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仙境观念的遗存:风俗文化与唐代文体的关系

古代仙境观念的遗存:风俗文化与唐代文体的关系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上古神话中就出现关于宇宙分层的观念,从开混沌、分天地开始,中华民族一直流传着关于天界的传说。可见当时对天界的想象是十分美好的,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山海经·海外西经》这些关于海外异域他国的想象都丰富了古人关于仙界境界的幻想。唐以前的仙境观念作为文化传承到唐代,奠定了唐代民间他界信仰的基础。

古代仙境观念的遗存:风俗文化与唐代文体的关系

中国上古神话中就出现关于宇宙分层的观念,从开混沌、分天地开始,中华民族一直流传着关于天界的传说。早期关于天界的信仰,主要源于昆仑神话系统,它所想象的彼岸世界有着壮丽的宫阙,美丽的园圃,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如:

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县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楚辞·天问

另外,《楚辞·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糜以为枨”,想象的是仙界的食物,而“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则表现想象中的仙界的出行情况。

可见当时对天界的想象是十分美好的,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

除昆仑系统外,蓬莱神话系统也是中国早期对彼岸世界想象的重要部分,主要出于东部海滨,多描绘彼岸世界的异域风情,一般以蓬莱、方丈、瀛洲等神山为代表。(www.xing528.com)

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凰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一曰。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山海经·海外西经》

这些关于海外异域他国的想象都丰富了古人关于仙界境界的幻想。到魏晋时期,关于天国的想象在诗歌中被描绘得更加详细:

华盖芬晻蔼,六龙仰天骧。曜灵未移景,倏忽造昊苍。阊阖启丹扉,双阙曜朱光。徘徊文昌殿,登陟太微堂。上帝休西棂,群后集东厢。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踟蹰玩灵芝,徙倚弄华芳。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1]

这里,宫殿都有了具体名称,上帝与妃子各自有行宫,有不死之药永保长生。

唐以前的仙境观念作为文化传承到唐代,奠定了唐代民间他界信仰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