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数据中心规划的基本理念

银行数据中心规划的基本理念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有效减少上述问题,尽量降低上述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设计理念。1)数据中心各系统布局缺乏全局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

银行数据中心规划的基本理念

所有的建设方都希望建好的数据中心具有前瞻性、性价比高、灵活扩展等功能,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扩展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切实支持业务的弹性发展,提供全面的数据以供决策。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管理精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银行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信息系统日益复杂,IT设备数量和容量不断扩张,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相对庞大的数据中心,以充分满足使用需求。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不菲的建设成本投入、可观的运12营成本、过大的空间面积占用以及巨大的能源消耗等众多问题。如何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划流程,同时充分借助最新的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权衡比较并达到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平衡,就成为数据中心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实践证明,数据中心规划是非常复杂的,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以数据中心容量规划为例,通常,数据中心建设者通过对业务发展的预测来预估IT设备的容量,进而估算数据中心的容量,并为了满足后续发展要求而留出部分容量,从而确定数据中心的最终容量。实践中,在远小于预期时间就达到数据中心设计容量和在预定时期实际使用远远未达到设计负荷的情况同时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数据中心使用周期通常为10~15年,在业务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建设者很难对后续较长时期的业务发展做出准确而清晰的预测,从而造成数据中心的使用呈现出快速却又不规则的发展模式,可能增长率在一段时间内会非常高,但在另一段时间内又有可能停滞,基本上很难直接呈现出一种相对稳态的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规划工作面临的另外一个重大的挑战,在于边界限制因素越来越多,很难保证这些限制因素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很好的平衡与匹配。在诸多边界条件中,数据中心最重要的3个制约条件是供电、制冷和面积。这3个关键的因素对数据中心容量规划的影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理想情况下,在供电、制冷满负荷时,没有富余的空间使用面积,并且这时候的供电、制冷都能充分满足IT设备使用需要。但实际情况并不可能这样。更为重要的是,规划设计是基于当时技术情况进行设计的,但是由于IT设备和供电、制冷等机电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的不一致,在IT设备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设备越来越小(也就是功率密度越来越大)、供电和制冷要求越来越高,很可能很快就打破了规划设计时的平衡,造成供电、制冷满负荷运行时,空间使用面积大量富余的情况出现。这样,就更加大了规划设计的难度。

为了有效减少上述问题,尽量降低上述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设计理念。

1.全生命周期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数据中心建筑的使用寿命通常为50~60年(有的设计年限为100年),数据中心机房或机房模块的使用周期为10~15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机电设备、专业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5~20年,IT设备升级换代的时间为4~5年。因此,在进行数据中心规划时,做好时间周期的错配,确定分阶段建设、升级的关键点,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合升级计划。例如,一个数据中心机房如果要求初期投产时即能满足未来10年左右的发展需求,则初始投资就会太高,但也要避免因规划不足而导致投产后短期内就需要升级,甚至停机改造。

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主要是由房屋建筑物和主要设备本身的折旧年限、设备及新技术发展、客户需求和经济性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可参考财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有关规定,并结合数据中心业务的运维特点而定。设备的技术发展及新产品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它对整个业务系统的支持力度对关键基础设施生命周期也有一定影响。

数据中心在业务运营阶段应具备基本的可用性可靠性,能够为业务运营提供连续性的运营支撑,因此在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应统筹规划,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中心各系统布局缺乏全局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

2)地域资源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3)数据中心受建筑条件的限制,比如经办公用房改造的数据中心,建筑的层高、结构荷载、柱距等因素不利于数据中心的长远规划。

4)数据中心的能效较差,未考虑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在线扩容比较困难,项目运行成本高。

5)用电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大和配置不均衡影响数据中心的基本运行,无法进行在线改造和扩容。

6)设备采购与设计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未从系统协调性考虑某项技术及产品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进而影响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行。

7)日常运维缺乏精细化养护和管理,系统稳定性、可靠性较差。

进行数据中心规划,必须从数据中心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阶段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数据中心运营带来不良影响。

2.模块化设计理念(www.xing528.com)

模块化设计为数据中心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理念之一。数据中心运营投产规模应与业务发展相匹配,数据中心建设者应遵循模块化设计理念,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分期建设投产,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最大化地降低数据中心运行成本。

近年来,国内外纯机房装机规模超过1万m2的大型数据中心建设进入了高速成长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7月的调研报告,在2011~2013年期间我国就新建了65个大型机房。为提高其效率,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统筹设计、分期建设”原则,数据中心各系统的分期建设建议如下:

(1)建筑主体按设计一次性建设完成。

(2)装饰装修按投入的数据中心面积分期实施。

(3)供配电系统高压配电按终期负载配置,低压配电与装修同步分期建设。

(4)发电机系统并机系统按终期负载配置,设备按分期负载分步投入。

(5)UPS及蓄电池按分期负载分步投产。

(6)制冷系统管路管道按设计方案一次性建设,设备按负荷分期投产。

(7)防雷接地系统按设计方案一次性建设完成。

(8)弱电系统按投入的数据中心面积分期建设。

(9)消防系统按设计方案一次性建设完成。

(10)综合布线系统按投入的数据中心面积分期建设。

3.整体性设计理念

进行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时,应遵循整体性设计理念。整体性规划设计,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单个数据中心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进行全程设计,在进行数据中心设计和建造的同时,同步设计运维模式和管理流程,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流程设计不当也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二是对本单位所有数据中心从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也就是说,在各个物理数据中心之上,建设一个逻辑数据中心,在逻辑数据中心基础上,考虑计算架构、存储架构、网络架构和物理设施架构之间的关系,并从一个整体来考虑各物理数据中心或各物理数据中心内机房模块的等级和冗余度设计等,从而有效降低整体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4.绿色节能环保设计理念

绿色数据中心是当前数据中心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目标。在规划设计数据中心时,需要确定各种经济技术指标要求和节能目标。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流程,最终达到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