玛格尼法生产工艺过程2.电解法电解法是三十年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生产镁的方法,当前采用该方法生产的镁占镁总产量的75%以上。

镁的生产方法详解

根据镁矿资源和种类不同,当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金属镁:热还原法和电解法。1997年原镁总产量约为43.6万t,其中5%由热还原法生产,75%由熔盐电解法生产。根据理论计算,用各种原材料提炼单位质量原镁所需要的能量比提炼其他金属的高,但是制备单位体积原镁所需要的能量比铝和锌的低,甚至可与聚合物媲美。氯化物熔盐电解法和热还原法生产镁的化学反应及所需能量见表1-13。氯化镁主要来自镁盐、卤水和海水等,氧化镁则来自于含镁矿石,如白云石、水氯镁石、菱镁矿

1-13 氯化物熔盐电解法和热还原法生产镁的化学反应及所需能量

978-7-111-57217-6-Chapter01-17.jpg

1.热还原法

通常小规模的生产者往往采用热还原法,所用原料为白云石(MgCO3·Ca-CO3),还原剂为硅[一般用w(Si)=75%的硅铁],在高温减压条件下得到纯镁:

2(CaO·MgO)(S)+Si(Si-Fe)(S)=2Mg(G)+2CaO·SiO2(S)

硅热还原法,按所用设备装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皮江法(Pidgeon Process)、巴尔扎诺法(Baizano Process)和玛格尼法(MagnethermProcess)。

(1)皮江法 皮江法是由加拿大科学家L.M.Pidgeon教授首先提出设计,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镁方法(见图1-3)。该工艺使用无缝的不锈钢管制成的蒸馏罐,将白云石和硅铁放入罐内,密封,外部加热,反应温度为1200℃,罐内抽真空压力在13~133Pa,镁蒸气冷凝在水冷的蒸馏罐一端。这样得到的镁结晶呈皇冠状,称为“镁冠”,纯度可达到99.95%。取出“镁冠”和其他反应物,重新装入新的反应物,开始新一轮生产。该工艺投资少,产品质量高,但不能连续生产。因为温度和真空度的因素,蒸馏罐的尺寸受到限制,皮江法生产单罐产量不大,但可以多罐大批量生产。所得到的镁必须重新熔化、铸锭,可能造成镁的损失和不纯,这也是皮江法生产的另一难点。这一方法目前在中国、日本、加拿大、印度仍用来制取高纯度的镁。

978-7-111-57217-6-Chapter01-18.jpg

图1-3 皮江法生产工艺过程

(2)巴尔扎诺法 巴尔扎诺法是由皮江法演化而来的,它采用内部电加热,真空蒸馏罐的尺寸加大,所用原料与皮江法相同,但加料与排渣方式不同。这种方法当前在意大利和巴西仍在采用。

(3)玛格尼法 玛格尼法由Pechiney-Ugine-Kuhlman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在法国创立和发展(见图1-4),该法最大的特点是反应温度高,电炉内所有物质都呈液态。该工艺采用了一个钢外壳内砌有保温材料及碳素内衬的密封还原炉,采用电阻材料内部加热。仍以白云石为原料,为了使生成的2CaO·SiO2炉渣以液态形式存在,反应温度在1550℃或更高,另外加入铝或者铝土矿(也有加入氧化铝的),反应方程式为

2(CaO·MgO)(S)+2Si(Fe)(S)+nAl2O3(S)=2Mg(G)+2CaO·SiO2·nAl2O3+Si-Fe(L)

这类金属热还原法生产镁金属的主要不足之处有:高成本的原料(因使用成本较高的还原剂)、大量的炉渣、较高的操作温度、产品必须重熔铸锭和劳动密集的趋势。这类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实现半连续的自动化生产及总体较低的能量需求。

978-7-111-57217-6-Chapter01-19.jpg

图1-4 玛格尼法生产工艺过程

2.电解法

电解法是三十年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生产镁的方法,当前采用该方法生产的镁占镁总产量的75%以上。该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使之分解为熔融的金属镁和氯气。电解法是德国化学家本生(Bunsen)于1865年首先提出设计,并在19世纪后期最早在德国试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在1916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并不断完善发展的电解技术,德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由于所用原料来源不同,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不同,电解法又细化为各种具体的生产方法。

(1)陶氏法 陶氏化学公司从海水中提取原料,通过海水中的MgCl2与煅烧后的白云石中的CaO作用得到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加入盐酸转化为氯化镁,进行脱水,最终得到MgCl2·1.5H2O。将其加到具有碳阳极和钢阴极的电解槽中,在750℃左右进行电解,阳极产物为氯气,阴极产物为金属镁,即

MgCl2=Mg+Cl2

陶氏法的特点是电解槽为外部加热,碳阳极是可调式的,电解产物Cl2可用来制备盐酸,用于原料处理。不足之处是产生相对多的淤泥。

1941年陶氏化学公司在塔克塞斯自由港建立了一个工厂,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电解原料。海水由引水槽引入,滤过淤泥后导入沉淀池,与石灰混合,过滤后与质量分数20%的HCl反应生成MgCl2,蒸发后得到固体氯化镁,然后经过干燥得到低水合MgCl2·1.5H2O,成为陶氏法电解制镁的原料。

但是氯化镁脱水至无水状态极其困难,当氯化镁脱水至MgCl2·2H2O时,继续进行脱水将发生水解反应,不采取特别的措施控制气氛,脱水最终产物将不是MgCl2而是MgO。

MgCl2·2H2O=Mg(OH)Cl+HCl+H2O(www.xing528.com)

MgCl2·H2O=Mg(OH)Cl+HCl

Mg(OH)Cl=MgO+HCl

从上面几个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控制氯化氢分压,有利于抑制水解反应的发生。制取无水氯化镁技术的不同,导致当今所采用的电解技术不同。许多厂家都采用与陶氏法类似的方法电解海水来生产镁(见图1-5),主要区别是提取无水氯化镁的方法不同。陶氏化学公司通过在含大量MgCl2、NaCl和CaCl2混合溶液电解池中直接加入少量部分脱水氯化物来迅速脱水。挪威的诺斯克·海德鲁公司是欧洲最主要的镁生产商,通过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氛中加热MgCl2·6H2O来实现完全脱水。最近,澳大利亚金属镁公司开发了一种制备无水氯化镁原料的全新工艺,在氯化镁溶液中加入一种称为Gylcol的物质,蒸馏脱水,然后喷雾氨生产六氨和氯化镁,接着焙烧制备高质量的无水氯化镁。在该工艺中,溶剂和氨都可以循环使用。

978-7-111-57217-6-Chapter01-20.jpg

图1-5 陶氏法生产工艺过程

陶氏法中所用电解槽结构如图1-6所示,锥形电极直接焊接在不锈钢内壁上。由于使用的原料含有部分结晶水,电极磨损较大。另外电解副产物也不容易排除。生产1t镁约可获得2t氯。电解后废的电解质中含有很高的碳酸钾,可用于生产肥料。

978-7-111-57217-6-Chapter01-21.jpg

图1-6 陶氏法中所用电解槽结构

1—柱形石墨阳极 2—Mg收集槽 3—锥形钢阴极 4—燃气外壳 5—钢壳

(2)Farben法(The IG Farben Process) Farben法是德国I.G.Farben工业公司在20世纪初期首次使用的一种从氧化镁开始制取无水氯化镁的方法。在该工艺中,将氢氧化镁与焦炭均匀混合在一起后放在竖炉内煅烧,然后进行氯化处理,生成电解用原料无水MgCl2,通过电解法得到镁,电解副产物Cl2可以回收利用。Farben法所用电解槽结构如图1-7所示,每个槽内有4~5个石墨电极(阳极),均匀排布于一个长方形的、以耐火材料为内衬的钢壳内。每个阳极以夹层式置于两只钢阴极中间。耐火材料隔板浸入到电解质中,将阳极产物Cl2和阴极产物Mg隔开,阻止两者间的反应。电解质的密度大于镁。通过电阻加热来控制电解质的温度。反应方程式为

978-7-111-57217-6-Chapter01-22.jpg

图1-7 Farben法所用电解槽结构

1—耐火炉衬 2—电解液的上下限(虚线)高度 3—石墨阳极 4—钢阴极 5—阳极盒 6—耐火隔板

反应温度为800℃,得到的是熔融状态的MgCl2。反应物直接加入电解槽,电解槽为电极加热。这一技术首先在德国应用,随后在挪威的诺斯克·海德鲁公司应用。此项技术最大的不足就是在氯化反应器的操作温度下,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氯化物杂质,致使分离困难;再者,MgCl2只能分批加入电解槽,不能实现连续自动化操作;第三,由于电极间的距离被耐火材料隔板加大,电流密度下降;第四,耐火材料受到电解质的化学侵蚀和热循环冲刷,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从而使得电解槽的使用寿命不太理想。

(3)Mageorp法 Mageorp法利用蛇纹石中的氯化镁进行电解来生产镁,工艺过程如图1-8所示,采用浓盐酸浸泡石棉矿尾渣制备氯化镁溶液,通过调节pH值和离子交换技术生产浓缩的超高纯度MgCl2溶液,然后进行脱水和电解。加拿大也开发了这种工艺,利用石棉矿尾渣中的硅酸镁来制备镁。美国犹他州的Mageorp公司所用的氯化镁是从大盐湖(The Great Salt Lake)中提取的,将之干燥后,与Mg(OH)Cl和MgCl2·H2O混合,对混合料进行氯化处理得到无水氯化镁,提纯后电解。

978-7-111-57217-6-Chapter01-23.jpg

图1-8 Mageorp法生产工艺过程

(4)诺斯克·海德鲁法 挪威的诺斯克·海德鲁公司帕斯格伦厂(Porsgrunn Plant)是唯一不使用氯化反应器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厂。他们采用自己的专利技术生产无水氯化镁,用高压干燥的HCl气体带走结晶水,且阻止了水解反应的发生。这样制得的无水氯化镁为固体颗粒状。此法可以使用封闭的传送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有利于电解槽内物质化学平衡的控制。

(5)光卤石法 光卤石法采用的生产原料是光卤石(MgCl2·KCl·6H2O),虽然光卤石脱水时的水解反应不像MgCl2那样严重,但也有一定的水解,因而在无水化处理时也要有氯化过程。由于加入了KCl,为了保持电解槽内平衡,必须经常清理电解槽。这种生产技术正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及以色列使用。

对于电解法生产技术来讲,最大的难题是对氯化镁原料的脱水处理,超过50%的生产成本和能量消耗都是用于氯化镁原料的脱水处理工艺。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太理想,至今仍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案。如果找到一种能够直接溶解氧化镁的电解质,就可以省略掉镁生产中无水氯化镁制备的生产步骤,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并可促进镁的应用。K.L.Cathro等人利用稀土氯化物作为电解质直接溶解MgO,然后电解得到金属镁。采用可铸钢阴极和碳阳极,金属镁在阴极析出,阳极产物为二氧化碳。反应式如下:

MgO+NdCl3→MgCl2+NdOCl,

2MgCl2+C+2NdOCl→2Mg+CO2+2NdCl3

这与Hall-Heroult法生产铝的机理有点类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