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条乐器伴奏训练:学生敲击音条乐器分辨低音并演奏前奏

音条乐器伴奏训练:学生敲击音条乐器分辨低音并演奏前奏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学生敲击自己的音条乐器,分辨并找出场内所有的低音音条乐器,然后由低音音条乐器演奏前奏:dosol,四分音符一次。

音条乐器伴奏训练:学生敲击音条乐器分辨低音并演奏前奏

Ⅰ.器乐伴奏《蜗牛蜗牛慢腾腾》

目标:练习由拍腿声势转化成音条乐器演奏,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掌握较复杂的十六分音符和双音的奏法。

准备:中音钟琴、中音木琴。

指导:

1.用拍腿声势分别学习两个声部的伴奏音型。

(1)钟琴:按钟琴曲谱所示节奏,练习双手手臂放松拍腿的动作。先练习双手交替进行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单音奏法,再练习双手同时拍腿的双音奏法。

(2)木琴:按木琴曲谱所示节奏,练习单音时左右手交替拍腿,双音时双手同时拍腿。

2.用拍腿声势进行两组伴奏音型的合奏练习。

(1)将学生分成钟琴组和木琴组,按曲谱进行拍腿合奏;

(2)学生交换组别,仍按曲谱进行拍腿合奏。

3.将拍腿的声势转换成音条乐器的演奏。

提示:这一环节既是实现自然转化的过渡环节,又是熟悉钟琴和木琴的演奏方法、音色特点的重要环节。

(1)第一组把中音钟琴的声势伴奏换成中音钟琴的歌曲演奏,倾听并分辨钟琴对不同时值音符的演奏方法所产生的不同音色的特点;

(2)第二组把中音木琴的声势伴奏换成中音木琴的歌曲演奏,倾听并分辨木琴对不同时值音符的演奏方法所产生的不同音色的特点;

(3)交换乐器和声部,反复练习,强调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

(4)不断交换声部,进行合奏练习。强调速度缓慢,节奏稳定,像蜗牛爬行一样,一步一步的,慢腾腾的。

4.加入旋律声部,进行合成练习。

提示:练习时,如果音条乐器数量不足,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轮流的形式,无乐器的学生可以边唱边拍腿;也可以采用一台琴让两个学生同时弹奏的形式,这样不仅能解决缺少乐器的问题,而且可以应对复杂的曲调一人难以应付的局面。此外,练习之前还可以把音条乐器上不需要的音条拆下,以此来降低演奏难度。

小结:通过这一演奏练习,对音条乐器的演奏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归纳如下:

1.演奏方法:首先,在乐器放置方面,地上、小桌上、板凳上或特制的架子上都行。低音(长音条)在左边,高音(短音条)在右边。坐着演奏时,音条板盘需安放在比膝部略高的位置,站着演奏时,则放在相当于腰部的位置;其次,在演奏姿势方面,无论站姿或坐姿,都应端正、放松、自如,不弓背耸肩。握锤是手背向上,拇指与食指夹槌柄,不将食指放柄上方,手臂放松,敲击在音条中央,很有弹性地弹回空中。

2.注意事项:与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一样,演奏时同样强调的还是有“感觉地敲”,不“傻敲”。为了创造出美好音响,要靠自己敏锐的耳朵和灵巧有控制的双手,并主动与同伴密切配合,与集体相适应。

Ⅱ.器乐伴奏《小弟弟,小姑娘》

小弟弟,小姑娘

目标:1.尝试在五声音阶中运用四分、八分音符节奏进行即兴的单音伴奏。

2.学习采用完整的模式为教师的演奏、为自己的演唱伴奏。

准备:学生每人或每两人一台音条乐器,教师一根竖笛

指导:

1.从拍腿声势学习歌曲和伴奏音型进入。

(1)教师双手按四分音符一下的节奏边拍腿边演唱歌曲,学生模仿边唱边拍腿。

(2)教师双手按八分音符一下的节奏边拍腿边演唱歌曲,学生模仿边唱边拍腿。

(3)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边唱歌曲边以四分音符拍腿,另一组边唱歌曲边以八分音符拍腿。两组合作练习,反复时,更换声部。

提示:用不同的节奏学习乐曲,既可避免枯燥,又可让学生很自然地进行反复练习,达到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感受乐句、乐段的目的。

2.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及特点。

这是一首四小节一乐句,共八小节两乐句的小歌曲。全曲只用do、re、mi、sol、la五音,是一首五音调式的歌曲。

3.从拍腿声势进入音条乐器的伴奏练习。

(1)所有学生用四分音符节奏进行单音伴奏,可使用五声调式内任何一音,要求每遍歌曲伴奏尝试不同旋律,尽可能地探索各种旋律线条。如:

提示:学生在进行伴奏探索时,可以先用“波尔动”,也就是do、sol这两个音进行即兴演奏,逐步发展至用五声音阶里的五个音进行即兴创编,并要求演奏者必须在统一的拍子中创编出不同的曲调。

(2)所有学生用八分音符节奏进行单音伴奏,可使用五声调式内任何一音,要求每遍歌曲尝试不同旋律,尽可能地探索各种旋律线条。如:

(3)分成两组,先轮流演奏两种伴奏音型,再将两种音型进行组合。只要每种音型的节奏相同即可,不要求每个声部内旋律完全一样。

(4)请学生敲击自己的音条乐器,分辨并找出场内所有的低音音条乐器(低音木琴、低音钢片琴),然后由低音音条乐器演奏前奏(同时也是尾奏):do sol(和声音程),四分音符一次。

提示:音条乐器的突出特征——既有和钢琴一样的音阶,演奏时又可以自由取下部分音条,以降低弹奏难度。教师先示范双手取下B、F两个音条,练习在C、D、E、G、A的五声音阶中敲奏。然后引导学生用左右手交替慢速或快速在同一个音条上弹奏来表现不同音色,依次在C、D、E、G、A五个音上练习。

4.练习完整地为教师的笛声伴奏。(www.xing528.com)

教师用竖笛吹奏主旋律,学生采用完整模式伴奏。如前奏(2小节)+主旋律(8小节)+尾奏(2小节)。强调有感觉、有控制地敲。

提示:由于低音木琴、低音钢片琴的音色相对低沉、柔和,似“流水般的”金属声音,所以在演奏中往往承担前奏、尾奏,以便和主旋律声部的乐器在音色上有较明显区别。

5.练习完整地为自己的歌唱伴奏。

学生继续采用以上的完整模式伴奏,要求在主旋律处配上自己的歌声,学习运用自如的、有控制的双手进行边弹边唱。

小结:从这条练习开始,教师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运用“波尔动”为歌曲伴奏,并从“波尔动”的do、sol两个音的即兴逐步扩大到五声音阶五个音的即兴,同时要求学生每次只创编1~2小节的伴奏音型,通过反复演奏同一伴奏音型来为歌曲伴奏,这样就形成了乐曲的固定伴奏音型,即第五章中的固定音型。

Ⅲ.器乐伴奏《采茶扑蝶》

采茶扑蝶

目标:学习在节拍和长度约定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音条乐器、打击乐器及综合声势、舞蹈等为民间舞曲做即兴伴奏。

准备:音条乐器,无音高打击乐器,绸扇。

指导:

1.巩固、提升音条乐器演奏方法。

(1)手背朝上,拇指与食指为主握住琴槌,先练习在自己的腿上和琴旁的木头上敲;

再练习在音条上自然敲击,倾听不同的音条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2)竖着捏住琴槌手腕手臂不动,单用手指往上移动至槌头的部位,以此练习手指的灵活。

2.赏析、了解歌曲各方面特征。

《采茶扑蝶》是福建民间舞曲,选自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民间歌舞《采茶灯》的高潮部分。整首曲子为拍子的民族五声羽调式,为带再现的三段式。曲子的旋律高昂、优美,描写了茶农们愉快采茶的场景。

3.创编、练习音条乐器的伴奏方法。

(1)请一位学生演奏如下的五声音阶:

(2)其余学生在五声音阶中自由创编以四分或八分音符为主的旋律性伴奏音型,与之配合。如:波尔动等。

提示:提醒学生倾听整体的音乐色彩。因为始终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所以整体很和谐,但各种旋律节奏的混合则会给乐曲带来与众不同的声音色彩。“波尔动”的伴奏型也可以为这首歌曲伴奏。

4.练习、丰富歌曲的伴奏形式。

(1)鼓励学生为歌曲配上身势伴奏的动作,想不出来的也可以看着图谱上的做。

(2)请愿意担任舞蹈部分伴奏的学生,人手执一把绸扇,练习以下舞蹈动作。

第1~11小节:双手握住扇子的两边以小节为单位做合拢和打开2个动作。

第12小节:第一拍打开扇子,第二拍把扇子放倒在左手手臂上好像端了个箩筐一样。

第13~18小节:以小节为单位作伸出右手采茶,收回右手将茶叶放入“箩筐”的动作。

(3)鼓励一部分学生自由选择无音高的打击乐器,并自主创编、演练合适的伴奏音型。

提示:经过前面这四个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后,四组学生均已明确各自的伴奏形式,接下来就可以正式进入完整练习了。

5.尝试在教师指挥下进行完整练习。

教师边担任主旋律演奏(音条乐器或竖笛),边示意学生依照如下程序伴奏。

身势配合打击乐作为前奏先期进入

+

音乐乐器创编的旋律性伴奏或固定音型伴奏相继进入

+

舞蹈配合教师演奏的主旋律同时进入,将演奏推向高潮

+

身势与打击乐作为尾奏渐慢消失。

提示:在反复练习中,可以改变各个声部进入的顺序;可以改变单个声部的节奏或旋律;还可以改变舞蹈声部的队形变化等等。

6.请学生分组重新设计伴奏的程序并自主演练,然后再轮流演示并互相评价。

小结:这是一个创造性运用有音高音条乐器、无音高打击乐器及综合声势、舞蹈等为民间舞曲作即兴伴奏的练习。刚开始学习创造性演奏音条乐器时,节拍尽量统一,音域控制在do、re、mi、sol、la这五音内,这样不仅易统一调式,且易产生和谐的音响。但节奏型应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照搬别人的东西,这样才是真正的创造性学习。同时,创造性地运用声势、舞蹈等为歌曲伴奏时,要注意每个声部进入顺序,在节拍和长度约定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样的创作学习才有意义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