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察带来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察带来专业成长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教师不仅把对于幼儿的观察作为对游戏进行指导的前提,更应把对于幼儿的观察作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幼儿教师在观察中,也应善于发现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个别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2.在观察中寻求教育机智与专业智慧对于幼儿游戏的观察、了解和研究,是生成幼儿教师教育策略与方法的基础和根源。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察带来专业成长

游戏中的儿童是其身心发展状况全面而自然地呈现,观察幼儿游戏是幼儿教师了解儿童、解读儿童的最佳途径之一。幼儿教师不仅把对于幼儿的观察作为对游戏进行指导的前提,更应把对于幼儿的观察作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1.在观察中了解和研究幼儿

幼儿教师应重视对于幼儿游戏的观察工作,并在对于幼儿游戏进行切实观察的过程中,获得对于特定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感性素材和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将获得不同幼儿个体的个性特点、经验水平,以及发展上的优势领域,掌握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幼儿教师在观察中,也应善于发现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个别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

2.在观察中寻求教育机智与专业智慧

对于幼儿游戏的观察、了解和研究,是生成幼儿教师教育策略与方法的基础和根源。幼儿教师应学习从观察中发现幼儿发展中的问题及根源,并能够发现和寻求适宜的教育策略与方法,使观察成为增长自身教育机智和专业智慧的现实基础和有效途径。

案例:

“没有鸡腿”引发的思考

观察实录:

这一天各个游戏区正有序地忙碌着。小卖场的赵春艳和戴金秋两个女孩子是今天的营业员。一开始,比较空闲,两个人正友好地相互帮助系好围裙,戴好头巾,满意地相视一笑。刚收拾妥当,蹬蹬蹬,费须洋急匆匆地从娃娃家拎个篮子跑来说:“我要两个鸡腿,我们家来客人了要吃肯德基。”赵春艳说:“好的,我拿给你。”结果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架子上只有整鸡,就是没有鸡腿,戴金秋还算机灵说:“用鸡代替鸡腿行不行啊?”“不,我一定要鸡腿。”赵春艳急忙附和:“鸡很好的,它有两个鸡腿还有两只鸡翅呢。”可是费须洋不答应:“我们家的客人说只要吃鸡腿,不要吃鸡翅。”两个营业员你看我,我看你,没办法了。正当她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赵春燕突发灵感,跑到积木区很快拿了两个“鸡腿”跑来了:“鸡腿来了!”原来她用圆形的积木插在长条形积塑上,成了所谓的“鸡腿”,费须洋先是一愣,马上兴奋地说:“好的,可以吃鸡腿了。”说完还笑呵呵地做出啃鸡腿的样子,终于满意而归了。

观察分析:

以往我们提供的游戏材料成品较多且具有明显特征,停留在形象逼真、外观美丽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缺乏。如逼真的电视机、电冰箱、娃娃床铺、桌椅,很自然地摆在一起,成了娃娃家。电视用来观看,冰箱在家用来放东西,床铺用来给娃娃睡觉,无形中老师的定势作用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只能玩出单一枯燥的游戏,更谈不上趣味了。由于没有及时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材料,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缺少以物代物的能力。

案例中的费须洋是个个性比较鲜明的孩子,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他态度坚决地坚持主见:“我就要鸡腿,不要整鸡。”他的执著给两个营业员制造了一个难题,这就考验了孩子在游戏中想象、创造以及以物代物的能力。赵春艳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积极地附和戴金秋的提议拿整鸡代替鸡腿,但是顾客不答应。陷入困境的游戏马上就玩不下去了,赵春艳的突发灵感及时地解决了问题。从这一点看来,她的游戏能力在孩子中间处于比较好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会提议、附和,想办法解决难题。在第一个办法不奏效的情况下,想到了以物代物的办法,终于让顾客满意而归。两个营业员在送走了费须洋之后流露出了愉快满足的表情。看得出,她们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困难解决后的轻松。游戏的经验和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www.xing528.com)

指导策略:

1.抓住游戏契机,扩散幼儿思维,发展游戏想象力。抓住这个机会,我立刻表扬了这位赵春艳,并且推广了这一举动,这无形中又拓宽了幼儿的思维。于是在角色游戏这一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出现了用积木当手机、当遥控器,用月饼盒当收银机、当电脑,积木做的羊肉串等的可喜现象。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使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得到较好的锻炼。

2.提供材料为发展幼儿以物代物的游戏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能暗示多种解答、避免局限于一个正确答案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操作、试验、探索、即兴扮演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我们就提供一个大箱子,里面放一些看似杂物,却很富有想象的空间,如一些圆形、方形物体,可以替代组合成很多游戏中需要的材料。教师应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

3.分享交流,共同提高游戏水平。游戏后的评价交流是游戏价值最能体现的时候,好的创意想法通过交流、分享,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一次游戏中,一幼儿用一个纸箱当烧烤箱很形象,在游戏后我启发式地问幼儿:“这个纸箱还能玩什么游戏?”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当电视机,放在小卖场”;有的说:“可以当自动柜员机”;有的说:“可以当VCD机”;还有的说:“保险柜放钱的”……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这样一来,一个看似平常的纸箱,在幼儿的游戏中却发挥了一物多用的作用,打破了思维定势,不但充分发挥了玩具的利用率,而且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陆桥中心幼儿园 李敏)——见“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thread-200930-1-1.html)

评析:

上述案例中,孩子在遇到需要“鸡腿”却没有“鸡腿”的时候,游戏意图的坚持和变通性的假装式替代,表现出的孩子在游戏时的一种真实状态。教师正是在对于幼儿游戏这一真实过程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尝试对于幼儿身心状态的分析和对于教育指导策略及方法的思考。这里,足见观察幼儿游戏对于教师教育智慧和专业成长的意义。

我国《专业标准》提出:幼儿教师应当:“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可以说,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是实现这种专业要求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从给予幼儿选择的机会与权利,贯彻幼儿的自主学习原则,到不以预设的具体目标介入指导,关注胜任与满足的体验,尽量避免“教”的干扰,到确保活动的安全,再到以观察寻求教师的专业成长等,这些游戏活动指导的实践要领和行动原则,所体现出的是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教育实践中所应遵循的专业性要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构成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在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规范。在一定意义上,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其实就是一种专业道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旨向与水准就在于它对于幼儿教育实践的专业理念和专业立场及信念的维护、支持和坚守。幼儿园游戏活动教育场景下,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实现其实就是对于幼儿游戏教育的专业化理念与实践规范的秉持与践行。

[1] 摘自丁海东《小游戏,大智慧》,《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8年第4期。

[2] 摘自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0页。

[3] 摘自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