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儿童,培养生活力: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解放儿童,培养生活力: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鼓励儿童发问,可以培养儿童注意生活环境,从儿童的问题中,可以知道儿童进步到什么程度。张宗麟认为,这些束缚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条条绳索,削弱了儿童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儿童的生活力被软化。张宗麟阐述的解放儿童、培养儿童生活力的理论,尽管已过了五六十年,但读起来就似陈述着我们当今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弊端和纠正的途径。

解放儿童,培养生活力: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张宗麟作为20世纪2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却自愿当了一名幼稚园的男教师,并且工作成绩卓著,除了其他条件之外,他有一颗热爱儿童的赤诚之心,是推动他工作和研究的动力。他说:“从事教育为自己,为儿童,为社会,都要自由与纯爱!乐哉!乐哉!”这话抒发了他对自己工作的厚爱和对儿童真挚的感情。

但是社会和成人并不都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尤其在封建传统势力严重的旧中国,孩子们的天性被有意无意地扼杀,得不到健康成长。对此,张宗麟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喊出“解放儿童”的口号,要求除掉套在孩子身上的四条绳子。

第一条绳子是小孩子口上的十字封条。因为受旧礼教的束缚,历来小孩子是到处没有说话的地位的。在家里小孩子只应该静静的,不应该开口说话。在学校里,教师为了掩盖自己的短处,禁止学生发问。多问的孩子总不得教师的欢心,甚至会得到一顿臭骂。揭去这个封条的办法,是多给儿童“发问”的机会。鼓励儿童发问,可以培养儿童注意生活环境,从儿童的问题中,可以知道儿童进步到什么程度。

第二条绳子是脚镣和手铐。张宗麟指出,父母、教师爱孩子,但不要把孩子像少爷小姐一样对待,一切事都替孩子做,认为孩子只需不费力地读书就可以了。他指出若这样培养的孩子,便失去了一切生活力。在当今的社会下,只能靠万能的双手,才可使孩子获得用不完的真本领。

第三条绳子是成人们钦定的法规。幼稚园里死板的程序,小学校强迫孩子死读书本,不许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这些都是成人要求孩子的,孩子本不想屈服,但他们既无反抗的能力,又要仰仗着成人的衣食,只能服从。这样看来小孩子受着成人无数“法规”的束缚,实在是扭曲了他们天真烂漫的个性,成人应该很好的检讨对孩子施教的所有内容和方法。

第四条绳子是砍伐幼芽的快刀。孩子用的桌椅、物品、饮食不符合卫生,这就像快刀天天砍伐幼小的嫩芽一样,会很快受残。他指出,必须迅速改变这些风俗习惯和成人们的成见,使儿童健康地成长。

张宗麟认为,这些束缚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条条绳索,削弱了儿童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儿童的生活力被软化。这是违背儿童自身发展要求的。儿童生来就具有生龙活虎、天不怕地不怕、欣欣向荣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有机会去发挥,就像树木需要去吸收日光与养分一样,否则这力量一经软化也便消失了。

如何培养儿童的生活力使他们成为生活的能者呢?张宗麟在阐发关于教育孩子的主张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概括起来:(www.xing528.com)

第一,要教养一个孩子有抵抗的能力。这种抵抗能力包括身体和心理的两个方面。身体强健,就能够抵抗疾病;心理健全,就能够抵抗事变。

第二,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做师长的应该教养孩子能够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会穿衣、会整理铺被、扫地、抹桌、烧饭、整洁自己的环境。如果根据环境再能养成一种或几种劳动习惯,如种菜、挑水那就更有用了。

第三,要养成孩子学会发展自己天才的能力。他认为人类实在无所谓天才。像爱迪生达尔文贝多芬等都是小时候有些爱好,以后得到了适宜的发展,才成为发明家、艺术家。因此做师长的要了解儿童的好恶,切勿以自己的好恶制止或强迫孩子做什么。

第四,要教养孩子善于不停留地进步,也就是要不停地革命。他指出许多发明家与有贡献的英雄豪杰,就是对事事物物都要问个究竟,对现状肯抱怀疑的态度,不断地计议并实行改革。比如列宁就是俄皇的叛徒,孙中山是清皇帝的叛徒,爱因斯坦是旧科学的叛徒。可以给孩子讲这类故事,要教育孩子成为旧势力的叛徒,勿做旧势力的信徒,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张宗麟阐述的解放儿童、培养儿童生活力的理论,尽管已过了五六十年,但读起来就似陈述着我们当今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的弊端和纠正的途径。他的主张值得人们深思,促使我们认真研究如何从小就培养孩子有强的生活力以便将来成为能适应环境、改造社会的新人。

张宗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除上述几方面外,还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的,如幼儿园的设备、儿童玩具、幼稚师范与幼稚园教师、幼稚园发展史等方面都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我们应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