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思想文化对话:儒家与佛家

中国思想文化对话:儒家与佛家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儒家与佛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归结起来,儒家与佛家最核心的不同,我认为在于一个是“有”字,一个是“空”字。应该说,尽管儒家与佛家有很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和功能,那就是人文教化功能。

中国思想文化对话:儒家与佛家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儒家与佛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体来讲,儒家与佛家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不同:

第一,儒家是中国本土最主流的文化,佛家原是古印度宗教,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支。第二,儒家的主旨和精神姿态是积极入世的,而佛家是出世弃世的。第三,儒家是关于现世的学说,它不讲前世、来世;而佛家则是讲前世、今生和来世三世轮回的。第四,儒家对鬼神是存而不论的,它不肯定鬼神存在,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而佛家则肯定鬼神、灵魂的存在,它讲灵魂不灭,并借此得以完成它的三世轮回报应学说。第五,儒家不是一种宗教,它没有设立外在的人格神;而佛家则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宗教而存在的。第六,儒家崇尚的是清醒理性,它讲格物致知,讲博学;而佛家则注重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直觉,讲“悟”,讲顿悟、渐悟。

但归结起来,儒家与佛家最核心的不同,我认为在于一个是“有”字,一个是“空”字。儒家强调对人生社会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教养,等等,所以说它崇尚的是一个“有”字。它有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家庭社会责任感,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希望由此建设和谐美好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它强调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刚毅勇猛、坚韧不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仁义礼智信,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美好、优雅友爱的社会。儒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是有作为、有责任的君子,具备“仁义礼智信”品格,在家能和睦家庭、承担家庭责任,在社会能为社会做贡献,有大爱、有担当。

而佛家所讲则是一个“空”字,所以我们经常称出家的佛徒为“遁入空门”。它看空一切,舍弃一切,不执着一切,把一切都看成是幻相和假有。所以“空”可说是佛家的核心概念和最后宗旨,通过“空”而完成它出世的理论建构。对于如何悟“空”、看空,历史上不同佛教宗派都围绕“空”字进行了不同解读,两晋时期“六家七宗”集中讨论的主题就是这个“空”字。当时的僧肇把“空”解释为不真空,被鸠摩罗什誉为是“解空第一人”。佛教大乘空宗般若学以“性空”和“假有”对“空”进行了深刻解读。般若中观学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叫“缘起性空”,认为现世的一切事物(“法”)都是因缘假合而成的,没有自性,不能独立存在,所以万物都是一种假有,都是空的。由于看空一切,所以现实中的一切,包括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个人的情感、名利,等等,都没什么可以执着、值得执着的,都可以放弃。只有悟到“一切皆空”,从而放下各种欲望,人们才能得到解脱,心灵得到平静。所以佛家对遭受痛苦不幸的人们有独特的安抚作用和价值。中国历来有“得意谈孔孟,失意谈佛老”之说,佛教成为遭受不幸和苦难人们的避难所安慰剂,从而以它独特的另一种生命方式,有效地补充了儒家这方面的缺失,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只讲命,但它希望人们在遭受挫败之后,仍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坚韧不拔地继续走下去,这其实有时是勉为其难的,所以还是需要用佛家的方式彻底解脱,从而让人足以心灵精神慰藉。就一个社会来讲,有幸福的人有不幸的人,有得意的人有失意的人,幸福得意的人当然要讲儒家,要讲积极进取、讲责任,实现人生价值,推进社会进步;但对于失意不幸的人,也要容许和尊重他们转向佛家,学会放下。对于个人来讲也是这样,漫长人生总有幸福得意的时候也有不幸失意的时候,所以儒家和佛家提供给我们的不同境遇不同时期不同的滋养方式,我们要学会有时做儒家,有时做佛家,该自强不息的时候就要积极进取,该放下的时候就不要执着,这样才是有厚度的人生。

应该说,尽管儒家与佛家有很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和功能,那就是人文教化功能。儒家的教化功能自不必说,它是提倡积极美好人生、注重群体和谐的。它讲“仁爱”,对社会、对他人有爱心,讲仁义礼智信,关爱他人与社会,希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假如用“真、善、美”来套用的话,儒家可说是追求一个“美”字。它追求个人是博学有礼、优雅庄重的君子,社会是秩序井然、和谐友爱的美好盛世。而佛家则讲“十二因缘”,讲三世轮回报应。由于讲因缘,所以,它开示每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与社会、与他人是密切联系的,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所以每个人要和谐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善待他人,必须造善因,不能伤害他人和社会,否则会自食其果。由于讲三世轮回,因此它又开示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前世、今生、来世负责。所以它的目的是教导人们向善的,它与儒家一样,对社会起了一种人文教化作用。假如用“真、善、美”来套用的话,佛家可说是追求一个“善”字,它引领人们超脱世间一切,善待人间,成就慈悲。(www.xing528.com)

牟宗三先生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学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儒家、道家、佛家对于我们的社会人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从一个社会来讲,既要有理性严谨、刚毅进取的儒者,也应该有率性自由、自然随意的道者,也还应有超脱一切、成就慈悲的佛者。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包容大气、健康仁厚的社会。从一个人来讲,既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有责任担当的儒者,实现社会人生价值;但是,也要做一个懂得放松自己、顺从天性的道者;而当受到挫折、遭受失意不幸时,也不妨做一个懂得放下、豁达超脱的佛者。这样的人生才是张弛有度、圆融美好的人生。我想,这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和对于我们今天最有价值的智慧。

问:如何从文明冲突与文化对话角度看儒佛关系?

大体应该说,儒佛关系有一个从相互排斥冲突到相互借鉴吸收,再到相互包容相互成全的过程。佛教是西汉末、东汉初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经过不断的本土化,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历史上曾有三次“灭佛”事件。第一次是北魏时期,佛教遭受道教的排挤,导致佛徒被杀、佛像被毁。第二次是北朝时期,因统治者尊儒,佛教与道教一起被毁经书、灭佛像,佛徒、道士还俗。第三次是唐朝中叶,因佛寺经济过分膨胀与国家赋税发生重大冲突,唐武宗下令沙汰佛徒。尽管有这几次大的冲突,但是,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最终还是以它对社会人生苦痛的独特慰藉作用赢得了众多信众,并以它玄妙的理论思辨性,逐步影响着儒家。而佛教也在这种冲突与对话中完成自身本土化过程,最终形成了禅宗,禅宗就是中国化的佛教。儒家对佛家的回应,先是南朝时期范缜佛学者的形神之辩,后是唐朝韩愈、李翱的反佛排佛,但儒家始终还是以学习借鉴的方式对待佛学,并最终形成了吸收了佛学和道学精华的宋明理学。所以,由此可以看到,儒家、道家、佛家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历来是既相互排斥冲突,又相互借鉴吸收,最终又相互包容,相互成全,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干和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三大支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