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业务外包服务推动采编重构进程

图书馆业务外包服务推动采编重构进程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编业务外包,有利于创建服务型的图书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将产生变化。通过这两种途径制作的书目数据大部分相对规范,特别是对于那些还不具备规范化编目的新图书馆和编目能力不很强的中小型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馆的编目员通过套录外来数据的实践,可以加深对MARC格式规范著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编目业务水平,有利于本馆编目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业务外包将成为图书馆业务管的重要手段。

图书馆业务外包服务推动采编重构进程

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配供市场中派生出一种专门以图书馆为服务对象、从事专业化馆配经营业务的民营馆配商,他们以良好的服务意识、较强的服务能力、灵活的经营方式,快速适应市场,从新华书店系统“抢走”大部分馆配市场份额,并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民营馆配商推出的免费分编业务外包服务也是基于争夺竞争激烈的馆配市场的需要。自从我国放开了图书流通市场以后,图书供应商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不断地向图书馆提供优质服务和开展新的服务,成为图书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所提供的编目服务自然成为一种战略性的措施。

馆配商编目提供时效性好的优质编目数据,对于企业来说蕴含了较大的含金量,对于实力强的一些民营馆配商来说,通过向图书馆提供书目数据可以获取更多的订单,赢得更大的利润。他们提供编目数据及图书加工服务,对企业的资质、信誉、服务质量等也有极大地提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了企业知名度,打造了企业品牌。其结果是加强了馆配商与图书馆双方合作的效益,从而达到互相依靠、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民营馆配商全面介入馆配业务以后,引进国外分编业务外包理念,承担起采购数据查重、查核图书复本、图书分类、著录及贴书标、贴条形码、上磁条、盖馆藏章等技术加工事务,几乎涵盖了从编目到上架等一系列对图书的物理加工和信息服务,派驻图书馆的数据人员和技术加工人员成为图书馆免费的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馆配商提供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大大减轻了图书馆分编业务的工作量,缓解了图书馆人力短缺的压力,节省了人力资本开支,解决图书馆的后顾之忧。图书馆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开始将工作的重心由技术性工作向咨询服务工作转移,把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从事信息服务工作中,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提高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图书馆采编业务及其工作重构的进程。民营馆配商提供的业务外包服务也就成为馆配服务行业的普遍做法一直保留下来。

馆配分编业务外包给图书馆带来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成本节省开支

专业机构采用的方法是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经营成本比较低,因此提供的服务价格也比较优惠。(www.xing528.com)

编目业务外包一般都是作为图书采购中的一个附加条件,书商为了争取到采购任务,最大限度地让利图书馆,于是对编目业务中的部分或全部工作采用免费加工的形式。分编业务外包,有利于创建服务型的图书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将产生变化。民营馆配商介入分编业务后,图书馆可以借助外部的人力资源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只重视事务性工作而忽视读者工作的缺陷,对业务流程、人员配置进行整合,节省下来的一些专业人员可以充实到读者服务、参考咨询等一线工作中去,使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工作上,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改进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可将节省下的经费投资于图书馆内人力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编目业务外包还可以实现新的资源为图书馆所用,从而达到减员增效、节约经费的目的。

(二)加快编目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馆配商随书提供的编目数据,均能按MARC格式著录,编目员在套录这些外来书目数据时,只要根据本馆编目实际需要和编目软件特点,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删除、增加等就可以完成,不需要逐项录入,减少了编目员的文字录入量。所提供的图书加工服务,简化了馆藏验收的一些环节,节省了图书加工的人力和时间,缩短了新书在编目部门的滞留时间,大大加快了编目速度和效率,达到加速图书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与书商合作的实践与思索对一般图书馆来说,新书同读者见面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有的甚至在3个月以上,而如果采用纲目购书,要求书商随书配编目数据或者到书目数据库公司去套录,就可以大大节省新书在采购、编目部门的时间,从而保证新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同读者见面,满足读者的要求。

(三)帮助小型图书馆提高分编质量,缓解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给工作带来的困难

一些规模较小的图书馆,由于受到自身工作人员素质的限制,有些工作的质量并不很高,通过业务外包,能提高它们的质量。书商书目数据原始制作有两种途径,一是书商聘请编目员自行制作数据,二是直接套录编目中心的数据。通过这两种途径制作的书目数据大部分相对规范,特别是对于那些还不具备规范化编目的新图书馆和编目能力不很强的中小型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馆的编目员通过套录外来数据的实践,可以加深对MARC格式规范著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编目业务水平,有利于本馆编目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另外,可以借助外部的人力资源,来弥补自身人力资源的不足,使人力资源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图书馆想引进或留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缺乏必需的人才,图书馆很多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制约,有了业务外包,图书馆就可以充分利用外部技术人才资源来解决面临的困难。

图书馆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客观的发展趋势。随着图书馆创新程度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界对业务外包认识的提高以及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期待专业公司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把所有的事务性工作和部分技术性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团体)承担,甚至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图书馆把所有的业务外包出去。业务外包将成为图书馆业务管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外包业务范畴的扩大和业务外包普及程度的提高,由图书馆外包业务催生出的服务产业会越来越繁荣,一个新的产业链条将日趋成熟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