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生素D的重要性和补充方法

维生素D的重要性和补充方法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分别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前体。在130℃加热90分钟,其活性仍能保存,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造成维生素D的损失。在血浆中约有60%的维生素D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运输。目前认为维生素D的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5微克。严重的维生素D中毒可导致死亡。婴儿若仅暴露面部和前手臂,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即可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生。儿童和年轻人应每周保证2~3次的短时户外活动,以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

维生素D的重要性和补充方法

维生素D为一组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的类固醇的衍生动物,因其有抗佝偻病作用,也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但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分别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前体。麦角固醇主要存在于植物油酵母菌和麦角中,在人体中不存在,消化道中也不能吸收,但经紫外光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2,并且能为人体所吸收。但麦角固醇在自然界中的存量很少。7-脱氢胆固醇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和皮下脂肪中,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3。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是完全相同的,两者都具有维生素D的生理活性,常被统称为维生素D。

1)理化性质

维生素D为白色晶体,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对热、碱较稳定。在130℃加热90分钟,其活性仍能保存,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造成维生素D的损失。维生素D油溶液中加入抗氧化剂后更稳定。维生素D在酸性环境中易分解,故脂肪酸败可引起其中的维生素D的破坏。过量辐射线照射可形成少量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2)生理功能

维生素D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它能促进钙、磷在人体肠道中的吸收,维持血清中钙、磷浓度的稳定,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血钙浓度低时,可促进肠道主动吸收钙、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以及从骨骼中动员钙;而当血钙浓度过高时,可促使甲状旁腺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中析出,增强骨骼钙化,并增加钙、磷从尿液中的排出量。维生素D也能激发肠道对磷的转运过程,且这种转运是独立的,与钙的转运相互并不影响。

3)吸收与代谢

人体中的维生素D2是由从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和由皮肤及皮下脂肪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照转化成的维生素D3而来。

从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进入小肠后,在胆汁的作用下与其他脂溶性物质一起形成胶团被动吸收入小肠黏膜细胞中。食物中有50%~80%的维生素D在小肠吸收。吸收后的维生素D经淋巴进入血液,部分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并由其携带输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发挥生理作用。脂肪吸收受干扰时,如慢性胰腺炎、脂肪痢及胆道阻塞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在皮肤中产生的维生素D,会缓慢扩散进入血液,由维生素D结合蛋白携带运输。在血浆中约有60%的维生素D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运输。

维生素D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与骨骼肌中,其次是肝脏,大脑、脾、皮肤、肺中也存有少量。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脏,在其转化为极性较强的代谢产物后,随胆汁进入肠中由粪便排出,仅有少量从尿液中排出。

4)缺乏与过量(www.xing528.com)

膳食供应不足或人体日照不足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若日照充足、户外活动正常,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维生素D的缺乏。

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主要症状如图2-4所示,以钙、磷代谢障碍为特征,严重者出现骨骼畸形,如方头、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O形腿和X形腿等。成人缺乏维生素D会使已成熟的骨骼脱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特别是孕妇和乳母及老年人容易发生,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易变形,严重时骨骼脱钙而引起骨质疏松症和骨质软化病,发生自发性或多发性骨折。

图2-4 佝偻病的症状

通过膳食获得维生素D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中毒,但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或强化维生素D的乳制品,有发生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可能。目前认为维生素D的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5微克。

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主要有厌食、恶心、多尿、烦躁、皮肤瘙痒、血钙和血磷增高,尿中钙、磷含量也增高。钙可大量沉积在一些软组织,如心、肾、肝、血管中,引起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肾钙化、心脏及大动脉钙化。严重的维生素D中毒可导致死亡。

5)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由于维生素D既可由膳食提供,又可由暴露在日光之下的皮肤自身合成,并且维生素D的供给量与食物中钙、磷的供给量相联系,皮肤中合成量的多少又受到地理位置、暴露面积、阳光照射时间、紫外线强度、皮肤颜色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维生素D的需要量很难确切估计。我国推荐的每日膳食中维生素D的适宜摄入量为10微克。

经常晒太阳是人体廉价获得充足有效的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在阳光不足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也可采用紫外线灯作预防性照射。成年人只要经常接触阳光,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婴儿若仅暴露面部和前手臂,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即可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生。儿童和年轻人应每周保证2~3次的短时户外活动,以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老年人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较差,衣服往往又穿得较多,接触阳光照射较少,使维生素D的产生较少,加上老年人易有乳糖不耐症,乳制品摄入少,维生素D的来源往往较少。因此,应鼓励老年人在春、夏、秋季的早晨或下午多接触阳光,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维生素D在天然食物中的存在并不广泛,主要是存在于海水鱼(如鲱鱼、鲑鱼和沙丁鱼)、动物的肝脏、蛋黄、牛肉黄油等动物性食物及鱼肝油制剂中,以鱼肝和鱼油中的含量最为丰富。植物性食物如蕈类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人乳和牛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蔬菜谷类及其制品和水果中只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或几乎不含维生素D。

由于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不足,许多国家均在常用的食物中进行维生素D强化,如烘烤食品、乳及乳制品和婴儿食品等,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我国不少地区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D对牛乳进行强化,使维生素D缺乏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