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朝鲜儒家思想:文化史散论

朝鲜儒家思想:文化史散论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当时朝鲜君臣的伦理观念不让于中国人,儒家的伦理思想确是东被朝鲜了。朝鲜国王接受并宣传儒学,是用它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统一臣民的思想。英宗、正宗父子一高压、一提倡,实乃异曲同工,为的是儒家思想的传播。他们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官方哲学,企图统一民间思想和意志,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国王的统治。

朝鲜儒家思想:文化史散论

前述大报坛与中华礼仪文化、与尊王攘夷思想的关系,朝鲜君臣的编选刊刻中国古代经史著作,无不表明朝鲜接受中华文明,换句话说,是中国文化的东传。朝鲜所吸收的中国文明,在观念形态上主要是儒家大一统思想,即君主集权意识,所谓尊王攘夷,其核心内容就是尊君,仪礼的繁文缛节,皆是为崇奉君主而设。在大报坛的建置和祭礼中,朝鲜国王总以明朝是天子,己身为诸侯的观念考虑问题,把已经不复存在的明朝仍然当做君主来供奉,这样重视并在可能范围内实践君臣关系、主从关系,是他们的思想中浸透了中国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意识。尊君,包含多种思想内容,忠于君主和社稷的气节观即为其一。

朝鲜君臣崇拜明毅宗死于社稷的气节,国王不能去实践,却要求臣子去学习。1637年二月昭显世子为质子西行,路上可能接受了臣民献纳的数十匹棉布,仁祖说这是很不好的事情,“必如苏武之吃苦,而后乃可也。饮酒居处,欲如常时,则岂不谬哉!”并要求谢恩使李圣求到沈阳时加以饬戒。[79]次年八月从沈阳返回汉城的宾客朴对仁祖讲明朝监军张春的事:张春被清军俘虏遭到囚禁,他因沈阳处在北京的东方,因而从不向东坐息,表示誓不降清,朴称赞他“谈论琅琅可听,虏中亦极尊敬,比之于苏武云”[80],苏武持汉节,十九年不改操行,成为汉民族气节的表率。朝鲜右相金尚宪被清军拘执于沈阳,历六年而不屈服,朝鲜人认为文天祥宋朝三百年正气,而金尚宪恰恰是朝鲜的文天祥,[81]文天祥是实践汉民族气节的又一个光辉典范。苏武、文天祥的精神渗入朝鲜臣民的血液,成为培养他们忠君思想的要素。可以说当时朝鲜君臣的伦理观念不让于中国人,儒家的伦理思想确是东被朝鲜了。

因为地位的关系,朝鲜国王最注意提倡忠臣观念,并以虔诚于大报坛祭祀为臣下做出榜样。1747年十一月英宗召见冬至使,说他们将要去的清都北京,原来是皇明的旧都,因而感慨万千,追念明朝的恩德,检讨官李奎采赞扬地说,国王有风泉之思,是不忘《春秋》之义,先正宋时烈提倡纲常大义,使我们朝鲜人深明礼义,现在国王也这样教导,可以证明宋时烈倡导的功效。英宗认为他抬高了宋时烈的作用,而忽视了支持宋时烈的孝宗的作为,因而纠正他说:“有君然后有臣,非我孝庙,何以明大义于天下乎?”侍读徐志修跟着说:“若专谓先正之功,则君臣同德之美晦矣”,指责李奎采立言不当。[82]国王与臣下争竞宣扬儒家伦理的功绩,可知朝鲜君臣的大力传播儒学了。

朝鲜国王接受并宣传儒学,是用它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统一臣民的思想。正宗在1799年下教:“朱夫子即孔子后一人也。尧、舜、禹、汤之道,得孔夫子而明;孔、曾、思、孟之学,得朱夫子而传。朱夫子尊,然后孔夫子始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迪彝教于穷(宇)宙,陈常典于时夏,以之异端熄而民志定,即惟日明斯道,扶正学而究其本,则尊我朱夫子是耳。顾予至诚,苦心对越,方寸之中,诵习其书,若亲警咳(馨欬)。”[83]正宗推崇儒家理学,原来目的就是这样的明确:平熄异端之说,令臣民思想统一到儒学上来。他那样极其重视编选刊刻儒学著作,自身用力甚勤,宣传也不惜费力。而他的父王英宗令各地毁书院、祠宇,多达一百七十余所,认为那些祠院的主持人以办理书院祠宇谋私,“反贻辱于先贤”[84]。英宗是此事大报坛祭的热衷者,他所毁的书院祠宇,必是不能宣扬尊君大义和全部儒家思想的。英宗、正宗父子一高压、一提倡,实乃异曲同工,为的是儒家思想的传播。他们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官方哲学,企图统一民间思想和意志,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国王的统治。儒家的功能,在那个时期,可能是以此为大了。

儒学是博大精深的学问,是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主流,它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时代、国家、地方,会起着不同的作用。正因为它是宏博的,各个国家、地区的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地加以利用。朝鲜进行大报坛祭祀就是将儒家伦理同朝鲜国情结合起来实现的,国王特别强调尊王攘夷思想,也是依照国情和需要从儒家中选择的,都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这大概是儒学有生命力的表现。儒家讲仁义,讲人伦,抽象地评论它,那是反映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道德准则。18、19世纪的朝鲜君臣,在处理鲜、明与鲜、清关系上去实践了,儒学起了它的作用。但是儒家能不能被当作万能的思想,随时随地都起积极的作用,那要看时代的要求,要看各个国家、地区的具体条件。因为各个国家有其自身的国情,有它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它的文化传统,有它的意识形态,儒学若能与国情结合,就起作用了,若相背离,格格不入,其作用则会与使用者的愿望相反了。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对于一种学说的存亡兴衰最为重要,是时代选择它,人们选择它,它之铸造人的思想的作用,也是在时代和社会要求下发生的。

(载台湾韩国学报》第10辑,1991年)

【注释】

[1]孟森在《皇明遗民传序》(《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上册第155—157页)讲到大报坛:刘氏撰有《大报坛》一文。(载《台湾电视周刊》第591期、第592期,转见汉城冯荣燮编著《大明遗民史》下卷第511—514页,该书1989年梓刻,承著者惠赠,特志以表谢忱。)

[2]《李朝实录·仁祖实录》卷36,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第35册第254页。下引该书,简注《实录》卷、册、页,非学习院版本则加说明。

[3]《仁祖实录》卷38,第35册第298页。

[4]《显宗修改实录》卷17,第38册第476页。

[5]《显宗实录》卷22,第37册第578页。

[6]这里指阴历月、日,本文所说的月、日皆指阴历,下不注明。

[7]《肃宗实录》卷39,第40册第541页。

[8]《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597页。

[9]《肃宗实录》卷39,第40册第541页。

[10]阮元校《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1453页。

[11]《纯宗实录》卷2,朝鲜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编,科学出版社,1959年影印本,第42页。

[12]《御制皇坛仪序》,转录《大明遗民史》,第72页。

[13]《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584页。

[14]《汉书·韦玄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0册第3117页。

[15]《明史》卷47《礼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第5册第1227页。

[16]《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600页。

[17]《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600页。

[18]《英宗实录》卷69,第45册第63页。

[19]《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600页。

[20]《肃宗实录》卷39,第40册第541页。

[21]《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601页。

[22]《明史·礼志》,第5册第1235页。

[23]《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601页。

[24]《高宗实录》建阳元年八月十四日条,转录《大明遗民史》第24页。

[25]《英宗实录》卷87,第45册第343页。

[26]《正宗实录》卷11,第47册第396页。

[27]《明史·礼志》,第5册第1239页。

[28]《肃宗实录》卷40,第40册第595页。

[29]《肃宗实录》卷36,第40册第442页。

[30]《明史·朝鲜传》,第27册第8299页。

[31]《肃宗实录》卷41,第40册第621页。

[32]《正宗实录》卷47,第49册第356页。

[33]《英宗实录》卷35,第45册第60页。

[34]《仁祖实录》卷35,第35册第352页。

[35]《英宗实录》卷69,第45册第57页。

[36]《肃宗实录》卷39,第40册第550页。

[37]《英宗实录》卷30,第43册第290页。

[38]《明史》卷265《范景文传》,第22册第6835页。

[39]《英宗实录》卷99,第45册第536页。附带说明,后来李如松代替乃父李成梁从配,这大约是朝鲜君臣在理性上能够接受李成梁的忠于明皇,从感情上讲受不了,而李如松又是援朝的统帅,对朝鲜有功,代表乃父也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此外,李还是朝鲜人后裔。(www.xing528.com)

[40]《英宗实录》卷51,第44册第206页。

[41]《正宗实录》卷7,第47册第238页。

[42]《英宗实录》卷89,第45册第369页。

[43]《英宗实录》卷95,第45册第472页。

[44]《纯祖实录》卷5,第50册第137页。

[45]《肃宗实录》卷43,第41册第5页。

[46]《肃宗实录》卷41,第40册第621页。

[47]《肃宗实录》卷51,第41册第247页。

[48]《英宗实录》卷51,第44册第196页。

[49]《显宗修改实录》卷17,第38册第479页。

[50]《肃宗实录》卷33,第40册第301页。

[51]《英宗实录》卷102,第46册第22页。

[52]《仁祖实录》卷34,第35册第601页。○《肃宗实录》卷3,第39册第56页。

[53]《仁祖实录》卷35,第35册第239页。

[54]《仁祖实录》卷36,第35册第254页。

[55]《仁祖实录》卷44,第35册第424页。

[56]《仁祖实录》卷46,第35册第484页。

[57]《孝宗实录》卷1,第36册第21页。

[58]《肃宗实录》卷35下,第40册第430页。

[59]《英宗实录》卷83,第45册第285页。

[60]《孝宗实录》卷14,第36册第353页。

[61]《正宗实录》卷54,第49册第592页。

[62]《仁祖实录》卷34,第35册第601页。○《肃宗实录》卷3,第39册第56页。

[63]○《纯祖实录》卷23,第51册第130页。

[64]他们被后人尊为“九义士”。

[65]《正宗实录》卷26,第48册第224页。又,本节资料来源于《李朝实录》《大明遗民史》《临朐冯氏族谱》(亦承冯荣燮先生相赠),《通州康氏世谱》(见《清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80年)等书,因此处系综述,不再一一指明引用书目和卷、页。

[66]《纯祖实录》卷14,第50册第373页。

[67]《英宗实录》卷87,第45册第343页。

[68]《肃宗实录》卷57,第41册第401页。

[69]《肃宗实录》卷34上,第40册第339页。

[70]《英宗实录》卷8,第42册第456页。

[71]《仁祖实录》卷45,第35册第430页。

[72]《仁祖实录》卷47,第35册第536页。

[73]《孝宗实录》卷1,第36册第536页。

[74]《正宗实录》卷1,第47册第11页。

[75]《纯祖实录》卷5,第50册第145页。

[76]《正宗实录》卷10,第47册第339页。

[77]《高宗实录》卷22,科学出版社,第4册第540页;参阅《清史稿》卷416《吴长庆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0册第12089页。

[78]宋时烈语,见《英宗实录》卷69,第45册第56页。

[79]《仁祖实录》卷34,第35册第223页。

[80]《仁祖实录》卷37,第35册第285页。

[81]《孝宗实录》卷8,第36册第200页。

[82]《英宗实录》卷66,第44册第502页。

[83]《正宗实录》卷52,第49册第522页。

[84]《英宗实录》卷53,第44册第2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