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教学目标设定

初中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教学目标设定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下面我们来看某位教师对《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至于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可以成为本文的教学目标,但不能作为重点目标、核心目标。由此,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既要抓住诗歌教学的特点,又要着眼于三个维度,将《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可能更为合适:第一,学会调整声音,有变化,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初中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教学目标设定

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如果不能抓住文本最精要之处、独特之处,而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千篇一律,那就是在白费力气。

下面我们来看某位教师对《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第一,了解诗歌所具有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第二,初步掌握赏析新诗的方法。第三,激发学生对新诗的阅读兴趣。

看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马上就能感受到,本课的教学着眼点几乎都放在新诗的欣赏及对“三美”主张的分析上,这样设置教学目标合理吗?如果我们只看教学目标,能推断出这一课是《再别康桥》的教学目标吗?

新诗是与古诗相对的,它可以自由地表情达意,表现领域大为扩展;但也由于使用散文化的白话句式,使诗歌与散文的界限变得模糊,具有情感表达过于直白缺少“回味和余香”、缺少音韵美等缺点。而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也只是新月派众多主张中的一种,就是新月派也只是新诗众多流派中的一派,除此还有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派、共产主义诗歌流派等。如果把“三美”当作所有新诗的鉴赏方法,那未免以偏概全。《再别康桥》一诗,只是新诗格律化探索比较成功的代表,不能由这一首诗就认为整个新诗都要遵循“三美”的主张。(www.xing528.com)

本诗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把握诗歌的意象,并由此来感悟诗歌的意境,领悟徐志摩对康桥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上。至于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可以成为本文的教学目标,但不能作为重点目标、核心目标。

由此,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既要抓住诗歌教学的特点,又要着眼于三个维度,将《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可能更为合适:第一,学会调整声音,有变化,有感情地朗读本诗。第二,把握诗歌的意象,并由此来感悟诗歌的意境。第三,了解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第四,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热爱与依恋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