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骑自行车回忆,民国时期的自行车行车执照

骑自行车回忆,民国时期的自行车行车执照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对自行车的追忆,是从回老家拜年开始的。民国时期自行车得以推广,成为代步的主要工具。购置了自行车之后,要到当地的警察所核实身份、办理登记手续,取得行车执照,方可上路行驶。如图321、图322所示,为一本民国时期的自行车行车执照,长10厘米,宽8厘米。这一时期自行车虽说实现了自产,但对城里家境不是很宽裕的人来说,想要购买一辆仍有一定的困难。如在山东高密农村,结婚时用自行车带媳妇是一件很风光的事。

骑自行车回忆,民国时期的自行车行车执照

我对自行车的追忆,是从回老家拜年开始的。父亲少小离家,对老家情意看得格外重。每年的初一回老家拜年,是他为我们定下的规矩。这个规矩,任谁也不能动摇。开始时,是由我哥哥用自行车带着我前往,我坐在车的前梁上,车后座上用木棍担出支架、驮着送给大爷和二大爷的礼物。我们迎着寒风,面朝大雪,向着西南方向60里地的一个名叫“后西旺村”的小村庄进发。手脚冻麻了,下来跑一跑,再骑。后来,我也领到一辆自行车,可以与哥哥并驾齐驱了。再后来,哥哥调到外地工作,翅膀硬了的我便单飞。父亲去世了,我带着他的遗愿,继续飞行。直至老家比我辈份大的亲人都不在了,才停下脚步。回顾一下曾经伴随我回老家拜年的自行车,更新换代也有好几辆了。它们中有国产的,也有外国制造的,它们的名字与回老家之路联系在一起,永难抹去。它们的名字是“凤头”“永久”“凤凰”“飞鸽”“大金鹿”。

自行车为舶来品。据史料记载,自行车最早(17世纪末)是由法国人发明的,为木制,结构简单,靠两只脚蹬地助跑。后英国人加以机械改造,让双脚离开地面,以轮齿钩挂链条脚踏带动前后两车轮,设计出新自行车车型。其引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清朝末年,名为“脚踏车”,亦称为“单车”。民国时期自行车得以推广,成为代步的主要工具。为了安全,还对其出行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购置了自行车之后,要到当地的警察所核实身份、办理登记手续,取得行车执照,方可上路行驶。如图321、图322所示,为一本民国时期的自行车行车执照,长10厘米,宽8厘米。封面用红字印有“行车执照,高密县警察所”的字样,内文为“高密县警察所,为发与脚踏车行车执照事,兹据本县第(一)区(东隅)镇乡(九曲巷)街庄、门牌(15)号、车主(杜某某)报称有脚踏车一辆,声请登记。查无不合合行发与第(495)号行车执照,以便行驶,此证。右给车主(杜某某)收执。行驶期限二十九年(七)月(三)日起,三十年(六)月(十五)日止。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六月(三)日”。上盖警察所两枚印章。文中带括号的字为用笔填写。证上所提及的门牌,在当时具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双重效力,是验明身份、核查人口的有力证据。如图323、图324所示,为一张清末门牌和一张民国时期的门牌。民国时期门牌长28.5厘米,宽18.6厘米。内栏以墨线分界,上印“门牌”二字并书写和印有“(北)字第(一一八三)号”。下书写和印有“为发给门牌事,查得(张家长)村第(七九)号住户,委系安分良民,合行给予门牌,备查须至门牌者。计开。户主(张某某)年(四十六)岁,职业(农)。男(二)名、女(二)名。在家营业、出外营业。佣工。同居。民国十三年(六月)日发给。实贴门首。”上盖“高密县印”。那个时候,引进的多是德国和英国生产的自行车,使用者多系政府公务部门及工商业户和地主,普通百姓尚无购买力。自行车上配带有手推式气筒、电喇叭和照明灯,照明电源依靠一个小电瓶与车内圈摩擦产生,制造工艺先进。

【图321】民国时期自行车行车执照(一)

【图322】民国时期自行车行车执照(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扬自立精神,制造出了第一批国产品牌的自行车。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天津产的“飞鸽”牌、上海产的“永久”牌、山东青岛产的“大国防”牌和“小国防”牌等。车子有直梁和弯梁,弯梁适合女性驾骑,充分考虑到女性身着衣裙时的合体和美观,名“坤车”。骑自行车除了要遵守交通规则外,夜间上路必须有照明装置,车灯就好比通行证。相声演员侯宝林说过一段相声,名叫《夜行记》。里面有段子说的是一个人买了辆旧自行车,车上没有照明灯。晚上上街,怕被警察查到,他便突发奇想,花五毛钱买了一个纸灯笼当照明灯。骑车时,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提着灯笼,结果灯笼着了火,把衣袖子也烧着了。这个段子在逗人哈哈一乐的同时,也说明了夜间行驶安装车灯的必要性。这一时期自行车虽说实现了自产,但对城里家境不是很宽裕的人来说,想要购买一辆仍有一定的困难。在农村只有副业搞得比较好的大队才有那么一辆或是两辆,用于跑外、联系业务,谁有事谁使用,叫“公车子”。

【图323】清代门牌 

【图324】民国时期门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陆续进入平常百姓家,在迎来送往的场合中扮演起引领新潮流的角色。如在山东高密农村,结婚时用自行车带媳妇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接媳妇时,男方家要准备三辆自行车(多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一辆用来带新媳妇,另外两辆用来带送客。三位去带媳妇的人,都是从村子里选出来的精壮汉子,要个(身材)有个,要模样有模样,让亲家人一看,脸上有光、长门面。若不然,会让人家瞧不起、笑话。在这一时期,自行车还是城里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另外两件是缝纫机和手表(过去高密农村结婚也有必备的“三大件”,其为箱子、柜子和方盒。生活条件与城里人相比,差距很大)。当时想买一辆自行车,光有钱还不行,还要凭票,自行车供不应求,属于紧俏物品。有时一个上百人的单位只能分到一张自行车票,为体现公允,只有劳模才能获得,算是一种奖励(图325)。谁要是搞到了一辆自行车,真会不知怎么才好,恨不得晚上睡觉也要搂着。下雨阴天,不是人骑自行车,而是自行车骑人,容不得车身沾上一星半点儿泥水。车内圈和车辐条每天都要擦得锃明瓦亮的,见不到一丝锈迹。车把手要用线钩织的套子套起来,车座子要用刺绣了花纹的布套子套起来(图326),车梁框架要用彩色的塑料皮或是胶片层层包裹起来。那份珍爱,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www.xing528.com)

【图325】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购买证 

【图326】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座套刺绣图案

说起高密农村结婚用车一事,大体可分出这么几个阶段:解放以前用花轿抬(有专门租赁轿子的店铺)、用驴驮。用轿抬,声高八倍(有吹大喇叭、吹笙、敲锣、击钹的),旗牌伞扇一应俱全,载歌载舞、招摇过市;用毛驴接媳妇,多因战乱,不敢声张,男方这边一个人带一头小毛驴,直接把媳妇接回来。解放以后,兴新式结婚,为步行,男方这边派两个人去接,女方那边派两个人来送,抬柜的提前走,即先把嫁妆早早送过去,等女方走到男方的家门口,婚事就算办成了。之后,流行用独轮小推车推,把车上的两个偏兜(用棉槐条编制)卸去,一边坐新媳妇,一边放上一块石头,以保持车身平衡,虽说简陋,但有吹鼓手相伴,吹吹打打倒增添了几分热闹。小推车之后,用马车拉,车上用花席(高粱秸编织、带有红黄自然色泽)扎一个拱形的棚子,前后两边挂上花布帘,就像轿车一样。仪式中,上车下车,举手投足,有规有矩,很有点复古的味道。马车之后为自行车。在自行车之后,有一段时间(很短暂)用过拖拉机。拖拉机比自行车贵重,用贵重物来体现神圣婚姻,是最美好的祝福。拖拉机机身外壳大多喷着红漆,外观红火喜庆,特别有仪式感。邻里置有拖拉机的,会帮忙操持。本村没有,会到别村去借。

【图327】20世纪70、80、90年代的自行车执照

【图328】20世纪70年代给自行车编制号码的钢印

为适合农村使用,青岛自行车厂还出产了一种“大金鹿”牌自行车(为第二批,其中含“小金鹿”),这种车子不光有手闸,还有脚闸,梁、架、轮子和后座比一般车子要粗、要大,载重量大,适合走坑坑洼洼的土路,深受农民的喜爱。那时对自行车的管理较为严格,买到自行车以后,要带着户口证明、村里介绍信、买车的发票,到公安部门办理自行车行车执照(图327)、领取车牌,如果是在自由市场买的,还要带工商交易证。管理人员会在车的脚踏处、车把上,用小锤敲上钢印号码(图328)。车子丢失了,可依据号码寻找,有一定的保险性。车子每年一审,要交验证费,后期验证,还发给一个印有自行车图案和标有“验”字的三角形铝质小牌,上面带着圆环,可套挂车钥匙,有点像纪念品。90年代末,自行车管理渐疏,那些车牌和钢印,淡出人们的视野,尘封进了记忆的仓库。进入21世纪,自行车浩浩荡荡的“王牌”地位被越来越多的机动车所取代,曾经辉煌一时的自行车,成为街头巷尾的散兵游勇,只能面对着一排排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望“影”兴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