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简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简介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指明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达到的总体要求以及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为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提供导引与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建构立体化、进阶式与螺旋上升的整体目标体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一个分层次多级别的目标体系,从三个学段、四个方面明确目标具体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同时,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明确导向,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直接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指明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达到的总体要求以及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为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提供导引与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建构立体化、进阶式与螺旋上升的整体目标体系。如下图4-1所示。

图4-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螺旋式目标体系(www.xing528.com)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段目标,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线,整体遵循纵向贯通、横向统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既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性与层次性,如:责任担当维度目标的建构,从小学阶段关注个人自理能力的养成,到初中阶段初步形成对自我、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在高中阶段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体现了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感的渐进发展与提高;问题解决维度目标的建构,从问题来源与主题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问题研究结果呈现体现了不同学段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递进式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横向统合性,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具有整体性,彼此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相互融合与促进,反对机械割裂的做法。正如杜威所指出:从做中学并不意味着单纯地丰富体验而已,而是通过实验的、科学的方法求得问题解决,旨在习得实验性智慧,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意义。由此,四个维度的目标通过内在的统合与联系,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