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生素D在现代营养学中的重要性

维生素D在现代营养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仅占摄入量的2%~4%的维生素D随尿液排出。当妇女怀孕或哺乳期,由于机体对钙、磷的需要量增加,必须通过膳食补充维生素D3。

维生素D在现代营养学中的重要性

6.2.2.1 维生素D的命名、结构及理化性质

维生素D是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并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它是钙、磷代谢的最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可由维生素D原(pro-vitamin D)经紫外线(270~300 nm)激活形成。动物皮下7-脱氢胆固醇、酵母细胞中的麦角固醇都是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激活分别转化为维生素D3(cholecalciferol)及维生素D2(ergocalciferol)。人与许多动物的皮肤和脂肪中都含7-脱氢胆固醇,故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可产生维生素D3,然后被运往肝、肾,转化为具有生理活性的形式后再发挥其生理作用。

维生素D溶于脂肪与脂溶剂,不溶于水,对酸、碱及氧的作用较稳定,对热也稳定,但在酸性环境中加热,则逐渐分解。光及酸可促进其异构化。一般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损失,但脂肪酸败可引起维生素D的破坏,过量辐射线照射可使维生素D形成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6.2.2.2 维生素D的生化代谢

人体可从两个途径获得维生素D,即经口摄取和经皮肤内转化形成。膳食中的维生素D3胆汁的协助下,在小肠中乳化形成乳糜微粒被吸收入血浆,与内源性维生素D3一起与α球蛋白结合并运送至肝脏。维生素D3在肝内经25-羟化酶(25-hydroxylase)催化氧化[25-(OH)2D3],后者又被转运至肾脏,在1-羟化酶(1-hydroxylase)催化下,进一步被氧化成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最后由血液循环输送到有关的组织器官中发挥生理作用。肾脏还可羟化25-(OH)2D3为24,25-(OH)2D3,但两者形成的作用恰好相反。1,25-(OH)2D3是受低血钙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上升刺激而产生的,而24,25-(OH)2D3则是受高血钙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下降的刺激而产生的。前者的形成有利于纠正血钙过低,而后者的形成有利于纠正血钙过高,两者在调节钙的代谢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图1-6-2 活性维生素D的内源性合成途径

维生素D3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其次为肝脏,储存量比维生素A少。在肝中首先转化成为活性较强的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葡萄糖醛酸苷(glucuronide)后,随同胆汁排入肠中,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仅占摄入量的2%~4%的维生素D随尿液排出。

6.2.2.3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主要是以1,25-(OH)2D3的形式在小肠、肾、骨骼等靶器官起到维持细胞内、外钙浓度,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维生素D不仅与细胞膜受体特异性结合,还与核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改变VDR构型,继而改变了VDR与位于特异性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promoter region of gene)的维生素D反应元件(vitamin D response elements,VDRE)的亲和性,继而在蛋白质水平影响细胞的代谢或分化。

1.维持血钙水平 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素共同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恒定。当血钙水平降低时,促进钙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将钙从骨骼中动员出来,在小肠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增加钙吸收;当血钙过高时,促进甲状旁腺素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骼中的动员,增加钙、磷经尿中排出。

2.促使骨、软骨及牙齿的矿化 维生素D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增加机体对钙、磷的利用,促使骨、软骨及牙齿的矿化,并不断更新以维持正常生长,预防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软化症。

3.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维生素D作用的最原始点是在肠细胞的刷状缘表面,能使钙在肠腔中进入细胞内。此外1,25-(OH)2D3可与肠黏膜细胞中的特异受体结合,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calcium-binding protein,CBP),对肠腔中的钙离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对钙通过肠黏膜的运转有利。

4.促进肾对钙、磷的重吸收 1,25-(OH)2D3能直接作用于肾,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丢失。(www.xing528.com)

5.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长 1,25-(OH)2D3通过调节基因转录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长。1,25-(OH)2D3可促进干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抑制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

6.2.2.4 维生素D的缺乏与过量

1.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在婴幼儿可引起佝偻病,以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为特征,严重者出现骨骼畸形,如方头、鸡胸、漏斗胸、“O”形腿和“X”形腿等。成人维生素D缺乏表现为骨质软化症,好发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常见症状是骨痛和肌无力,尤其是活动时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自发性或多发性骨折。

2.过多症 通过膳食摄入的维生素D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中毒,但摄入过量维生素D补充剂或强化维生素D的奶制品,有发生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可能。目前普遍接受维生素D的每天摄入量不宜超过25 μg维生素D中毒时可出现厌食、呕吐、头痛、嗜睡、腹泻、多尿、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随着血钙和血磷水平长期升高,最终导致钙、磷在软组织的沉积,特别是心脏和肾脏,其次为血管呼吸系统和其他组织,引起功能障碍。

6.2.2.5 维生素D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维生素D的需要量较难确切估计。由于日光照射皮肤可激活维生素D原产生维生素D,故人体从膳食中维生素D的需要量受日光照射皮肤的影响。同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还与钙、磷的供给量有关。在钙、磷供给充足的条件下,成人每天获得300~400 IU的维生素D即可使钙的储留达到最高的程度。一般成年人如果不是生活或工作在不易接触日光的地方,则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的量很容易通过紫外光的照射而获得。当妇女怀孕或哺乳期,由于机体对钙、磷的需要量增加,必须通过膳食补充维生素D3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RNI)不论成人或儿童一律10μg/d,IU值为20μg/d。

6.2.2.6 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评价

1.维生素D的缺乏可使早期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增加比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症状出现要早一些,它的增加幅度也与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有关,故以往常用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来鉴定维生素D的含量水平,但因血清碱性磷酸酶是非特异性指标,影响因素太多,现已废用。

2.血浆中25-(OH)D3的浓度 近来发现25-(OH)D3是维生素D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运输形式,它的浓度高低可特异性地反映机体维生素D3的储存情况,从而可用作直接鉴定维生素D3营养状况的指标。其正常值为25~150 nmol/L(10~60 ng/ml)。平均水平为25~30 ng/ml,<25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目前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25-(OH)D3,结果准确可靠。

6.2.2.7 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有2个来源:一为外源性,依靠食物来源;另一为内源性,通过阳光(紫外线)照射由人体皮肤产生。人体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形成前维生素D3,然后再转变为维生素D3,产生量的多少与季节、纬度、紫外线强度、年龄、暴露皮肤的面积和时间长短有关。

含维生素D较丰富的食物有海水鱼(如沙丁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中。人奶和牛奶仅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每100 g奶含量在1 μg以下,蔬菜、谷物和水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故以奶为主食的6岁以下儿童,应补充适量的鱼肝油,同时,建议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日光浴。对一般成年人而言,经常接受日照,是维生素D3最好的来源,一般无需再行补充。由于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不足,许多国家均在常用的食物中进行维生素D的强化,如焙烤食品、奶和奶制品和婴儿食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