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茶道:中国茶道的礼法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饮茶艺术

解读茶道:中国茶道的礼法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饮茶艺术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丁以寿先生认为:“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简而言之,茶道即饮茶修道。”[7]其实,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茶道的核心精神是“和”。

解读茶道:中国茶道的礼法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饮茶艺术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1]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2]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3]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4]陈香白先生的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www.xing528.com)

丁以寿先生认为:“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简而言之,茶道即饮茶修道。”[5]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在其出版的《中国茶艺》中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6]蔡荣章先生以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7]

其实,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射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我们认为,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达到增进友谊、学习礼法、美心修德的目的。茶道的核心精神是“和”。它是茶文化的灵魂,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契合,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