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成人教育专业化研究与学术教育能力界定

德国成人教育专业化研究与学术教育能力界定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德国作为世界上成人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研究有着扎实的基础,并且在能力界定与学术教育方面的研究领跑欧洲。

德国成人教育专业化研究与学术教育能力界定

本书选择了超国家层面的欧盟委员会及6个欧洲国家,即英国、爱沙尼亚、德国、罗马尼亚、瑞士及奥地利的成人教育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欧洲层面和欧洲各国推进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研究的成果与实践经验。首先将研究对象锁定在欧洲国家是因为近年来在欧盟委员会的倡导下成人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欧洲盛行,并且有关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也随后紧密展开,在近一段时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欧洲各国通过参加欧盟的各项研究项目,也促进了本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其次,选择欧盟以及六个欧洲国家案例的主要依据如下:第一,近年来,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欧盟委员会大力推进成人学习领域及成人学习工作者的专业化是有目共睹的,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超国家层面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与参考价值。第二,英国作为最早开展成人教育的国家之一,在终身学习领域中从业者有着国家层面的专业标准并且是欧洲少有的对该领域中从事教学角色的工作者有岗前培训资格认证的国家。此外,当下正在发生的有关专业化建设的激烈讨论与变革,也引人深思。第三,爱沙尼亚是欧洲唯一通过立法认可成人教育作为一个“专业”的国家,并且有着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标准和专业资格证书体系。第四,德国作为世界上成人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研究有着扎实的基础,并且在能力界定与学术教育方面的研究领跑欧洲。第五,罗马尼亚是欧洲唯一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要在国家层面建议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体系的国家,在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体系及认定方面的研究处于欧洲的领先地位。第六,奥地利和瑞士是欧洲典型的两个具有成人学习工作者资格证书体系的国家,并且这两个国家在对成人学习的质量管理上也有着先进的实践经验。

本书的研究内容将关注两个层面:第一,举措与内容层面。笔者将深入挖掘及分析所选择的案例中有关推进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进程的举措,包括能力界定、专业标准、专业化体系构建以及能力认定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二,主要推进主体层面。本书基于专业化建设推进主体的框架来挖掘政府、专业组织、大学社会在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中的作用。这两个层面的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举措层面的具体内容是实施专业化建设的抓手,而宏观的顶层设计能将各类主体整合起来“各司其职”,促进专业化建设的进展。因此,本书将基于这两个层面,对我国推动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具体举措及内容和顶层设计方面提供借鉴。

图1.7 研究内容的两个层面

具体来说,本书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目前我国(以上海为例)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现状如何?专业发展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与挑战?专业化水平处于哪个阶段?专业化建设目标有哪些?(2)欧洲国家有关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方面有哪些理论成果与实践举措?这些成果和举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专业标准有哪些,资格认证体系是什么样的,专业化体系是如何构建的等)?四个主体(政府、专业组织、大学、社会)在促进专业化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3)如何在借鉴欧洲经验和把握本土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规划我国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蓝图?

围绕以上具体的内容,本书的研究路线如图1.8所示。

图1.8 研究路线

第一,对成人学习、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标准及能力等概念进行界定。进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选择和确定研究案例,确定研究关注操作层面的具体内容和顶层设计的宏观把握两个方面,根据相关理论确定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二,对我国成人学习工作者的专业化现状(以上海为例)进行初步的调查,分别调查在上海开放教育、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社区及老年教育和高校继续教育领域从业的成人学习工作者的现状,明确我国本土成人教育的困境与挑战。此外,评估我国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并确定专业化建设目标。

第三,分析超国家层面及国家层面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具体途径与举措、理论研究成果、总结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经验并且在案例中初步寻找相关主体的作用。

第四,提炼7个案例中促进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若干举措及具体内容以及举措之间的关联性,分析6个国家层面案例中主体的作用以及主体之间的关联性。运用专业化水平测量标准对欧洲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进行反思。

第五,结合国际经验和现实国情,提出当前我国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若干举措和推进重点。

第一,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一个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这个方法适合对现实中某一个复杂和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通过案例研究,人们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33]1984年,罗伯特· K.殷提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实证研究,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并且认为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显。此外,他强调进行案例研究首先要有理论基础以指导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本书将专业社会学作为理论基础,选取7个案例(欧盟、英国、爱沙尼亚、德国、罗马尼亚、奥地利以及瑞士)进行资料的收集。每一个案例中都呈现出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相同或不同的侧重点。基于此,本书将分析、比较以及总结这些案例中专业化建设的举措以及主要推动主体的作用。总体来说,本书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第一,界定与设计;第二,准备、收集资料及分析;第三,分析与总结。具体步骤如图1.9所示。

图1.9 案例研究法的运用步骤

第二,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对经验事实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进而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分类类比,从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贝瑞德(Bereday, 1964)在他的经典著作《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中提出了比较分析的四个步骤:(1)描述——收集整理有关对象的资料,客观地描述事实;(2)解释——多元地解释所描述的事实的含义;(3)并置——将事实加以整理、并列,对实施进行概况或细致的审视,提出假说;(4)比较——通过比较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假说,作出结论。[34]据此,本书的比较研究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具体来说,第一,描述。对所选择欧洲国家以及欧盟关于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支持举措以及内容进行描述。第二,解释。对这些举措与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第三,并置。根据前文所述的研究内容,主要将欧洲专业化建设的举措与内容层面进行并置。第四,分类比较。将所选国家对成人学习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的举措进行比较,尝试分析以及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响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主要举措,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

在专业化建设举措这个层面,笔者预先设定了比较的框架(如表1.3所示)。

表1.3 专业化建设举措层面比较框架

第三,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一般分为查阅、收集、鉴别、整理、分析等几个过程。本书的文献收集和查阅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文献,欧洲国家有关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文本、研究报告及实践发展情况等,并对重要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重要的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由于目前国内已有的有关欧洲国家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的中文文献极少,因此本书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文献资料及通过网络收集目标研究国家的有关成人学习专业和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的最新情况,以求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调查研究法。

本书使用的调查研究法主要是半结构访谈法。笔者将根据本书所定义的成人学习工作者的五支队伍,选取这五个领域的专家、管理人员、实践者共14人(其中4名来自开放教育领域、3名来自社会培训领域、3名来自企业培训领域、2名来自社区与老年教育领域、2名来自高校继续教育领域)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初步调查分析目前成人学习工作者专业化的现状以及专业化建设的困境。

[1] [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滕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 “相关服务”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服务,还包括课程开发、评估、咨询、管理等其他服务。

[3] 参见欧盟报告《成人学习专业在欧洲》(Adult learning profession in Europe)(2008),《成人学习工作者核心技能》(Key compentence for Adult learning professionals)(2010)。

[4] 笔者笼统地将工作者分为了教师(讲师)和管理者,事实上,他们从事的活动将超出他们的称谓。例如教师的活动还包括提供咨询、课程设计等。管理者的活动还包括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

[5] 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研究分析时,笔者还是倾向于使用“成人学习工作者”这个称谓。

[6] European Commission, Adult Learning: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6.(www.xing528.com)

[7] UNESCO,“国际成人教育研讨会”,http://www.cnier.ac.cn/adult.fayan/1393_4. html, 2018-08-01。转引自薛扬:《欧盟格龙维计划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论文,2012年4月。

[8] 何光全:《我国成人学习基本状况调查》,《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第6期,第58—69页。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成人教育国际大会中所呈现的国家报告中所用的概念均为成人学习与教育(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LE)。参见Stephen McNair et al.,“CONFINTEA VI: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Report: Nation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e of the Art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LE)”,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Vol.21, No.8, 2008, pp. 533—535.

[10] 辞海编委会主编:《辞海》(缩影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11] 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三联书店1995年版。

[12] 熊建辉:《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基于国际案例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3] Ingvarson, Lawrenc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https://research.acer.edu.au/teaching_ standards/7, 2018-07-25.

[14]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第32—41页。

[15] 郑丹丹:《教师教育者及其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16]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OECD, 2005.

[17] Paul Hager and Andrew Gonczi, "What is Competence?"Medical Teacher, Vol. 18, No.1, 1996, pp. 15—18.

[18] 刘奉越:《我国成人教育专业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第49—52页。

[19] Susanne Lattke and Ekkehard Nuissl, eds., Qualifying Professionals for Adult Learning in Europe, W. Bertelsmann, 2007.

[20] 参见欧盟的研究项目《成人学习工作者核心技能》(Key compentence for Adult learning professionals)(2010)。

[21] Daniel Kober, "Intercultural Professionalis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Adult Education and Learning, Vol.2, 2012, pp. 43—57.

[22] 赵康:《管理咨询在中国:现状、专业水准、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 Harold L. Wilensky,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0, No.2, 1964, pp. 137—158.

[24] Morris L. Cogan, "Toward a definition of profess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23, No.1, 1953, pp. 33—50.

[25] Everett C. Hughes, "Professions", Daedalus, Vol.92, No.4, 1963, pp. 655—668.

[26] Eliot Freidson, Professionalism Reborn: Theory, Prophecy and Policy, Polity Press, 1994.

[27] Eliot Freidson, Professionalism Reborn: Theory, Prophecy and Policy, Polity Press, 1994.

[28] Harold L. Wilensky,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0, No.2, 1964, pp. 137—158.

[29] Magali S. Larson,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30] [英]查尔斯·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

[31] Burton Bledstein, The Culture of Professionalism: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W.W. Norton & Company, 1974.

[32] 赵康:《管理咨询在中国:现状、专业水准、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 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22卷第1期,第116—120页。

[34]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