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律翻译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法律翻译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法律翻译研究起步晚,但该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取得可喜成就。张法连讨论了法律文体翻译基本原则,并指出法律文体翻译不同于其他的文体翻译,传统的翻译原则很难适应法律翻译的实践需要。黄春芳、张法连讨论了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存在对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重视不足等问题。徐珺、王清然对国内外法律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法律翻译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历史上看,法律翻译实践开展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国内对法律翻译的研究却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引起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尽管法律翻译研究起步晚,但该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取得可喜成就。米健(2005)认为,法律翻译直接影响和促进着现代中国法治的发展与进步。没有法律翻译,就没有现代中国法治。张法连(2009)讨论了法律文体翻译基本原则,并指出法律文体翻译不同于其他的文体翻译,传统的翻译原则很难适应法律翻译的实践需要。法律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决定了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并总结了法律文体翻译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赵紫薇、董超、袁绍东(2018)就法律翻译的规范化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其分析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出现法律语言非规范化问题。”张法连、赵永平、周宇晴(2018)从right of fixation的汉译入手,探讨了法律术语翻译的相关问题。此后,刘法公(2019b)讨论了中国特色法治术语的汉英译名统一问题与创新原则:“中国特色法治术语汉英译名缺乏统一,随意变动,严重影响中国法治理念信息的对外传播质量。”张法连(2019)指出,法律翻译跨越语言学、法学和翻译学三大领域,是沟通不同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是语言转换和文化移植的双重过程,直接影响着不同法律文化间的交流效果。因此,在法律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注重文化考量,充分了解中外不同法律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色,语言文化双管齐下,从而实现等效法律翻译。徐珺(2019)指出,法律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领域的研究应包括:(1)法律翻译研究的对象;(2)汉外法律语言对比研究;(3)汉外法律文化对比研究;(4)汉外法律术语对比研究;(5)法律翻译理论研究;(6)法律翻译学科体系研究;(7)法律翻译方法研究;(8)法律翻译史研究;(9)法律翻译实践研究;(10)法律翻译教材研究;(11)法律翻译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12)法律翻译案例库建设与应用研究;(13)法律翻译评价体系构建。

在法律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许多(2017)就翻译硕士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进行了讨论。张法连、叶盛楠(2010)在《法律翻译教学刍议》一文中指出,法律翻译教学不同于传统翻译教学,法律翻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法律翻译教学的特殊性。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法律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法律翻译教学改革创新方向,并讨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张法连(2018)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法律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该文指出,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是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处理好教学目标、法律翻译师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培养体系等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黄春芳、张法连(2019)讨论了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存在对通识教育人文素养重视不足等问题。该文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文化和商贸交流所需要的、能应对多语言、跨文化语境下法律实务所需求的法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徐珺、王清然(2017)对国内外法律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上文献显示,作为当下学术领域的新课题,法律翻译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是,冷静地看待这些成果,我们不难发现,法律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之一在于“法律翻译是最艰难也是最缺少理论支撑的部分”(刘法公,2019a)。(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