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道与佛家禅宗:明心见性

茶道与佛家禅宗:明心见性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味和心性完美的统一才是茶道的最高境界。佛家禅宗最讲明心见性,因此茶道和佛家禅宗思想关系最为密切。禅宗对于本心、心性的问题有过许多探讨。如此一来,心则与佛性联系在一起,禅宗追求的则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品茶也是寻找本心自性的过程。

茶道与佛家禅宗:明心见性

茶道有固定的程序和礼仪,对茶具、水温、茶的种类都有要求。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和心性相关。茶味和心性完美的统一才是茶道的最高境界。品茶活动展现的不仅是外在的礼节还有内在的人品和审美。佛家禅宗最讲明心见性,因此茶道和佛家禅宗思想关系最为密切。

禅宗对于本心、心性的问题有过许多探讨。众生皆有佛性,而佛性不可向外苦求,只需向人内心寻觅。如此一来,心则与佛性联系在一起,禅宗追求的则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本心可以泯灭二元对立的分别,达到统一的“一真”;本心亦清净澄明,而无污染,是一种至高的空的境界。因此,对佛性的追求也就是对本心的反思。

本心在禅宗中通常也会归结为“本来面目”的问题。唐代禅师中的名句有时会被抽出一句作为话头,被后人参悟。宋代流行文字禅,看话禅则都是通过公案或公案中的句子来参禅,以期从中使人开悟。“本来面目”又称作“自家田地”“本分事”等,本意就是指原本的自己,每个人都具足的本身,同时也指人的本心,自性。

品茶也是寻找本心自性的过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六祖慧能“本来面目”的公案很有代表性。故事的起源是六祖辞别五祖,向南而行,到了大庾岭。数百人前来想要夺走六祖的衣钵。其中有个僧人俗姓陈,名叫惠明,以前是个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想参禅。比众人先一步追上了六祖惠能。惠能就将衣钵扔在石头上,说这是信物,岂能靠蛮力争取?然后躲在草丛之中。惠明到了以后果然抬不动衣钵,于是对六祖说,他是为了佛法而来不是为了衣钵而来。惠能从草丛中出来,坐在磐石上。惠明作礼问讯完毕,希望六祖为其说法,于是有了以下非常经典的对话。二人的对话内容涉及本来面目的重要问题。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www.xing528.com)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4]

这段对话对于理解本来面目和明心见性有很大的帮助。关于茶道如何明心见性也有启发。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禅悟的时机。时机是做成事情的关键,参禅能不能悟道,茶泡的味道如何,全在时机火候。对人进行点拨需要一个契机,明心见性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就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可以反思何为本心,本来面目到底如何。茶道也是如此,不能在心中树立过多二元对立,不能将善恶对立起来思考。因为人一旦确立了逻辑标准,就代表着在心中确立了是非的对立法则,容易陷入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偏激状态。而人的本心是超越二元对立,超越善恶而存在的。若是给自己树立过多框架标准,则茶的味道也不会好。只有人不再执着什么是完美,才会关注当下,将一切差别都泯灭在茶中,不让心随着外界而流转,才能达到茶道追求的境界。

其次,要想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如何,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中国茶道亦是如此。一杯茶泡的如何,需要自己品尝其中滋味。因为主客所处的环境不同,心境不同,个人的敏感度也不同,因此同一壶茶可能不同的人品尝到的是不同的味道。有人觉得茶味甘甜回甘浓厚,有的人会觉得苦涩。重要的是跟随自己的心去品茶,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随别人去判断茶的滋味。

最后,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理解了何为本心自性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善自护持”。因为人理解一件事和真正能做到之间还是有很大距离,古人讲知易行难就是这个道理。知道什么心境下煮出的茶才是好茶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要保持住那个心境和状态则很不容易,需要时时提起念头,让心保持澄净的状态,而不能放逸。佛法中讲的缘起法,都和心有重要的关系。心是主人,可以起惑造业。所以佛法很重视对心的了解。只有“自知其心”才能“自净其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