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次大陆:连接中东与欧洲的奢侈品贸易

印度次大陆:连接中东与欧洲的奢侈品贸易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连接印度与中东、欧洲的跨印度洋奢侈品贸易,从公元1世纪起便蓬勃发展。印度与中东之间也有陆路,不晚于亚历山大时期。这一转向使印度成了原材料产地与欧洲低价商品的市场,对印度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中东地区的塞琉古人从孔雀王朝取得大量大象,听说至少有三大批象群,在三个不同时间点,被从孔雀王朝送往塞琉古帝国。当时,欧洲人对梵语的研究

印度次大陆:连接中东与欧洲的奢侈品贸易

连接印度与中东、欧洲的跨印度洋奢侈品贸易,从公元1世纪起便蓬勃发展。此前,为确保看得见陆地,船只大多沿海岸航行,这导致了印度、阿拉伯地中海之间的漫长旅程。希腊水手发现可利用夏天东吹的季风和冬天西吹的季风,直航于阿拉伯半岛与印度之间,于是便鼓起勇气离开可见的陆地,航向无际的大海。由于季风随季节变化风向,因此一年内便可完成来回航行。这一发现大幅度加快了印度洋贸易的节奏。影响之一可见于南印度东南岸的阿里卡梅杜(Arikamedu),考古学者在这里发掘出了希腊人和罗马人的贸易站。在这里,希腊水手贩卖地中海器物,包括意大利的阿雷汀陶器(Arretine pottery)和双耳酒瓶,然后在他们的船只抵达时将印度商品收进货仓中。许多罗马钱币在南印度与斯里兰卡出土,进一步证明这一贸易范围极广。此外,阿拉伯和犹太商人在印度也设有交易站,反过来也一样。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里亚曾提及印度人的存在。印度与中东之间也有陆路,不晚于亚历山大时期。

自古以来,印度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就已存在。《圣经》记载,推罗(Tyre)王希兰(Hiram)派遣他施(Tarshish)船队前往俄斐(Ophir)载运猿猴、象牙与孔雀,以装点所罗门王的圣殿。一般认为,俄斐为索帕拉(Sopara),在今日印度西岸的孟买附近。《圣经》的这段记载说明了长途贸易与奢侈品的联系,以及奢侈品与政治宗教和维持精英地位之间的关系。

自公元1世纪,或许更早之前,印度与地中海之间的贸易已形成一种模式。印度人在地中海地区主要寻求黄金,此外还寻求当地特有的红珊瑚红酒等其他贵重商品,时至今日,红珊瑚仍被印度用于制造珠宝。地中海人则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寻求宝石绿宝石红宝石,之后是钻石)、珍珠、象牙、铁制剑身、铜器及印染棉布等各种精细织品。这些贸易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西方人来说,印度是个充满奢侈品与高品质工艺品的地方。直到1815年工业革命后,这些交易形式才改变。此后,印度成为棉花等原材料的供应地,而欧洲,特别是英国,则进口机器纺织而成的美国棉(美国内战时联邦军限制南方棉花出口时,一度由印度进口)和叙利亚棉,生产出便宜的棉布。这些棉布被运回印度,以大幅低于当地手工纺织棉布的价格倾销。古代的奢侈品贸易,转变成了机器制造的大量消耗品的现代贸易。这一转向使印度成了原材料产地与欧洲低价商品的市场,对印度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

另一种古代贸易活动也应该纳入视野:马匹与大象的贸易。它们是印度军队的重要元素,因此也影响整个政治体系。从印度整体来看,马匹与大象的分布正好呈现互补的状况。大象是印度的原生动物,集中在湿润区的大象森林中,主要是印度的东部和南部,在印度河流域则十分稀少。相反地,马匹不是印度原生动物,也就是说印度并不存在可供捕捉驯养的野生马群,同时它们在干旱区的生存状况较好。因此,古代印度国王总是对控制大象森林、控制中亚和西方的马匹贸易深感兴趣,愿意为马匹付出高价。例如,毗奢耶那伽罗王朝(Vijayanagara)的君主向葡萄牙商人承诺高价,通过海运购得马匹;在这个例子中,不论马匹抵达时存活与否,印度君主都会付款,可见他极度渴望确保供应军队的马匹。稍后在英国治下,印度军队直接从澳大利亚牧场购买马匹[新南威尔士,这些马匹在印度被称为威勒斯(Walers)]。在大象贸易上,印度则占上风;亚历山大的继承者们,也是希腊化国家的伟大君主们,极力想获得大象,以用于军队对抗彼此。他们似乎也引进了印度象夫,因为印多斯(Indos,意指印度人)一词,在希腊语中也有象夫之意。通过象夫,就能取得驯养大象的相关技术。中东地区的塞琉古人从孔雀王朝取得大量大象,听说至少有三大批象群,在三个不同时间点,被从孔雀王朝送往塞琉古帝国。而塞琉古的对手,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则捕捉非洲象来训练,也许是通过印度象夫的协助。地中海战争中使用大象的历史,延续了三个世纪之久,从亚历山大继承者到恺撒时期,象军都是战争的主要一员。象军最终因为成本高昂、运输路途遥远,再加上希腊、罗马人发明了有效的反制作战方式以对付西方军队中有限的象群,逐渐淡出战场。然而直到现代,印度仍然保留了象战,印度对马匹贸易的依赖同样不变。

印度与伊朗人、阿拉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等西方民族之间的贸易大幅增长。贸易以奢侈品为主,但我们不应将其视为无用之物,因为这些极为昂贵的商品对于维持社会阶级和政治架构相当重要。罗马人送出大量黄金到印度交换奢侈品,但也害怕这些奢侈品会腐蚀国家。(www.xing528.com)

虽然公元1世纪开始,贸易的跳跃式发展将印度与西方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塑造了印度作为财富和奢华之地的形象,但印度宗教的西渐却未能顺利开展。佛教被证实是印度对外输出得最成功的宗教,如我们所知,佛教传播到东亚与东南亚多数地区。2001年巴米扬(Bamiyan)大佛立像遭毁一事告诉我们,它也曾向西传播至阿富汗,但也仅止于此。同一时间,基督教的传播跨越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最东曾抵伊朗。希腊化的佛像和其他印度宗教的塑像,在希腊化世界的阿富汗和印度河流域被发现。总体而言,成为古代印度与西方之间的主要沟通工具的并非宗教,而是贸易和外交。

印度与西方世界有长期的知识交流,特别是在古印度高度发达的天文—占星—数学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印度是借用者也是借出者。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的天文学、占星学及相应的数学,在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古代民族间掀起了一场国际思想交流。如第七章所述,因为这些交流,我们在这片广大区域中都可看到黄道十二星座及以日、月和大行星为名的七天周历日。印度的贡献则包含发明代数三角函数、数位及将0作为占位符等。这些不仅是许久以前发生的历史事件,更是活着的知识,是今日全世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少了它们,我们的日常生活将无法进行。

另一个印度科学高度发达的领域是语言分析(语言学,特别是语音学和语法学),首先用于吠陀时代的梵语,接着推广到印度与中亚、东亚及东南亚的其他语言。此类印度贡献似乎完全是本土的。印度语言分析虽然大幅影响了许多亚洲地区的语言研究和文字创造,但直到18世纪,才被欧洲语言分析理论所吸纳。当时,欧洲人对梵语的研究大幅影响了现代语言学的形成。

印度创造的世界,投射出远超出印度文明核心地域的半影,大量进入邻近的亚欧国家,留下了深厚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其他国家及文明的局部印度化,是通过宗教、贸易和外交,而非战争与创建帝国,这一点与亚历山大创建帝国以推动希腊化截然不同。印度创造的半影区,并非矛尖上成就的,而是通过商品、宗教、王制与科学的吸引力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