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资源下馆配商的转型发展 - 图书馆馆配工作及校园书店研究

数字资源下馆配商的转型发展 - 图书馆馆配工作及校园书店研究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困境也给馆配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馆配商的转型发展可以在细化采购工作、图书流通信息监控、馆藏资源的分析整理与挖掘、古籍资源修复与整理、担当国家战略发展的智库机构服务者等几个方面寻求突破。待采购人员最终确认后,由系统分配至馆配商,最终完成采购工作。一来有利于保护、传播优秀馆藏资源;二来提高馆配商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新的形势下站稳脚跟。

数字资源下馆配商的转型发展 - 图书馆馆配工作及校园书店研究

以上困境也给馆配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馆配商的转型发展可以在细化采购工作、图书流通信息监控、馆藏资源的分析整理与挖掘、古籍资源修复与整理、担当国家战略发展的智库机构服务者等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采购工作智能化

馆配商提供的传统采购工作主要是向图书馆提供尽可能全的书目信息。但馆配商众多,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书目信息各有侧重,有的按学科分类,有的按出版社设专门目录分类,有的按本科和高职高专等层次分类。馆配商将各种书目信息每周发送给图书馆采编主任,再由采编主任分配给各学科馆员。采编主任和学科馆员经常面临因日常工作任务重而处理不了庞大的信息量,从而错过优质图书采购的问题。

馆配商若想得到更多的图书馆合作订单,就要在采购信息的提供方面下功夫,把握图书馆采编主任的工作难题,主动替其解决问题。以高校图书馆为例,馆配商不仅要把出版社发送的书目完整地呈现给图书馆,更要把握该图书馆的需求,分析各院系学科特点,主动为各院系老师提供最新前沿的书目,供各学科馆员快速有效地寻找到其学科研究、教师科研、学生学习所需图书,进而推送给图书馆,提高服务附加值。如郑州日成图书有限公司作为河南地区的一家区域馆配商,为了向图书馆提供更加高端的产品,研发出了图书馆智能采购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减少采购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快捷、高效地采购优质图书。该系统是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结合馆配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设计研发的一套智能采购软件。系统收集了近10年以来约200万条书目信息,并将书目分类与主题词、学科名称分别建立对应关系,并根据客户对图书的具体要求,如图书的出版年限、出版社、页码、价格、装帧、学科类别等,同时具有数据定制和查重功能,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并且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书目,直接获取本馆所需要的可供书目。待采购人员最终确认后,由系统分配至馆配商,最终完成采购工作。同时,该系统还具有馆藏信息对比、馆配商管理、读者院系荐购、书目推荐以及电子图书荐购、纸电同步等功能,是采购人员日常采编的得力助手。另外,结合市场需求,该系统又新增了现场外采、书单自动分配、智能推送、馆配商评价四个功能。

(二)流通信息的数据化统计

许多图书馆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将流通服务外包给馆配商,以达到优化岗位配置、强化图书馆核心功能的目的。馆配商承担图书馆流通外包工作,分担了图书馆的部分工作压力,显然是一种业务转型,特别是其为图书馆提供了人力资源的转型服务,但是也要注意到现代图书馆所需的流通服务不仅是借、还的简单服务,还应进行数据分析,把图书馆馆藏的结构与读者实际的借阅结果进行统计对比,找出图书馆应该采购的图书的种类。馆配商还应该对读者的借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比如借阅的册数、类型、习惯,对新书需求的反馈等,调取该馆借阅者借阅次数频繁的图书品种和零借阅的图书品种,分析研究该馆馆藏图书走向、优势和劣势,帮助学科馆员厘清采购思路,找到采购关键点。馆配商也可以通过借阅情况发现读者的阅读趋向,提供给图书馆,并提供数据支持。做好流通服务转型工作也可以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习惯将相应的数据提供给出版社服务,使出版社在进行新书选题时明晰客户的具体需求,增强出版社对馆配商的依赖度,使得馆配商在竞争生态链中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馆配商掌握着大量数据,可以将这些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分门别类地分析,预测图书发行走向,统计图书销售情况,为图书馆采购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帮助图书馆制定有效的图书评价体系。馆配商中方面可以从采购数据中挖掘与整理出核心书目,搭建核心书目专题库,以便采购人员快速、准确地选择图书资料,提高图书质量。也可为相同类型的图书馆设计相似类别的书目专题服务,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又能有效地提高书目的专业化水平。从高校图书馆来看,馆配商可以根据高校图书馆的不同层次区分,如“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新升本科院校等,也可以结合高校属性分类,如师范、综合、医药、理工、民族、农林等,争取最大可能地做到书目数据与高校所设重点学科建设与采购重点的一致性。可见,馆配商既要了解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多样性需要,又要制定策略,有针对性、个性化地推送专题书目。在大数据背景下,馆配商应着手成立馆藏大数据研发中心,充分利用馆藏大数据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馆配商可以利用馆藏数据对藏书的结构等进行统计分析,对馆藏进行正确评估,制定馆藏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利用综合评价法确定各个学科的核心出版社、重要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研究强项,作为图书馆采购图书的参考依据。

(三)整理挖掘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并形成新的数字资源(www.xing528.com)

目前,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有用纸质资源的,但自然科学的研究基本不用纸质资源,大都转向使用数字资源。用户的需求趋于数字化,图书馆就会减少印本购买,出版社也会相应减少印本印刷,那么馆配商就更要有危机意识。馆配商可从整理挖掘纸质资源入手,将图书馆有价值的馆藏进行数字化或创意设计,形成新的馆藏和商机。一来有利于保护、传播优秀馆藏资源;二来提高馆配商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新的形势下站稳脚跟。如古籍的数字化是一个相当烦琐、耗费人力的过程,它既包括破损修复、原文影印、图像处理等简单劳动,又包括编辑、版本考证、辨伪、内容深加工再利用等较高层次古籍整理专业技能,对每个图书馆来说,都是一项战线长、任务重的庞大工程。图书馆单靠自身能力往往很难完成古籍数字化的工作,而馆配商可以利用灵活的经营机制协助图书馆与出版社进行古籍资源的再整理,以减轻图书馆的工作量。

第一,由于体制所限,图书馆人员引进比较困难。在古籍原文图像数字化层面,需占用大量高学历、高能力的馆员。如果把这部分外包给馆配商,按古籍难易程度、册数、工作量等量化考核馆配商的工作内容,并给予其相应的报酬,既可以使馆配商在此项目中获益,又可以使图书馆人员专注于做校勘、版本对比、注释等更深层次的古籍书目信息数字化的工作。

第二,馆配商具有招聘方便、工作效率高、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等优势。如对古籍的简单修复、图文影印、图像处理等,既能体现分工合作的益处,又能帮助图书馆加快古籍整理进度,实现古籍文献挖掘利用的社会功能。

第三,在跨学科学习培训上,馆配商的工作人员也比图书馆固定岗位人员具备调动灵活性的特点。馆配商可以提前谋划布局,利用资金优势培养相应人才,使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既具备传统版本目录学、文献信息学古文字学等基本学科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能最大化满足专业人员的需求。当馆配商组建起这样一支学术性人员队伍时,就可以辅助图书馆转型,增强自身企业竞争力

(四)信息分析与智库服务

图书馆通过数据分析发掘,可以详细了解馆藏借阅种类分布。通过对读者群体类型以及读者借阅行为分析,总结资源购买规律,便于科学采购。分析结果也有助于出版发行部门的内容整合、选题研究、营销方向。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收集、分析和创造知识产品的组织,一般是一些政府机构、大型公司为国家建设提供蕴含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研究成果,作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智库服务方面,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走在了前列。中国国家图书馆下设的立法决策服务部,被称为隐形的国家智库,发展为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成功的图书馆智库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通过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社会调查数据库,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广泛的数据获取渠道,结合各方面需求,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各类项目提供智库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准和层次。馆配商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特点决定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馆配商必须是研究创新型企业,以科学研究的工作和智库的建设工作为核心的智力资源建设是馆配商全面推动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政府投资的智库机构在建言时会有所顾忌,而馆配商则无此方面的顾虑。公司化运作能及时发挥第三方作用,理性分析并指出缺陷,使决策机构能及时看到来自社会的反馈效果,更好地造福于民。同时,馆配商应以需求为导向提前投入到智库机构建设中,成立研发中心,制定规章制度,培养高端学术人才,发表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搭建起学术平台,帮助图书馆成为国家决策的思想高地,使馆配商在信息社会中处于领先地位。

总之,馆配商只有具备了学术转型的功能,积极作为,提高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是;图书馆数字资源转型的良好机遇,对馆配商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馆配商应发挥机制优势、资金优势,配合图书馆学术转型,获得图书馆的认可,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