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象礼仪关键要点及姿势要求-茶文化与茶艺(汉、英)

形象礼仪关键要点及姿势要求-茶文化与茶艺(汉、英)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于茶事中注意服饰容貌举止,就是塑造良好形象的开始。男士双脚微呈外“八”字分开,但不能超过肩宽,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交握置腹前、身后或自然垂下位于身体两侧。坐定后,双手不操作时,女性自然交叉双手相握放于腹前,或手背向上四指自然合拢呈“八”字形平放在操作台上,双腿并拢;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或是在操作台上自然半握分放两侧,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形象礼仪关键要点及姿势要求-茶文化与茶艺(汉、英)

茶已成为当今最普遍的社交媒介,茶礼仪讲究和谐,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其在行为美学方面自然而然地营造出安宁、舒适的社交氛围,令人身心放松,超凡脱俗,最适宜用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于茶事中注意服饰容貌举止,就是塑造良好形象的开始。

一、仪容

仪容,是指人的容貌,包括面部、头发、肢体等。

(一)面部

茶艺人员面部平时要注意清洁、护理和保养,保持干净卫生的皮肤和清新健康的肤色。在为客人泡茶时,表情要平和放松,面带微笑。女士为给人精神奕奕的感觉可着淡妆,切勿浓妆艳抹,原则是简洁、适度、庄重。同时也不要喷味道浓烈的香水。男士则应将面部修饰干净,尽量不留杂乱无章的胡须。另外,泡茶过程中会与人交流,因此泡茶前应清洁口腔,保持口气清新。

图3.3 面部仪容

(二)头发

泡茶前,茶艺人员还应将头发梳洗干净整齐,发色以自然色为好,发型按泡茶风格要求进行梳理,美观大方。男士发型应做到三不:“前发不覆额,侧发不遮耳,后发不触领。”女士不论头发长短,都应避免头部或身体向前倾时,头发散落到前面,挡住视线影响操作,以及掉落或触碰到茶具操作台,让客人感觉不卫生。

(三)肢体

可能让客人感觉不卫生的还有茶艺人员的肢体。作为茶艺人员,不求有一双纤细的手,但应注意适时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干净。在泡茶的过程中,客人的目光时常停留在茶艺师的手上,因此,作为茶艺师的第二张脸——手极为重要。为了给人简洁、卫生的感觉,茶艺师双手不要戴太醒目的首饰,否则会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而且体积太大的饰品也容易敲击到茶具,发出不协调的声音。手指甲要及时修剪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涂艳丽的指甲油。特别要注意的是,手上不能残存化妆品的气味,以免影响茶叶的香气。同时,下肢也应作适当遮掩。女士着裙装应长于膝盖,男士最好穿长裤,另外选择鞋子时,最好不要让脚趾露在外面,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图3.4 肢体仪容

二、仪表

仪表,是指一个人的外表,在这里主要指服饰。服饰通过形式美的法则来实现,主要是通过色彩、形状、款式、线条、图案的修饰,以达到改变或影响人体仪表的目的,使人体趋向完美。茶艺人员的着装应整洁端庄、得体大方,与年龄、时节、体型、场合和茶事类别相吻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1)年轻者可穿着颜色更清丽、款式更活泼的服装以体现活力;年长者可穿着颜色更雅致、款式更庄重的服装以体现稳重。

(2)春夏季穿着新鲜的淡色衣服,让人视而清爽;深秋和严冬,则穿看起来暖暖的深色衣服,让人不会望而生寒。

(3)茶艺服装不可过于紧身或宽大,以免不便行茶操作。

(4)生活类茶艺、经营类茶艺和表演类茶艺的着装应按顺序渐趋隆重、正式。

(5)现代泡茶和古代泡茶、汉族泡茶和少数民族泡茶的服装都应与之相匹配。

三、仪态

仪态,是指人的姿态。在茶事活动中,茶艺人员应站姿挺拔、坐姿端庄、蹲姿优美、走姿潇洒。

(一)站姿

优美而典雅的站姿,是体现茶艺人员仪态美的基础。正确优美的站姿会给人以精神饱满、气质高雅、庄重大方、礼貌亲切的印象。标准站姿的动作要领:

(1)身体舒展挺直,重心线穿过脊柱,落在两腿中间,尽量上提。

(2)头正肩平,双肩放松,下颌微收,双目平视,面带微笑,自然亲切。

(3)挺胸收腹,略微收臀,两腿肌肉收紧直立。

(4)女士双脚呈“V”字或“丁”字形站立,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腹前,双臂自然展开。男士双脚微呈外“八”字分开,但不能超过肩宽,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交握置腹前、身后或自然垂下位于身体两侧。

(5)站累时,可变换为调节式站立,即身体重心偏移到左脚或右脚上,另一条腿微向前屈,脚部要放松。

图3.5 站姿仪态

拓展阅读

站姿训练小技巧(www.xing528.com)

顶书训练。把书本放在头顶中心,为使书不掉下来,头、躯体自然会保持平稳,否则书本将滑落下来。这种训练方法可以纠正低头、仰脸、头歪、头晃及左顾右盼的毛病。

背靠背训练。两人一组,背靠背站立,两人的头部、肩部、臀部、小腿、腿跟紧靠,并在两人的肩部、小腿部相靠处各放一张卡片,不能让其滑动或掉下。这种训练方法可使学生的后脑、肩部、臀部、小腿、脚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使之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后身。

对镜训练。每人面对镜面,检查自己的站姿及整体形象,看是否歪头、斜肩、合胸、驼背、弯腿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站姿训练每次应控制在20~30分钟,训练时最好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用以调整心境,既可以防止训练的单调性,又可以减轻疲劳感。

(二)坐姿

茶艺人员进行茶水冲泡时多为坐着进行。端坐时应端庄稳重、娴雅自如。其动作要领为:

(1)入座时,背向无扶手的椅凳,双脚并拢,女士着裙装时可用手抚裙摆后轻稳和缓地坐下,双膝并拢将身体转向正面;入座有扶手的椅子,可轻跨一小步于椅子前方,女士将裙向前收拢再坐下,男士落座前可稍稍将裤腿提起,视凳面大小坐椅凳的1/2 ~ 2/3。

(2)坐定后,双手不操作时,女性自然交叉双手相握放于腹前,或手背向上四指自然合拢呈“八”字形平放在操作台上,双腿并拢;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或是在操作台上自然半握分放两侧,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图3.6 坐姿仪态

(3)行茶时,挺胸收腹,头正臂平,双肩放松,操作时不能因动作的改变而左右倾斜。下颌微敛,目光平视或微垂视,面部表情自然。双手自然重叠放于茶巾或茶席上,或双手分开与肩同宽半握拳放于茶桌上,为保持双手洁净,操作时切不可拿取不洁之物或放于腿上。

(4)离座时,应让身份高者先离座,身份相当者可同时离座。离开座位时动作轻缓,不能用力过猛,更不宜发出声响。

(三)蹲姿

在茶事活动中蹲姿可采用高低式或交叉式。

(1)高低式蹲姿,即上身保持直线,匀速起落。左脚完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提起。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态。反之亦然。

图3.7 蹲姿仪态

(2)交叉式蹲姿,下蹲时,左脚在前,脚掌完全着地,右脚在后,脚掌着地、脚跟提起。屈腿下蹲后,左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腿从左腿下方伸向左侧,两腿交叉重叠,合理支撑身体,腰背挺直、略向前倾。这种蹲姿的造型优美典雅,适用于女性。采用这种蹲姿时,可左、右腿互换姿势。

(四)走姿

稳健优美的走姿可以使一个人气度不凡,呈现一种动态美。走姿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提气沉肩,内紧外松,步履均匀,自然摆臂,表情自然。行走时身体重心平稳,步伐轻盈,步幅适度,尽量循一条直线行走。

(1)步态端正:昂首挺胸,收腹提臀,双肩放平、下沉,双目平视,重心稍向前倾,双臂以肩关节为轴自然地前后摆动,摆幅为30~40 cm,前摆幅大于后摆幅。掌心朝内,手指自然弯曲,脚尖伸向正前方,脚跟先于脚掌着地,依靠后腿将身体重心移到前脚脚掌,脚尖推动不断前行。

(2)步位平直:男士两脚内侧着地的轨迹应为两条平行线,女士的步位路线应尽可能为一条直线。若托盘行走,则应减少上半身的晃动,保持所持物品的平稳。

(3)步幅适中:步行时双脚中心间的距离应适中,一般应为前脚跟与后脚的脚尖相距为一脚或一脚半长。但因性别和身高不同会有一定差异。着不同服装,步幅也不同。

图3.8 走姿仪态

(4)风格有别:男士应步伐矫健、稳重,展现阳刚之美;女士应步伐轻盈、娴雅,展现阴柔之美。

(五)跪姿

唐代以前,席地而坐是日常起居习俗。坐时双膝着地,脚面朝下,身子的重心落在脚后跟上,若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也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

茶席中的“跪”,正是沿用了古人的礼仪,一般的跪姿都是双膝着地并拢与头同在一线,上身(腰以上)直立,臀着于足踵之上,袖手或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膝上,抬头、肩平、腰背挺直,目视前方,女士双手交握放于大腿上。男士可以与女士略有不同,将双膝分开与肩同宽。

在茶艺中,一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精神气质,还可以反映出他的志趣品位。庄重大方、礼貌亲切、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损害自身形象。

图3.9 茶事服务礼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