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兽》选自雨果的名篇《九三年》,该小说是雨果晚年的扛鼎之作。小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一个史诗般惊心动魄的时代,再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形势,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课文节选的故事发生在整部小说的开头。主要内容是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自己的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的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同一头刚从关押的笼子里逃脱的猛兽,在军舰上滚来滚去,随时都有危险与意外发生,给所在军舰甚至整个舰队带来巨大灾难乃至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样的危急之际,那个被称为“乡下人”的“老头”——朗德纳克,以超人的冷静沉着与绝代的机智勇敢,成功制服了脱链的大炮,解除了危险,帮助自己的军队逃过一劫。
从《九三年》整部小说看,朗德纳克是雨果着力塑造的三大主人公之一,课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其中一个出场序幕,如同《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那一章节。虽是序幕,却写得有声有色,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雨果对“朗德纳克”这一人物的描写刻画可谓是花了不少心思——光是这一出场,就用心良苦,作者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手法,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与衬托来一步步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从而给读者成功塑造了一位“铁腕统帅”的艺术典型。
课文主要写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惊心动魄,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大炮脱链后随大海的波涛疯狂滚动破坏的情景,不厌其烦地铺陈渲染大炮巨大的破坏力和震慑力,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诸多手法,将这个本无生命的冰冷武器写得有血有肉——既有猛兽的凶狠,又有冥冥中不可知晓的灵性和能量:它越是如此的凶暴、残忍、威力无穷,越能反衬出周围人的无能、怯弱和渺小,两者产生的强烈对比,为后文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很好的环境渲染和背景铺垫。
在这样的情景下,第二个场景开始了。两位主人公登场。一位是大炮的主人,炮队队长;一位是舰队主人,最高统帅。只不过作者并未马上将人物的身份道明,而是故意留下悬念,先抑后扬。队长“面容苍白,神情凄苦”,显然内心是极度的害怕与恐惧,虽强作镇静,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是也。而朗德纳克则“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一动也不动”,形势的危急使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但内心却异常的镇定、沉着和冷静。两人在言行举止心理神态等方面的天差地别,却符合各自的身份与性格。在与大炮的殊死搏斗中,队长只知蛮干、武斗,虽勇而无谋;老头却巧妙智慧,在关键之际、生死关头,出手果断,技高胆大,以“比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的速度”把一袋伪钞扔到大炮的车轮中间,从而制服了大炮。在这里,队长的勇武与老头的机智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和映衬——队长的勇不仅衬出老头的更勇,而且也衬出老头的智。这样,朗德纳克智勇双全、临危不惧不乱、出手果断迅速的性格形象就被描写得具体而生动,传神而精彩。(www.xing528.com)
课文的第三个场景,也即最后的结束部分,写朗德纳克性格中赏罚分明的一面。这是故事的结束,却是情节发展的高潮。这个结局有些悲壮,具有很强的悲剧意义。雨果同样也是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形象的。上帝给了朗德纳克两张嘴,一张嘴里说出了“奖赏”一词,另一张嘴里却说出了“枪毙”两字。一开始是火,结束时是冰——冰火两重天,人物形象即在这样前后鲜明的对比中突现了出来。可怜的队长,从激动的云端瞬间坠入死亡的地狱,而老头的那种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军纪严明的形象却是无比的光彩夺目。
总之,雨果通过这种层层对比与衬托的手法,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铁腕统帅形象,这为后文的具体展开作了很好的艺术铺垫,也使这一人物在文学史上成为经典。众所周知,雨果是运用对比手法的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善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伴。”这条准则始终指导着雨果的创作,《炮兽》(包括整部《九三年》)就是运用这种对照手法的典型。
(本文发表于2010年第2期《中学语文报》,浙江杭州,刊号:CN33—07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