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引导孩子的表达方式:态度与沟通的重要性

正确引导孩子的表达方式:态度与沟通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人在意的态度问题,通常是属于大人的情绪。如果孩子讲话的措辞不对,我们马上说:“你这是什么态度?跟妈妈讲话可以这样吗?这礼拜别想拿零用钱……”我建议可以这么处理,先弄清楚孩子的意思,再回过头讨论态度问题。同样的意思,孩子应当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能让大人接受。

正确引导孩子的表达方式:态度与沟通的重要性

孩子说话的语气不好,被爸爸处罚。妈妈在一旁,看大男人和小男人都不高兴,问我,该怎么处理?

我说,当孩子态度不好的时候,要把“态度”及“他想传达的意思”分开来看。他想传达的意思,可能是自己的想法,通常包含自己的情绪;态度,则是大人最介意的说话语气,一般是有些不礼貌的地方。

换个方式讲,孩子想传达的意思,里面有属于他的情绪。大人在意的态度问题,通常是属于大人的情绪。

如果孩子讲话的措辞不对,我们马上说:“你这是什么态度?跟妈妈讲话可以这样吗?这礼拜别想拿零用钱……”

这样处理,可能有以下几个坏处。

第一,孩子的意思没办法传达,而且感觉到挫折,问题也没解决。

第二,孩子的语气可能更不好,眼神更添怒气,表情更难看,因为大人把情绪加在他身上,更加深孩子不被理解的挫折感。

第三,孩子学习大人用情绪面对问题的方式,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境,孩子可能带着这次的情绪,加倍奉还。

我建议可以这么处理,先弄清楚孩子的意思,再回过头讨论态度问题。

第一,先忍着自己的怒气。“沟通”以弄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弄清楚孩子的想法与情绪,或澄清,或理解。

第二,孩子的态度伤人,大人要清楚说明感受。到底孩子用了哪些字句或者哪种语气(通常是不耐烦的语气),让大人产生了何种感受。同样的意思,孩子应当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能让大人接受。

大人一生气,就开始威胁孩子,不管是大声叫喊,还是威胁要处罚孩子,都是一种示范——遇到问题,先发脾气,而不是好好谈。大人比较成熟,先不要跟孩子一般见识,态度问题要谈,但要放在后面谈。

最后,大人要学习内省。

①我们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对自己的父母有过态度不好的时候,也曾呛过父母?

这样一想,就能体谅孩子的心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常是孩子进步了,才有能力伤到父母,虽然令人很不舒服,但换个角度看,不全是坏事。(www.xing528.com)

②我们现在年纪这么大了,早就成年了,是不是有时还对长辈没礼貌?

就我所知,有些大人,确实对他们的长辈讲话也不是很好听。就算维持表面上的礼貌,我们扪心自问,私底下有没有在孩子面前一直讲长辈的坏话?

或者,我们平时对长辈态度恭敬,但一发起脾气来,对长辈也不客气。我就认识一位爸爸,对晚辈强调孝顺与态度,但是他的长辈让他不高兴的时候,他一样也会大声回应。那么,他的行动,比他的语言对孩子更有影响力。

③我们大人平常跟孩子讲话的时候,是不是也没那么注意自己的口气?

有时大人对孩子常挑很恶毒的话来说,而这是日积月累的示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来,等到孩子力量够强大了,他就很有可能用更重的话反驳。

情绪是会相互激化的

当孩子态度不佳的时候,我们会面对两方面的情绪:我们自己的情绪,还有孩子的情绪。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引导孩子注意到我们的情绪。

这当然不容易,有些大人的修养不够,还要继续努力,暂时只能做到以自己的情绪为重,这也不能勉强。不过,退而求其次,大人发完自己的脾气后,要尽可能理解孩子的意思。不然,孩子一表达就被骂,以后就非常有可能不敢再说,或不想再说了。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情绪表达要放在后面呢?

这是因为我们大人的脾气一旦发作起来,可能就把孩子吓到了,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而且大人的情绪一来,可能就很难理性地谈下去。

别忘了,情绪是会相互激化的。我们大人的情绪控制理论上会比孩子好,所以孩子的情绪上来时,我们不太被影响,还有可能引导孩子的情绪走向稳定。可是,如果连我们大人的情绪都失守了,孩子的情绪通常只会更明显,或者向外对着大人,或者向内压抑自己。不管孩子的情绪是向外还是向内表现,都会让孩子的思考能力降低。

但是,我也不赞成大人因为怕破坏跟孩子的关系,就只是听孩子说,而不去管态度问题。在这时候当滥好人,对孩子其实没好处。对于态度问题一定要说,因为孩子有时候受朋友与社会的影响很大,一时控制不住也有可能,但大人不能默不作声。

我常常很遗憾地听到,父母与孩子之间为了态度问题纠缠不清,但语言想传达的意思反而被轻忽处理。我真的不认为每个大人的情绪控制一定都比孩子好,都比孩子懂得如何面对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