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管理:知识管理对策,创新发展与应用

高校图书馆管理:知识管理对策,创新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一个完善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离不开组织文化的支持,组织文化建设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

高校图书馆管理:知识管理对策,创新发展与应用

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进行文献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利用有效的知识管理实施策略对现有资源进行广泛的揭示和报道,使之能够充分利用,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知识管理。

(一)强化图书馆优势策略

对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使各类型的文献都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对于过时的知识能够及时,对于新知识、新资源能够做到迅速更新和宣传,为文献资源建立数据库,使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查找相关信息,提高用户的查全率查准率;能够对每部书进行清晰的揭示,不仅能查到书名、作者、书号等信息,还能对书的内容做简单的揭示,降低误查率。

在知识服务方面,图书馆不仅可以利用馆内的资源,还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如专家访谈、名家讲座等,使具有相关知识的学者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领域,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创建和谐的图书馆工作环境——组织文化建设

人所处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可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工作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使人能够全心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当中;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减轻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图书馆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为人们提供共同的愿景目标,并从不同的来源中有效地将组织内的知识提取主要的数据加以存储、记忆,使其可以被组织中的成员、用户所利用,从而提高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所有成员的共同价值、信念和态度,是组织成员的一种共同认识。和谐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可以使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量的精神动力,使组织成员之间能够产生一种相互作用的精神和行为的共享系统。因而,一个完善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离不开组织文化的支持,组织文化建设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要遵循经验互享、支持学习、信任合作、支持创新的原则。

经验互享的组织文化源于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是图书馆使命、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馆员会将知识分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馆员之间就会主动的互相交流思想。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建立一种可以信赖和分享的组织文化,转变馆员的心智模式,使其能够在交流中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支持学习的组织文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智力保障,有利于督促馆员加强个人学习效率,进行启发式学习,改变被动的教育模式,增强馆员吸收知识的积极性,使图书馆形成一个不断创新的文化环境。

建立信任合作的组织文化是指图书馆要为馆员提供开放的沟通环境,使馆员能够充分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使馆员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建立互动学习、信任合作的机制,进行自发的知识转化行动。

支持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即图书馆必须为馆员提供知识创造的环境,建立各种奖励诱因,支持馆员的知识创新工作,使馆员直接参与知识管理中,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建立和谐的文化环境,建立共同愿景,明确图书馆的使命和目标,激励馆员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素养,探索合理的工作方法,实现知识管理的自主创新。

(三)信息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策略

图书馆知识管理不仅需要制度和理论的支持,也需要技术的保障。而在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可以在馆员和用户之间建立沟通平台,满足读者深层次的知识需求,为读者提供系统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多样化。网络时代的知识服务应把用户的信息需求放在首位,准确地调查和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利用用户的习惯和心理特征,通过开放链接技术,以此来获取动态链接资源,整合各种信息产品,开发数字信息资源,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在线聊天和在线学习是网络的基本功能,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也为人们实现在线学术交流提供了可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使人们可以登录大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从某一领域中某个话题的内容开始讨论。由于网络聊天具有匿名性和平等性,人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其他因素抛在一边,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和存在的疑虑等内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广泛地寻求他人的帮助,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交流、信息共享的目的,更有利于各种知识创新活动。因此,图书馆是构建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的信息源和基础,是文献信息网络共享的物质承办商。图书馆还承担着为人们交流信息、开展学术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的责任,它需要为用户和读者提供群体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调查研究的特殊环境,形成学术报告和人们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更加系统化,并帮助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信息环境下,用户的需求趋向于“自主选择”,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满意的结果,期待能够拥有一个更加轻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由于用户知识水平的不同,对信息服务方式的要求也更加具体、更加人性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信息网络资源时,必须使信息系统更加清晰和明确,把用户在使用时可能遇到的阻碍降到最低,满足普通用户的基本要求。

(四)创建协作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管理理念。他在书中构建的学习型组织不仅力求精简、扁平化、灵活、终身学习,而且不断进行自我组织再造以保持竞争力。

协作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组织共同愿景的指导下,达成协作共识,实现组织的目标。协作学习组织是由许多创造性的个体组成的,它是通过让个体不断进行学习和沟通,形成团队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贡献个人智慧,改变旧的传统思维方式,自觉投入工作,发掘专业技能,强化集体思维,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团队向心力

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形成协作学习氛围,相互借鉴,加强协作学习,加强知识共享,增强知识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图书馆知识管理达到质的飞跃,也有利于图书馆知识管理文化的形成,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围绕知识管理的理念,调整自己的行为、工作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管理的价值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