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洲人类开发:问题意识与目的

非洲人类开发:问题意识与目的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以独立行政法人化为契机,JICA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独立行政法人化一系列的变化对JICA事业中社会关怀对策的影响。另外,JICA内部设有社会发展部,其负责的课题是管理方法、建构和平、城市开发、道路交通和通信网等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合作。但本文中的社会发展系的议案并不一定指JICA社会发展部所实施的议案。本文将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推动社会性因素的议案称为社会发展系的议案。

非洲人类开发:问题意识与目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开发援助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其目标变为削减贫困,人类社会成为焦点。根据1989年DAC参与型开发的倡议,从1990年开始发行的UNDP的《人类发展报告书》,以及1995年召开的联合国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下村等,2005)成为该潮流的象征。这一潮流现在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在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中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以削减贫困为中心课题,而“人类安全保障”的概念也让各国充分认识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性。

开发援助的实施机构也随着该潮流加大了对社会因素的关怀力度。例如,1985年英国海外发展署(现英国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设立了社会发展小组(现社会发展局)(中村,2001)。世界银行1974年雇用了第一位社会学家迈克尔·塞尔诺,1978年雇用了第一位人类学家歌莉娅·戴维斯,但真正致力于社会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Davis,2004)。

作为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的实施机构之一,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2003年10月之前是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是国际动向的追随者,也采取了社会关怀合作所需的对策。其开端正是始于1988年的“领域援助研究会”。该研究会提出了超越“环境”“贫困问题”“参与型开发”等以往技术部门框架的主题。之后,发行了《贫困问题手册》《社会性别分析方法指南》等入门书籍和研究报告书。无论是在组织体制层面,还是在各个项目层面,社会关怀对策逐渐丰实起来了[1]

JICA在日本政府的一系列行政改革的潮流下,于2003年10月实施了独立行政法人化。研究组织论的Scott(1987)认为,组织的环境基础不仅是组织的体制,还是事业内容和行动模式的决定因素。若是这样,独立行政法人化这一JICA的法律立场的变化,将会影响JICA的体制、事业、行动模式。实际上,以独立行政法人化为契机,JICA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JICA实施社会关怀合作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呢?对于需要下功夫的社会关怀来说,追求效率化的独立行政法人化会不会是逆流而行呢?(www.xing528.com)

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独立行政法人化一系列的变化对JICA事业中社会关怀对策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如下结构展开研究。首先,在第2节中,从组织方面和人才方面考察JICA社会关怀对策的沿革和现状。其次,在第3节中,考察独立行政法人化引起的JICA组织上的变化,尤其是将焦点放在“JICA改革计划”中推进的“现场主义”“人类安全保障”“效果、效率性与迅速性”,以及与其关联实施的再部署及JICA事业中人才确保计划的变化上。再次,在第4节中,考察这些变化对社会关怀的影响。最后,在第5节中,阐述笔者对今后的展望。

本文中的“社会关怀”是指“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开展切合人类社会状况和需求的合作”。其范围包含为掌握社会状况而实施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也包含社会与性别分析)、居民参与型手法等研究方法的有效利用,以及实施以削减地区社会的贫困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议案(社会发展系的议案)。此外,在JICA内部为了实施这类事业而进行的完善体制的改革也被看作社会关怀对策。

另外,JICA内部设有社会发展部,其负责的课题是管理方法、建构和平、城市开发、道路交通和通信网等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合作。但本文中的社会发展系的议案并不一定指JICA社会发展部所实施的议案。关于“社会发展”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随着时代背景及发展理念的变迁,对其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板垣,2002;佐藤,2007)。本文将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推动社会性因素的议案称为社会发展系的议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