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代都城遗址——双城制都城中最早的单门道

商代都城遗址——双城制都城中最早的单门道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代都城遗址主要包括早期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中期的洹北商城和晚期的殷墟。偃师商城偃师商城遗址,对于我们从古代都城认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十分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偃师商城是由郭城与宫城组成的“双城制”都城。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来看,东、西城墙的南、北二城门,南部的要比北部规模略大一些,这可能与偃师商城的宫城及府库在都城南部有关。这些城门是已知中国古代都城之中时代最早的城门遗址,它们均为“单门道”。

商代都城遗址——双城制都城中最早的单门道

商代都城遗址主要包括早期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中期的洹北商城和晚期的殷墟

郑州商城

郑州商城内城平面总体略呈长方形。郭城城墙自商城的东南侧一直延伸到西南侧,而且在正对内城东南角和西南角的地方都有一个明显的转折。郭城之外有城壕一周。郭城城墙的走向是围绕内城依照地势而设计的,防御的性质十分明显。

内城中主要分布的是宫殿基址。宫殿基址最密集的地区位于内城的东北部,其范围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约500米。宫殿区考古发现数十处夯土基址,还发现有规模宏大的蓄水池、排水沟、水井等。宫殿区已经发现的夯土基址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院落式宫殿基址区。第二类为长方形建筑,如C8G15,东西长超过65米,南北宽13.6米,较为狭长。基址外面只有一周檐柱遗迹。该基址可以复原为一座周围建有回廊的长条形房间,可能是一座大型寝殿。第三类为有密集柱础的大型近方形建筑,如C8G16,是一座大型夯土房基址,南北长约38.4米,东西宽约31.2米;建筑应有两重廊、檐,可能是有盖无壁的重屋、明堂一类建筑。

郑州商城遗址

郑州商城平面示意图

郑州商城周长约6960米,其中东、南两墙各长约1700米,西墙长约1870米,北墙长约1690米。

郑州商城C8G15基址平面及复原示意图

郑州商城出土的乳钉纹方鼎

郑州商城窖藏青铜

郭城中主要有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祭祀坑等。在郑州商城的内城、郭城之间,分布着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包括南关外的铸铜作坊和铭功路的制陶作坊等。

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商城遗址张寨南街、城东路回民食品厂与南顺城街三地考古发现了铜器窖藏坑,出土的青铜礼器之重器,在其他商代遗址考古发现中极少见到,这也说明了郑州商城遗址的重要性。

偃师商城

偃师商城遗址,对于我们从古代都城认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十分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偃师商城是由郭城与宫城组成的“双城制”都城。对宫城遗址的全面考古发掘,究明了其规模与形制。

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配合河南省偃师县(今偃师市)首阳山电厂建设工程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距今3600年的商代都城遗址,城址位于今河南省偃师市塔庄。偃师商城遗址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晚期郭城有5座城门,其中东、西城墙各辟2座城门。东、西城门恰好东西相对,其间应有道路相连,将东西二城墙三等分,也就是说偃师商城自南向北分为三部分,这在中国古代都城形制发展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规制。北城墙于中部辟1城门。据发掘者推测,郭城南墙之上亦应辟有城门。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来看,东、西城墙的南、北二城门,南部的要比北部规模略大一些,这可能与偃师商城的宫城及府库在都城南部有关。这些城门是已知中国古代都城之中时代最早的城门遗址,它们均为“单门道”。

偃师商城遗址西城墙发掘现场

偃师商城平面示意图

早期郭城(小城)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面积约0.81平方千米。城墙宽6—7米。

晚期偃师商城的郭城南北长1710—1770米,郭城南城墙长740米,北城墙长1240米,城墙宽16—18米。郭城面积约2平方千米。城墙之外约10米处置城壕,城壕宽约20米,深约6米。

西一城门(西城墙的南部城门)进深15.6米,宽3.2米;西二城门(西城墙的北部城门)进深16.5米,宽2.3—2.4米;东一城门进深22米,宽2.4—3米。

偃师商城宫城平面示意图

宫城平面近方形,南北宽180—185米,东西长190—2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宫墙宽约2米。

晚期郭城的南部分布有宫城(宫庙建筑区)和府库一类建筑,中部、北部主要有一般居址和手工业遗址,城墙附近发现一些一般墓葬。

晚期郭城与早期郭城比较,前者面积扩大,主要是在后者北部与东部向外扩展。

宫城即第Ⅰ号建筑遗址群,位于早期郭城南部的东西居中位置。宫城南宫墙中部辟宫门——南宫门。在南宫门东西两边分布有第六号与第七号宫庙建筑遗址(即晚期的第五号与第三号建筑遗址),其中晚期的第三号建筑遗址和第五号建筑遗址已发现南门。就宫城处于早期郭城中南部和晚期郭城南部来看,宫城北部应辟有北宫门。

宫城之内中南部发现宫庙建筑遗址群,已经考古发掘了9座宫庙建筑遗址,它们分别属于三个不同时期。

宫城东部的宗庙建筑遗址

第四号宗庙建筑遗址周筑围墙,形成院落,院落东、西、南三面以廊庑为院墙,院落南面正中偏东辟门,西面辟侧门。主体建筑基址周施回廊,前置东西并列的4个踏步台阶

第六号宗庙建筑遗址位于宫城东南隅,在第四号宗庙建筑遗址以南约10米处。院落围墙内侧置廊。院落东部辟门。主体建筑基址南部置东西并列的3处踏步,每处踏步附近有一埋狗的长方形坑。

第五号宗庙建筑是在第六号宫庙建筑遗址之上修建的,该建筑周筑围墙,院落周施回廊,南面辟门,这座南门为“一门三道”之制。主体建筑基址位于院落北部,基址南面设置东西并列的4处踏步,每处踏步东西两侧各置一个埋狗的长方形小坑,狗头朝向大门。

偃师商城第四号宗庙建筑遗址平面示意图

第四号宗庙建筑遗址院落东西长51米,南北宽32米,面积1632平方米。廊庑宽约5米。主体建筑基址东西长36.5米、南北宽11.8米。

宫城西部的宫殿建筑遗址

第七号宫殿建筑遗址被晚期的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所叠压,二者均自成院落,主体建筑——殿堂居北部中央,西、南、北三面为廊庑。只是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院落大于第七号宫殿建筑遗址院落。第七号宫殿建筑遗址院落的西、南两边,与早期宫城的南边西部、西边南部重合。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院落在第七号宫殿建筑遗址院落基础之上,分别向西、南两边外扩。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南面辟门,南门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南门为“一门三道”。

第二号宫殿建筑遗址南北分别为第七号与第八号宫殿建筑遗址,其基址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11米。宫殿建筑东端与第一号建筑西墙之间有一南北通道,沟通第二号与第八号宫殿建筑。

第八号宫殿建筑遗址位于宫城西北部,是宫城宫殿建筑群中西区最北部的宫殿建筑遗址,北距祭祀区C区1.8—2米,西邻西宫墙。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坐北朝南,由东西排列的8座房子组成,各房子均于南墙辟门。该建筑遗址可能为宫城之中的生活居室之类建筑。(www.xing528.com)

偃师商城宫城第八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示意图

第八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1米,南北宽7.7米,面积546.7平方米。

第一号建筑遗址位于宫城中央,自成一长方形院落,西部辟门,与第二号宫殿建筑庭院相通。第一号建筑遗址应是宫城西区的组成部分。

宫庙建筑遗址群北部为宫城专用祭祀区,东西长约200米。自东向西可分为A、B、C三区:

A区面积约800平方米,由多个祭祀场、祭祀坑组成,前者面积较大,后者面积较小,使用时间亦较短。其中的祭祀品内容不尽相同,有殉人和牛、羊、猪、狗、鱼类等牺牲,也有稻、麦等粮食。

B、C二区周置围墙,形成大院落,其中部有一南北向隔墙,将其分为东西并列二院,二者形制、布局与结构基本相同。B区面积1100平方米,C区面积1200平方米。二院落南墙中部各辟1门。祭祀品挖沟埋葬,祭祀品中以猪为主要牺牲,也有以牛、羊、鹿作为牺牲埋葬的;有单独以猪为祭祀品的,也有以多种动物为祭祀品的,其常见的动物牺牲组合为猪、牛、羊。用于祭祀的动物牺牲有整体的,也有躯体一部分的。

祭祀区中的A区和B区与宫城东部宫庙建筑南北相对,其中A区南与第四号宫庙建筑遗址相对。C区与宫城西部宫庙建筑遗址群南北相对。

宫城池苑位于宫城北部东西居中位置,北邻北宫墙,南为祭祀区。水池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8米,南北宽约19— 20米,深约1.5米。水池池壁为石砌。水池东西两端有石砌水道通至宫城之外,连通至早期大城东西城门外的护城河中。西水道为引水道,东水道为排水道。池内发现陶、石网坠等遗物。

第Ⅱ号建筑遗址群在宫城西南部,其周筑围墙,墙宽约3米。遗址群平面呈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围墙之内发现南北分布的东西向排列建筑基址6排,每排由16座建筑基址组成。可能是仓储、府库之类建筑基址。

第Ⅲ号建筑遗址群在宫城东北部,其西墙在早期郭城东墙外侧。该建筑遗址群周筑围墙,平面呈方形,边长140米。围墙之内发现多座排列整齐有序的长条形夯筑基址。

从以上偃师商城遗址情况来看,偃师商城所反映的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其一,王国时代都城由郭城与宫城组成的“双城制”为都城形制。

其二,宫城平面为方形。

其三,宫城之内呈“左庙右宫”格局,即宗庙在宫城东部,宫殿在宫城西部。

其四,宫城南宫门为“一门三道”形制。

洹北商城

殷墟早期的洹北商城位于洹河北岸,其西南部与传统所说的殷墟东北部基本相对。洹北商城应为“盘庚迁殷”时期的第一个都城,即盘庚之都城。

洹北商城平面示意图

洹北商城的郭城平面近方形,边长约2200米,周长约8800米。墙基宽7—11米。

宫城平面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795米,东西宽约515米,周长2628米,面积409425平方米。

洹北商城遗址

宫城基本位于郭城中部略偏南处,其面积比偃师商城之宫城大10倍。二里头遗址宫城面积0.1平方千米,仅为洹北商城的1/4。殷墟宫庙区的范围被认为有0.7平方千米,那里作为商代晚期都城200多年,自然要比仅为盘庚都城的洹北商城之宫城规模大了。

洹北商城宫城城墙基宽7—8米,墙体宽5—6米。宫城中部偏北考古发现南北向排列的30余处夯土建筑基址,它们大多应为宫殿建筑基址。已经发掘了其中两座宫殿建筑基址,分别编号为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与洹北商城二号宫殿基址。两座宫殿建筑形制相近,大小有所不同,平面均为东西向长方形院落,主体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宫殿基址位于院落北部居中位置,正门在院落南部居中位置。院落东西两侧为廊,南部置廊。其布局形制犹如四合院

洹北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建筑饰件

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平面示意图

一号宫殿主体建筑现存部分东西长90米以上,南北宽14.4米。二号宫殿主体建筑比一号宫殿主体建筑规模小,其东西长43.6米,南北宽29.9米。

洹北商城的以下几点,对以后都城文化影响十分深远:

其一,这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将宫城置于郭城中部的都城,这就意味着不但都城要“择中建都”,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宫城也要在都城之中“择中建宫”。

其二,主体宫殿建筑与宫殿院落正门南北相对,形成规整的院落南北向轴线。

其三,洹北商城平面近方形,体现出都城的“崇方”理念。这种平面方形宫城比二里头遗址宫城更为规整。

晚期的殷墟都邑

殷墟遗址

殷墟遗址平面示意图

传统上所说的殷墟是商王盘庚之后的商王武丁开始营建的都城,其与洹北商城南北之间由东西流向的洹河隔开。殷墟位于洹北商城以南,北边约以洹河为界。宫庙区在小屯村、花园庄一带,其西面与南面是壕沟,北面与东面是洹河,形成封闭空间,有可能这里就是殷墟的宫城。宫庙区的范围东西宽约650米,南北长约1100米,总面积约0.7平方千米。

殷墟布局形制是由中心逐步向外发展,中心是宫庙区,其外为居民区和作坊区,再外为墓葬区。中心区域的小屯、花园庄一带即殷墟宫庙区,其东、北部紧临洹河,西、南两边的边界是与洹河贯通的大灰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