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素流动:城乡关系重构

要素流动:城乡关系重构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一统的恢复,带来了经济建设与强大动员能力的结合,国家通过与私人产权的博弈,逐步实现对市场的控制,奠定了中国经济运行与决策机制的基本格局。在这场有计划的大规模变革中,一方面要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要为工业提供积累,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基于工农分离、城乡分割的治理机制,一举改变了中国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要素流动:城乡关系重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一统的恢复,带来了经济建设与强大动员能力的结合,国家通过与私人产权博弈,逐步实现对市场的控制,奠定了中国经济运行与决策机制的基本格局。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以后,工业化成为整个国家集中力量要达到的首要目标。在这场有计划的大规模变革中,一方面要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要为工业提供积累,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然而经过多年战乱,彼时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水平虽有恢复但总体不高,生活消费超过生产消费支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衣食等又占支出的主体,这是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现实反映。由于要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原料和劳动力,国家通过农业合作化急速地将农民组织进各类小生产共同体,通过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将商业纳入国家管理序列,加上手工业改造等方式,将工人纳入高度集中的计划工厂。

因此,高度政治化的城乡计划管理成为主导,市场的调节则越来越弱。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逐渐一统天下,控制了商业网络、商品流动和价格机制。民营银行退出城市金融业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广泛建立,使得资金流动进入国家掌握之中。相应的农村市场(集市)、商贸中介与金融市场(组织)都受到削弱。农业合作化、工厂公营化,国家负责统筹调配劳动力资源,基本掌握了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劳动力市场受到限制,这在减少失业人口的同时,也削弱了退出权和自由选择权。以行政单位来塑造生产和消费单位、市场结构,强制性的制度嵌入所构建的一个个单位,受到多重行政权力的统摄(劳动局、行业管理机构、公安局、工厂车间、市政府)。农业为工业服务,农村为城市服务,腹地为中心城市服务(通过高度集中而行政化的计划体制来实现)。基于工农分离、城乡分割的治理机制,一举改变了中国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但是当以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并没有出现原来设想的优越性。由于吃饭问题始终不能解决,为工业化提供的剩余也有限,导致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控制不断强化,不仅多种经营不能发展,而且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甚至城市人口倒流向农村,城市化非常缓慢(1)。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根源。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国家通过统购统销、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剪刀差政策、税收转移等方式,来索取农业剩余和积累资本(2)。而重工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弱,特殊的部门结构使生产脱离消费行业、传统市场体系,不合理的生产循环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消费,还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www.xing528.com)

以重工业为优先目标的资源配置,高度依赖行政力量与计划管理,通过自上而下的党委、政府及下辖部局及运动式治理(如生产竞赛、劳模评比),传统的市场形式、物质激励和流动途径受到限制,人口、商品、资金、企业、市镇、生活资料、教育医疗资源均被严格管理,导致活力不足。人民公社、统购统销、粮油供给、社会福利制度、城市就业制度、户籍制度,这些制度安排进一步巩固了计划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杨美慧称之为国家再分配经济中的权力技术(3),是基于阶级、单位的奖惩机制,涉及粮食、日用品、住房、就业、福利等。结果不仅城乡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保持较大差距,连农民和工人的身份也逐渐被固定,进而造成社会心理的阶层分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衷是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等级差别,然而这种差别依旧影响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