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角度的时间管理策略-第三节课程

孩子角度的时间管理策略-第三节课程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很多孩子并不像家长的期待一样,感受到家长的爱,也没有感受到家长在他们身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资,就是因为家长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爱他们,而不是用他们认为的“爱”。如果和孩子一起看少儿节目,不难发现,现在的主持人总是牺牲美腿,蹲下来放低身体和小朋友说话。孩子对肢体语言很敏感,尤其是父母的亲密接触,会令他们非常愉快,有被爱着的感觉,在聊天中很容易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孩子角度的时间管理策略-第三节课程

在某个时间的任务没有完成时,爸爸妈妈除了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不能完成的原因外,还要帮助孩子“开脱”,这样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其实,不管是时间管理训练,还是日常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都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太多的压力,孩子不是超人,爸爸妈妈也不是。

事实上,每个人对事情的回应方式不一样,也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遇到的事,所以,孩子是否能够完成某个任务,完全是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来确定的,而不是根据事情本身,更不是根据爸爸妈妈们的判断。

我们常常通过语言来跟孩子解释事情,可是我们的话有时会被解读为批评。而当孩子觉得自己受到批评时,他们受尊重的需求就不会得到满足,于是就会恼怒不满,可是妈妈们往往并没有看出孩子恼怒的原因,因为妈妈一心一意地想着自己的善意,没有把心思放在孩子对自己话语的解读上。孩子认为他们的自我权利受到威胁,而妈妈们却浑然不知,然后他们就会不乖,就会拖拉延迟,拒绝完成,而妈妈们则会责怪孩子不懂事。

我们认知的事实,跟孩子的认知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用自认为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是不够的,必须用孩子认为对的方式才行。

父母往往凭自己的童年经验,就认为很清楚孩子的心理。有些父母的童年回忆大致是快乐,就会希望以同样的方式来让孩子快乐,也有些父母的童年经验是不愉快的,因而决心避免孩子遭受同样的痛苦。所以,喜欢某种运动的父母,通常会坚持小孩也喜欢,根本不理会孩子的意愿;而有些父母小时候物质不充裕,就会花很多时间辛勤工作,一心只想给孩子任何金钱买得到的东西。事实上,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

之所以很多孩子并不像家长的期待一样,感受到家长的爱,也没有感受到家长在他们身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资,就是因为家长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爱他们,而不是用他们认为的“爱”。

妈妈们或许会花几个小时为孩子做某件事情来表达自己的爱,就像做一顿大餐,或是跟在他们后头收拾东西。然而孩子通常不会感谢这些,他们宁愿吃些简单的东西就好,反倒希望有多一点时间跟爸爸妈妈一起玩耍,而且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妈妈并不是在替他们收拾,而是在搞乱他们的东西,他们很不喜欢。

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意识到,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与孩子的角度很不同。妈妈们觉得孩子不感激自己所做的一切,而孩子们觉得妈妈们并不了解他们。

如果和孩子一起看少儿节目,不难发现,现在的主持人总是牺牲美腿,蹲下来放低身体和小朋友说话。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着说话,孩子得到了尊重,你也会发现和孩子之间的鸿沟消失了。

年轻的母亲领着女儿逛街,一路跟她聊橱窗里的玩具熊、亮闪闪的芭比、粉红色的蝴蝶结……可是女儿却不言不语。她停下问,小女孩说:“妈妈,你说的那些我都没看到啊。”她吓坏了,以为女儿生病了,当她蹲下身体时惊奇地发现,从女儿的角度,看见的只是行走中的一条条大人的腿。(www.xing528.com)

所谓的“蹲下来”,不仅仅是形式上几十厘米的差距,而是同一心理高度面对世界,用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父母从此知道,孩子不仅仅是个孩子,还是个需要尊重的有独立意识的人。

当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之后,在和孩子一起完成时间管理训练时,还需要注意说话的技巧。

不要总是问“你完成了没有”“作业写完了没有”这种句式,孩子在这种问答后的回答一般是“完成了”“没有”之类,聊天就难以继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觉得跟孩子沟通费劲的原因之一。尽量使用开放性语句,例如“你觉得这个任务有趣吗?”“今天的作业有难题吗?”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将谈话继续下去。

更好的开头是轻松而有趣味的,比如“你最喜欢哪项任务啊?你最开心做哪一科的作业?”这样的话题,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压力,比较容易畅所欲言,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话语中了解到他的问题所在,再加以运用一些共情的技巧,父母很容易感受到孩子在离开自己上幼儿园、上学时是否愉快或是遇到哪些问题。

孩子最讨厌的就是“说教”,要想掌握更多孩子的心理,让聊天愉快进行,父母就要多倾听,不说教。当孩子说到兴致勃勃时,尽量不转移话题,可以插入询问,以孩子的感受为主,不要总以“我如何如何”做评价和训话。

有技巧的对话,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谈话欲望,还可以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说出更多的内心想法。同时,有技巧的对话可以让孩子进行有益的思考,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叙述能力。

跟孩子聊天时,要注意眼光平视孩子。孩子认真同你说话时,都是渴望讲述内心,并得到父母反馈的。父母注视正在说话的孩子的眼睛,表示着正在认真倾听孩子的说话,对孩子来讲这是鼓励,也是父母对他重视的体现。

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只发出“嗯”“哦”“好”这种单音节字眼,也不应在孩子说话时玩手机、上网或是做出其他敷衍的行为。适当的握握手、摸摸头、拍拍肩膀等肢体接触,也是父母在乎孩子讲话的一个体现。孩子对肢体语言很敏感,尤其是父母的亲密接触,会令他们非常愉快,有被爱着的感觉,在聊天中很容易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事实上,跟孩子聊天一点也不困难,在良好的沟通中,父母和孩子会不知不觉更加亲密,而整个家庭会因为彼此亲密无间而愈发幸福,时间管理训练,也就在这样和谐的气氛下,顺利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