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班幼儿经典角色游戏:《小吃店》《小医院》

大班幼儿经典角色游戏:《小吃店》《小医院》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吃店乐于在游戏中体验扮演游戏的乐趣,喜欢扮演小吃店中的各个角色。其二,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三,观察、指导小吃店里各角色之间的互动。下次游戏时,我们小吃店还可以卖什么东西呢?三是给予幼儿自主游戏权和及时的引导。

大班幼儿经典角色游戏:《小吃店》《小医院》

大班幼儿经历了小班和中班,对角色游戏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不仅知道要扮演什么角色,还学会了如何分配角色、如何布置环境、如何整理环境。因此,教师在组织角色游戏时,要认识到,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游戏,要让幼儿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游戏,在设计和组织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小吃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游戏中体验扮演游戏的乐趣,喜欢扮演小吃店中的各个角色。

(2)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角色间的交往。

(3)尝试制作面食,初步了解面食制作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与爸爸妈妈一起到“小吃店”参观、品尝,并重点观察、记录下厨师、服务员、收银员之间的语言交流。

(2)材料准备:小吃店——增加厨师帽头饰围裙、饺子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模拟电话声:丁零零……

师:电话响了,是谁打来的电话呢?(假装接电话)我刚接的电话是小吃店顾客打来的,她说前几天来我们小吃店吃东西,发现我们店里的服务员都没有把餐厅收拾干净,烧烤、卤面吃完都没有及时收起来。希望我们能够改正,那我们的服务员今天应该怎么做呢?

幼:要把吃完的东西及时收起来。

师:对了,我们的服务员要及时把顾客吃完的东西收起来哟。

2.活动开始

(1)介绍内容。

师:今天小吃店的客人实在太多了,老板想请我们去他们店里帮忙,可是他说我们要先学一个本领,学会了才能请我们去帮忙,我们来看看要我们学什么本领呢。(播放饺子图片)

师:这是什么呀?

幼:饺子。

师:原来老板是让我们学做饺子呀,那制作饺子需要哪些材料呢?

幼:饺子皮、肉馅葱花

师:原来制作饺子需要用到这么多的材料,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看看我准备了什么材料呢。(出示饺子皮、葱花、肉馅)

师:那我们要怎么把这么多的材料做成饺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制作过程并讲解步骤)

师:我们先把肉馅和葱花放在一起搅拌一下,再拿饺子皮,把肉馅和葱花包起来,我们的饺子就做好啦,我们就可以去小吃店卖饺子啦。

(2)提出要求。

师:不过想要去小吃店帮忙,老板有几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认真听哟。

要求一,在服务员会使用“欢迎光临”“谢谢您”等礼貌用语进行游戏交往。

师:在帮忙的时候我们的服务员要有礼貌地接待顾客。

要求二,能合理运用游戏材料,并在游戏中适时使用。

师:厨师可以自己做饺子来卖。

要求三,能有序地收拾好东西。

师:下班后厨师和服务员要一起把店里的东西收拾整洁。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其一,重点观察饺子店幼儿制作饺子的过程。

其二,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www.xing528.com)

其三,观察、指导小吃店里各角色之间的互动。

3.评价与分析。

师:下班了,请店里的工作人员把东西收拾整齐,我们一起回家喽。

师: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你今天在玩游戏的时候当了什么角色呢?下次游戏时,我们小吃店还可以卖什么东西呢?

【活动评析】

从上述角色游戏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建立在此前两次的角色游戏经验的基础上的。活动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以问题引游戏,用接到顾客电话的形式引出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再次以小吃店的顾客太多,老板需要请小朋友们去店里帮忙为话题,充分引起幼儿的兴趣;二是换身份提要求,教师以小吃店老板的身份提出要求,让幼儿更容易接受,从而让幼儿学习包饺子的新本领,让幼儿了解制作饺子的基本步骤并愿意动手尝试制作饺子。三是给予幼儿自主游戏权和及时的引导。在游戏开始时,教师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当的角色,在游戏中发现幼儿争抢角色,及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幼儿自己通过石头剪刀布的形式解决争端,在游戏中,发现幼儿对包饺子很感兴趣,发现幼儿基本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步骤,教师以顾客的角色与幼儿进行互动,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角色的表现,服务员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顾客点餐之后将菜端给顾客,并且能及时将顾客吃完的东西收回,整理餐桌,厨师则负责包饺子和煮饺子,在游戏中幼儿玩得都很开心,体验到了扮演角色的快乐,通过分析,整个活动都能够达到活动目标,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学,乐中学。

小医院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小医院”游戏的各种角色扮演

(2)能够有创造性地选择替代物与游戏材料,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简单玩具

(3)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初步扮演医院中的各种角色。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在医院投放病历卡、听诊器、针筒、药品等。

(2)环境创设:创设医院的环境。

(3)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医院的废旧物。如:药瓶、病例卡等。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听诊器和针筒?医院里有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2)师幼共同回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挂号—看病—取药。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为什么去医院?去医院看病时,先要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小结:小朋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去医院看病,看病时,要先到导诊台的护士那填写病历,然后找主治医生看病,看完病再去药房取药。

2.开始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要求一:要协商讨论,解决医院开业前的各种问题。

要求二:要选择各种替代物,创设医院环境。

要求三:按意愿选择角色,分工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

(2)幼儿游戏,教师以病人的身份介入游戏,观察指导。

观察一:幼儿能否协商、分工,形成初步的角色意识。

观察二:幼儿是否能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看病—取药。

观察三:医生、护士能否明确职责。

3.结束游戏

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师提问: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怎么做的?你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下次的医院游戏你认为可以增加什么材料?

【活动评析】

角色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上述活动中,幼儿体验了医院中的不同的角色,了解到了医生、护士的职责,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在游戏时体验了看病的简单流程,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的介入提醒,对于幼儿游戏的体验、分享,以及进一步加深认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