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事结构:封闭式和开放式、戏剧式-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故事结构:封闭式和开放式、戏剧式-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外部结构来看,故事的结构可以分为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和散文式结构,等等。当故事涉及的人物众多、人物活动的范围又较广时,圆心式结构或许是一个较佳的选择,它能帮助导演快速找到核心人物,并为他们找到一个行动力,围绕“圆心”将故事自然铺展开来。曾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讲述了著名音乐人罗德里格兹的传奇故事。

故事结构:封闭式和开放式、戏剧式-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故事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创作者也会选择不同的结构来讲述故事,因此,故事的结构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模式。结构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从外部结构来看,故事的结构可以分为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和散文式结构,等等。从内部结构来看,故事的结构可以分为叙事式结构和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和非传统式结构,主观式结构、客观式结构和主客观交替式结构,等等。[25]此处,本书主要借鉴《中外纪录片比较》一书中对纪录片结构的划分方法,着重介绍几种较实用的叙事结构。

中心线式结构,就是运用“设定中心线”的方法来结构故事,从繁杂的素材和众多的拍摄对象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或事物发生发展的原有逻辑,梳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26]设定中心线法被广泛应用于纪录片中,中心线使故事清晰,线索明确,易于理解。例如,《望长城》《再说长江》《西湖》《奇域:探秘新丝路》等作品都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如果说长城是中国人的脊梁,那么设定“中心线”就是为整部纪录片找到了脊梁。无论是长城、长江,还是西湖、丝绸之路,它们都是片子的“中心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整部作品的唯一内容,中心线只是为作品设定一个话题、一条贯穿始终的脉络,纪录片围绕这条脉络展开叙事,辐射到这条线周围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例如,《望长城》不仅拍摄长城、寻找长城,也展现了长城两岸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奇域:探秘新丝路》也不只是在探寻丝绸之路,还在记录“丝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多元文化人生百态。

圆心式结构,就是运用绘圆的方法来结构故事。所谓绘圆法,就是将数学上绘圆的方法运用到纪录片的故事叙述中。确定圆心和半径是绘圆的关键。在纪录片中,主旨即“圆心”,拍摄对象的主要活动区域即“半径”。[27]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提出的“一人一事”原则以及“立主脑”“剪头绪”“密针线”[28]艺术手法,与绘圆法极为相似。设定中心线法和绘圆法,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绘圆法结构的纪录片,其主要人物不限于一人。圆心式结构使作品拥有明确的中心点,所有的人物活动和叙事线索均受制于这个中心。如果说做文章讲究形散而神不散,那么圆心式结构亦能使故事中的人物及其事件都与主旨有关。当故事涉及的人物众多、人物活动的范围又较广时,圆心式结构或许是一个较佳的选择,它能帮助导演快速找到核心人物,并为他们找到一个行动力,围绕“圆心”将故事自然铺展开来。

纪录片《中国仪仗兵》就采用了圆心式的叙事结构。该片分为《我要当兵》《跟上班长》《请您检阅》三集,以三军仪仗队官兵的梦想(争做优秀仪仗兵为国争光)为圆心、以军营为半径,展现了以黄倩倩、刘孟子、门佳慧、李振、王佳伟为代表的刚入伍的新兵和老兵们的军人风采以及为梦想咬牙坚持的毅力。他们哭过、笑过、失败过、成功过、痛苦过、快乐过,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寻找小糖人》片段(www.xing528.com)

阶梯递进式结构,就是运用递进法来结构故事。递进法,旨在引导观众逐级攀登台阶,在每级台阶上设置一个悬念,一个悬念解开,新的悬念又出现,在这解谜的过程中,观众便登上了导演设置的台阶,而当台阶登到最后一级时,全片所有的悬念都被解开,作品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29]递进法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悬念的设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刺激观众的求知欲,让观众踏上解密悬念的旅程。

曾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讲述了著名音乐人罗德里格兹的传奇故事。罗德里格兹在南非备受关注,他的唱片在这个仅有4000万人口的国家曾获得超过50万张的销量,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当时最火的滚石乐队。但是,南非歌迷始终无法获得罗德里格兹的任何消息,唯一的线索是歌曲本身和一张并不清晰的专辑封面。这引发了歌迷们的无限遐想,有关罗德里格兹本人的流言四起,有人说他在舞台上当众浇汽油点火自尽,有人说他在监狱自杀,等等。那么,他到底是否还在人世?这让观众颇为好奇。该片将悬念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观众跟随着唱片老板斯蒂芬·萨格曼(Stephen Segerman)和记者克雷格·巴塞洛缪-史其顿(Craig Bartholomew-Strydom)这两个线索人物追踪罗德里格兹的传奇经历。直到影片最后,谜底才被揭晓:罗德里格兹还活着,但他对于自己在南非的辉煌成就毫不知情,作为一个被公司解约了几十年的过气歌手,他现在不过是底特律的一名装修工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寻找小糖人》是一部悬念感非常强的纪录片,采用了阶梯递进式结构,为观众展示了罗德里格兹“冰火两重天”的人生经历,既扣人心弦,又发人深思。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阶梯递进式结构要根据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来设定,如果故事本身的悬念性并不强,那么,这种结构或许就不适合这个故事,倘若生硬地为了悬念而创设悬念,那只能是故弄玄虚,不但不会引导观众登上一级级台阶,还会让故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大打折扣。

文理逻辑式结构,就是运用文理逻辑法来结构故事。所谓文理逻辑法,是指导演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镜头客观记录的一切,而仅依据纪录片创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来编辑和阐述创作者观念的故事结构方式。[30]《我们为何而战》《意志的胜利》《普通法西斯》等经典纪录片都是围绕战争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但是观众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味道”,原因在于这些影片站在不同导演的角度,带有导演明显的个性特征,向观众传达他们自己对于战争与和平、死亡与生命的不同态度。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从受众的角度揭示审美的差异性,那么从创作者的角度而言,采用文理逻辑式结构的纪录片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导演个人的思想传达给观众,按照导演个人的喜好来取舍素材、安排结构、确定风格。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个“高于”生活的部分就是导演通过文理逻辑法赋予作品以新的思想、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考,从而形成导演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唯一的“这一个”作品风格。艺术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张以庆是纪录片界的风云人物,他主张:“我一向坚持纪录片是一种个人化的、私人化的东西。它是作者个人描述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31]纪录片《英和白》将生活流程全部割裂成碎片,一个人、一只熊猫、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一个封闭而狭窄的世界,导演借助单调的情节、简单的语言交流、安静得令人窒息的环境,引发观众对于孤独的追问与思考。在纪录片《幼儿园》中,这种主观性的思考和表达更加清晰。该片没有一条可以贯穿始终的线索,幼儿园里孩子们琐碎的生活细节构成全片的主要内容,在貌似平静的外表下积蓄着波涛汹涌的能量。张以庆通过观察孩子的世界,进而反观成年人的世界;孩子关于善恶、美丑的价值观念的确立,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等成年人的影响;幼儿阶段是启蒙时期,这个时期,接收的信息正确与否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张以庆借此片给广大家庭和社会敲响了警钟。张以庆的另外一部作品——《听禅》也采用了文理逻辑式结构,他将可视、可听、可感的元素呈现在观众面前,集中诠释了佛在佛山、禅在人心的核心观点。该片将佛经中的道理配合画面娓娓道来,让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和领悟“禅”的深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